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早上上学时间已经到了,可孩子还处于没有准备好的状态,作为妈妈急得嗓子冒火,可孩子还是慢吞吞,慢吞吞的,似乎上学根本不是他的事!简直恨不得提起他,塞进校车去。
我经历过这种情况,就在11年夏天刚来加拿大时,鑫鑫的生活经历了巨大的变化,移民+妈妈怀孕。移民让他失去了好朋友,熟悉的语言环境,进入一个陌生的,充满了不同人种的,一个不常用的语言环境里,虽然一直进行着英语教育,但是他并没有达到流畅自如表达自己的地步;意外怀上豆豆以后,在初期我很容易困,H要上班,他读都是半天幼儿园,每天只上两个半小时的课就回家了,其余的时间都是跟我在一起。
那段时间对我和鑫来说,都是一段很困难,很困难的日子,我们经历这生活巨变,又要努力去适应。这是怎么样一段时间啊。回忆起来都觉得我们真的是很认真去生活了。还记得每次产检,我都要带着鑫鑫,走二十多分钟的路去地铁站,然后再转公交车去midwife那里,从炎热的夏天,一直到雪飞的寒冬,中间鑫鑫还做了疝气手术。
第一次去的时候,居然在地铁站里迷路了,找不到出口,问了很多人,也没有搞明白,最后到达midwife那里时已经迟到了一个多小时!我的鑫就紧紧地拉着妈妈的手,安慰我不要着急。我从来没有那么沮丧过,为什么就这么一个小地铁站,我居然找不到该去的出口。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两眼望去,陌生的人,陌生的声音,所有的一切都那么让人无助。
当然,等后来熟悉了那个地铁站,有人向我们问路时,我和鑫都会带着人家一起走。怀孕,加上带鑫鑫,还要做家务,H帮了很多,但毕竟有限。我乃肉身的凡人,精力必然有限。渐渐的,我停下了鑫的闪卡,大部分Homeschool,找了很多教育类program,让他自己学,自己看,我给他找了一个美术老师,让他跟着老师学(后来证明这是个很大的错误)……渐渐的,我和他的关系疏远了,日益笨重的我,带着一个超级叛逆的小男孩,第一段讲的事情就开始在每天早晨上演。明明起得很早,却总也准备不完,什么都慢吞吞,我可以理解他,但不能让他这么一直下去啊。
有一天我对着他发火了。他哭着去上学。等我回到家,自己坐在饭桌旁,痛哭起来。我爱他,可我也是一个很累啊,也需要休息啊。在国内的妈妈应该体会不到这类绝望的事情。毕竟怀孕以后,身边会有老人或者保姆来帮忙做家事,帮忙照顾。我一直都是一个人,尤其是怀豆豆期间。
因为一直进行心灵修行,我明白所有的原因都在我这里,只要我开始改变,鑫鑫就会改变。从那时候开始,我又捡起怀孕初期停掉的Homeschool,每天跟他一起玩各种各样的有趣学习活动,宁愿家里乱一些,吃饭晚一些,也要跟他在一起。如果我需要睡眠,我就会给他打开starfall,或者韩国语的读故事,给他规定好学习的量,学完以后他自己可以画一副画,画的内容随便,可以是他学习的内容,也可以是任何他想画的。画完了,就可以来喊我起来让我欣赏。等后来我们搬家时,整整整理出来一大箱子鑫的画。给他找了一个妈妈从阿尔巴尼亚来的小男孩做朋友,经常招待他和他的朋友来家里玩。
我们的关系又和谐起来。诚然我有自己的原因疏忽了鑫,但那也不是一个理由。幸亏那段时间很快就过去了。那段时间我也再也没有写过博客,根本没精力嘛。现在好很多了。
从那时开始我们开始了祈祷,开始了感恩练习,开始了现在的Homeschool……其实变化是巨大的,但我们感觉到了深深的幸福。从刚开始一直怀念过去的环境,到现在越来越喜欢加拿大,这对于我们一家来说,都是一个很美好的历程。
今天想分享的就是针对第一段所描述的现象而想出来的一个引导孩子自主管理时间的工具。很多时候孩子慢慢吞吞的做事,是因为缺乏一个确认系统来让一大块时间分割成一个一个小任务,一个一个小时间块来各个击破。即使是大人,如果目标不明确,任务很模糊,也很容易产生拖延拖拉,别说一个小小的孩子了。如果您家的孩子有拖拉拖延的习惯,请别先责备孩子,应该先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有拖拉拖延的习惯,是不是有给孩子许诺过却没有完成的诺言,孩子是从环境中学习的,他不会从一生下来就开始拖延,恰恰相反,在三周岁前的孩子是最最最最积极努力的学习者,任何状况他都想插一脚,不管是不是合适的。
现在很多老师,家长都在提,或者都在关注自主学习这个主题。是的,这是多么美好的状况,孩子早上起来自己做好该做的事情,在出发前五分钟准备好一切,开心得在门口穿鞋子,下午放学后主动把书包放好,把衣服收好,作业做完,把该做的事情都做完;晚上的时候自己主动确认作业的完成度,把第二天需要带去学校的东西都放入书包里,把第二天要穿的衣服都准备好,自己去洗刷,然后读书睡觉。在这个过程里,不需要妈妈唠叨,他一切都自主完成,这样的一天,是不是很美好呢?
当然真的很美好!鑫鑫虽然调皮捣蛋得厉害,但他的自主性也在慢慢发展中,我不能说我一点也不唠叨,但绝对唠叨的不多!呵呵,要明白,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父母,虽然这句话有些绝对,但道理是不错的。孩子出生的那一天,你能说他没有自主性吗?他是多么认真努力的吃奶,啼哭啊!
自主性强的孩子,不是一下子就开始自主的,从小开始培养习惯,陪着他,一点一点的放手,让他自己决定自己的人生,这需要能够学会放手的家长来促使这个过程的进行。不仅如此,父母还要给孩子当一面精确的镜子,能够不夸张,不紧缩,正确地反映孩子的行为。另外,还需要父母学着教会孩子时间观念,不仅要培养习惯,还要教会孩子如何管理时间。上一次分享了一个时间观念的工具,这一次分享的是如何把大块时间分成一些小任务,并同时给孩子一个确认系统,让孩子能够梳理出自己所做的事。
这个工具是一个任务确认系统,包含早上上学前,下午放学后,晚上睡觉前,我没有放入学习内容,都只是日常小任务。同一千遍的唠叨,威胁相比,不如学着教会孩子如何去管理自己。父母再着急也没有用,即使孩子小,他的人生也是他自己的,如果父母越权代办,随着年龄的增长,不但会引起孩子的过度依赖,还会导致孩子越来越强的叛逆心。叛逆不是坏事,每个孩子都要经历叛逆这个过程。但如果叛逆成为一种不理智的,反抗压力的行为,那孩子的人生路很容易步入一度失控的危险。
如果孩子的生活有些乱,还没有建立起一个明晰的习惯,那就试试这个简单的任务确认系统。
那么我来讲一下怎么做吧。
材料:电脑,打印机,覆膜机,适合的图片,剪刀,背胶魔术贴刺面和绒面,图钉。
作用:1:给孩子提供一个条理清晰的任务确认系统,让孩子可以非常简单得理清一些每日琐事。
2:早中晚三个不同的分类互相配合,比如下午做完作业以后,晚上可以安排10分钟检查一遍,下午回家以后整理好外出所穿衣物,晚上可以把第二天早上所需衣物提前整理好。下午放学以后把书包打开,需要父母签字的内容及时送给父母,晚上可以把需要给老师的内容提前整理好,以便早上不至于忙乱。
3:听千万遍父母的唠叨以后孩子会自动过滤掉这些唠叨。孩子自己主动去打理自己的生活,这种自主性会慢慢扩展到其他生活领域,带动孩子整体自主性的发展。
4:任务确认系统可以让孩子慢慢理清生活中小事的顺序,为将来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和生活习惯打下基础。教育孩子最重要的需要给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的时间观念,健康的情商。这是所有一切的基础。智商再好,上述这三方面有所缺失的话,将来也会引起不必要的苦痛。
首先需要做的是一些电脑文档编辑工作。我本来打算直接手写到卡纸上的,但做出来以后发现非常劣质,看起来一点也不吸引孩子,所以又重新做了这些文档。
第一张是早上起床以后需要做的事情。其实都是简单的事情,但我按照顺序,把这些小事情列出来,并用小图片+文字的方式做了对应。第二张是需要贴在第一张后面的,往后看就知道用作什么了。
把编辑好的文档打印出来。
把三行Well done都剪开。
然后把下面的文字表格部分折上去,盖住对应的图片。
把剪好的一行Well
done挨着底部,贴到反面白色部分。
然后把多余的白色部分剪掉。
把早中晚三张都贴好剪好,然后放入覆膜里,预热覆膜机。

把所有做好的文档都过塑。
把过塑好的文档放在桌面上,把反面的well
done部分折上来。用手使劲按出一条折痕。
然后用剪刀分别剪开。
这是剪好以后的样子。
然后贴上魔术贴。
把魔术贴相反的那面贴到刚刚贴好的地方。这样会让魔术贴的刺面和绒面正好对应,不用担心贴的位置不合适。
然后拿掉黄色的部分,把Well
done折上去,贴上魔术贴的另外一面。
这是最好的样子。
用图钉贴到墙上,就ok了。孩子可以使用了。
建议在制定这个任务确认系统时,跟孩子一起制定会更加好。我做的这些文档里面的图片都是鑫鑫自己挑的,而且我也跟他一起谈论分析了他每天必须做的这些琐碎事情的顺序。跟孩子一起制定,会让孩子有一种主人公的感觉,这是他自己使用的,当然需要他来做决定来制作。我只是来帮助他完成这些。
总算写完了。我不得不抱怨一下新浪博客的图片上传系统,真的非常难用!我真的很后悔没有好好利用之前的wordpress空间,现在想要也没有了。除非H重新给我做一个。
每次写博客,最发愁的就是图片上传问题,中间不知道要出多少次错。有时候根本无法上传,只要保存草稿箱内,重新打开编辑草稿才行。真的是很让人无法忍受的问题。真希望图片可以唰唰上传,这样得节省我多少时间啊。
这一次我直接用了相机里的图片,没有编辑,因为哪有时间去一张一张编辑图片啊。大家将就着看吧。以后我尽量用单反来拍,单反效果比傻瓜相机好好不知道多少倍。
关于这个任务确认系统,当孩子养成了所列出来的习惯以后,就可以再重新制定一些新的任务确认,直到养成习惯。另外孩子如果有特殊状况,没有执行完全,也不用责备,这是给他自己参考自己的生活用的,不是用来批评孩子的!
孩子开始的时候会很新鲜,做得很好,但过一段时间熟悉了以后,或许会松懈一段时间,这都没关系。这些习惯就像一颗种子,你不能期待刚播种,就立即发芽长成参天大树,要有耐心的等待。
就像我之前写过一篇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的博文,外在动机一般是由外部刺激引发而来,这对于内驱力的形成是一种负作用。如果想要孩子发展自己的内驱力,自主性,父母首先要学会就是播下习惯的种子,然后耐心等待。无论发生什么,孩子的人生是他自己的。我们是他人生最重要的过客之一……
转载的时候请注明出处,写博客时请注明灵感出处,谢谢。
我分享我所喜爱的兴趣,付出我喜悦与爱的分享,我不再试图掌控,而是学会臣服。
感恩路过的流连的每一位……祝福你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