村上春树◎独光


标签:
叶凉城 |
http://s7/bmiddle/6a2c0770h9db6639c9936&690
One
記得初中時的壹個下午,我陪同學去書店買參考資料。他在二樓轉,我壹個人上了三樓。幾個成年人正坐在椅子上看書,明媚的陽光從玻璃窗裏襂了過來,落滿了整個空間的二分之壹。我沒有目標的閑逛,隨意翻翻幾本不認識作者的書籍。不知道過了多久,同學來叫我回去,我在下樓的時候,無意間,看到壹本書擺在壹個角落裏,由于匆忙,只記得三個字「卡夫卡」。
後來過生日的時候,有朋友送了本《海邊的卡夫卡》。我才恍然大悟。這是壹個關于少年的故事。
「我想寫壹個少年的故事。所以想寫少年,是因爲他們還是“可變”的存在,他們的靈魂仍處于綿軟狀態而未固定于壹個方向。」村上春樹如是說。每壹個孩子的內心深處都有壹些不爲人知的角落,那裏光怪陸離,有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和最邪惡的東西。十五歲的少年卡夫卡被母親抛棄,被父親詛咒。他決心要成爲“成爲世界上最頑強的十五歲少年”。他沈浸在生活賜予他的孤獨中,以年幼的勇敢投入到成人世界的洶湧波濤裏。哪裏都有傷害他的力量,但是,他的心靈已經傷痕累累到自己涅槃出了自衛的花。神靈佑護少年,在他的瞳孔裏,依舊溫存著零星的美好。
壹口濃郁關西口音的村上春樹的成名作《且聽風吟》寫出了作爲壹個作家對生活的自我認知。簡單的故事,卻是發人深醒的。死亡成爲了壹種態度,傷感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殺了自己。生活的頹廢,心靈的空虛,只會讓自己壹點壹點地被時間磨滅成灰燼。慘白的回憶比不過洶湧的大海,因爲那裏開始沒有生命。可能只有經曆過傷害的人才可得見幸福的背影。「“人就是不停地磨損、不停地失去”」。我們是在時間之中彷徨,從宇宙誕生直到死亡的時間裏所以我們無所謂生也無所謂死,只是風。
「過去曾經有過這樣的時代,任何人都想活得冷靜」
「什麽自信之人,那樣的人根本沒有,有的不過是能夠裝出自信的人。」
「說謊是非常令人生厭的勾當。然而,倘若我們壹年都喋喋不休,而且喋喋不休的無不事實,那麽真實的價值勢必蕩然無存。」
Three。
“海潮的清香,遙遠的汽笛,女孩肌體的感觸,洗發香波的氣味,傍晚的和風,缥缈的憧景,以及夏日的夢境.....”這些是村上春樹內心世界的風景。他用初生嬰兒般的手指觸及了愛情的氣泡。那是壹種微妙的,無以名之的感受,貼己而朦胧,撩人又莫名。他說「簡直就像迎著春天的晨光蹦跳到世界上來的壹頭小鹿。」。站在愛情的門口,左右爲難的舍與得,煎熬與懊惱,彷徨與苦澀,耿耿于懷與念念不忘。世界像壹口清澈的井,要到想看到彼岸的花,只有擺正位置跳下去才可以。這正是年輕必經的彷徨、恐懼、摸索、迷惑。城市越擁擠,感情越零碎,在缺失態度的社會,腳下的路都會變成迷津。
渡邊只是萬千人的縮影,他不想長大,卻不得不對時間禮頂膜拜,只有我們的臉上被歲月切割出密密麻麻的紋路時,我們才算活過。我們在渡邊、直子、綠子、木月、永澤、初美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看到了我,看到了妳,看到了他,看到了她。在渡邊的困惑和迷亂中,我們輕觸到壹顆纖細易感的心,壹如我們自己。躲不過命運的手掌,就把自己變強。
年輕壹代是不受羁絆的生命。在他們的思想裏,到處都是看不見的半死不活的希冀。他們說「只有不完整的記憶和不完整的思念,才能裝進壹種稱作小說的不完整容器裏」,「我們壹邊把死當作微塵般吸入肺裏,壹邊活下去」,「世界處處是驢子糞」……年青的謬思在書中比比皆是。
Four。
村上春樹,壹個聽到就永遠忘不了的名字。在簡短的四個字裏,包含著他的從容、細膩、廣博、溫柔、與愛。三十二歲之前,他是酒吧的老板,在美麗的千葉縣船橋市,開始了專心的寫作。「作家都是寂寞的流浪的,遠方永遠有他想要的世界。」我不知道這句話是否說得貼切,但是至少有壹點是對的。文字是在不斷變得探索中鍛煉出來的。沒有生活,何從發現語言的美。村上春樹也是流浪的。意大利、希臘、奧地利、美國、墨西哥、中國、蒙古及日本。他也在尋求壹個眼睛、耳朵親自打探到的世界。
壹個個雨天、炎天。妳會看到這個已經蒼老的人,帶著他溫暖的影子,走在日本海的風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