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对闪卡的看法

(2013-01-23 00:22:56)
标签:

妈妈和早期教育

惜惜

爱的花园笔记本

闪卡

记忆力开发

分类: 妈妈和早期教育
  1:为什么写这篇博文?
   看到有个妈妈在评论里说,看到我当年写的一个论坛帖子,所以停止了给孩子的闪卡,觉得有些诚惶诚恐,所以放下其他的写博计划,专门写一写我对闪卡的看法,观点,和运用。
   偶尔可以在评论里看到,有的妈妈是看了我当年写的闪卡贴子,而找到我的博客来的,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仔细,我在讲述怎么看闪卡的时候,我一直强调过,我不会停止对鑫鑫的闪卡,因为我认为闪卡是个非常好的训练记忆力的工具,但是因为我认为,单纯的闪卡,具有知识被动输入,缺乏想象力培养,缺乏感知教育……等缺点,所以我还会进行更多的补充性教育,比如形象化数学,创造类活动……
    其实当年写那个帖子,主要是看到很多爸爸妈妈们为杜曼闪卡疯狂,却没有进行我在博客上为鑫鑫进行的这类补充性教育,所以感到有必要提醒一下,当年我还在韩国的一所大学读天才教育硕士(Gifted Education),教授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天才教育方面的专家。在接触了天才教育的很多知识以后,发现,杜曼闪卡,确实在训练记忆力方面很出众,但即使作为闪卡,他也是有局限的,而且从本质上来讲,他建立于一个已经被淘汰了的脑科学理论上面的。
    在上个世纪,有一部分学者专家,认为人类的右脑具有神奇的功能,开发了右脑,就会让人变成天才般的人物,右脑理论风行了很久,现在很多的所谓神奇的早教项目,都是建立于这个已经被脑科学界抛弃了的理论上的。为什么这个理论已经成了废弃的呢?这是因为,科学家们发现,大脑的功能,并非想象中,左右脑分开,而是全脑,所以,当然,现在有了各种各样的全脑理论,我现在手头上没有参考资料,所以就不引述观点出处了,如果有想知道的父母,我可以推荐一个脑科学专家,台湾的脑科学专家洪兰教授,网络上有些她的讲座,澄清了很多家长的误解。
   没错,杜曼闪卡就是建立在一个错误的理论上的。所以杜曼和七田真闪卡,一直都这么小众,如果他们真的是主流,为什么一直这么小众呢?
   
   2:闪卡可以让孩子一目十行吗?过目不忘吗?可以制造流水线天才吗?……
    据有的妈妈说,是可以的,但是我家的感觉是,我并不觉得鑫鑫一目十行,过目不忘,他只是记忆力很好而已。鑫鑫开始闪卡在十五个月时,确实,当年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我像发现了一个宝贝,但是后来通过学习和实践,才感觉到不是那么回事。
    家长们在家里实践,闪卡很让人忙,一天要闪很多次,光这个,就让人无暇估计孩子应该发展的创造力,主动性,感知力,那么,闪卡的副作用就很强,因为早期教育里,创造力,主动性,感知力,这些应该是发展的重点。大家想一想,用闪卡给孩子闪桔子的卡片,然后告诉他桔子这两个字,和给他一个桔子,让他摸一摸,闻一闻,然后拨开桔子,让他尝一尝,舔一舔,感觉和认知桔子这个物品,然后再告诉他桔子这两个字,这两种方式,哪个会更加科学一些?
    当然,这显然是两种不同的接入方法,但我更为第二种更符合儿童发展规律!我当初写帖子的目的,就是想告诉大家,除了第一种方法以外,还有更多孩子需要体会体验的。
    我并不否认闪卡对于记忆力的训练,而且闪卡训练记忆力,并不是说是在训练右脑,而是一种右脑模式,这种模式下左脑不是不起作用,而是共同起作用。
   不知道大家比较过杜曼和七田真理论的差异吗?杜曼认为孩子在三岁前可以闪卡,之后就没有什么作用了,七田真认为,闪卡可以用于任何年龄,在韩国时,我曾经跟韩国杜曼公司打过电话。韩国也曾经风行过闪卡,那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事情,但现在的韩国杜曼公司已经成为一个专业从事阅读书籍开发的公司,他们更加压低了闪卡的作用。在他们公司的Program里面,闪卡只用于两岁前的孩子。
   认识我很久的早教妈妈们知道,我是一直打算给鑫鑫闪卡到初中的,因为我更加认同七田真的说法。人类的脑部是一直在发展的,即使是三十岁以上的人,如果进行脑力开发的话,一样可以。
   我不认为闪卡可以像流水线一样制造天才,如果以为闪卡可以把孩子制造成天才,那真的是可笑。但是像我一直强调的,闪卡可以开发记忆力,任何大量的快速的输入,都会有利于开发记忆力。
   说一个好玩的体会,当年在韩国时,因为已经决定要移民,H让我学英语,但我对背单词百般讨厌,后来在被H逼着,不得不的情况下,我开始了快速背单词的进程。一天设定一百五十个以上单词量,一共背了两本书,四级单词,和雅思词汇。纳闷猜怎么着,后来越背越快,还背上了瘾。要知道,我是一个大学四级没有通过,极端讨厌学习英语的人(老天让我学了韩文,看来也是有理由的,但不明白为什么又送我来英语国家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5EN00SIGG.gif玩笑哈)

   3:鑫鑫可以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吗?
    我不觉得他可以,但是他的记忆力确实不错
   4:鑫鑫的闪卡中断过吗?
    中断过,在我怀豆豆那一年,闪卡几乎中断了。但是他没有中断创造类感知类主动性早期教育。
   5:闪卡可以重新开始吗?
    当然可以,随时都可以吗?成人也可以,只不过花的时间更长。
   6:鑫鑫的英语闪卡素材是什么?
     在网上下载readinga-z教材。非常适合做闪卡,大家可以去自行寻找下载。闪卡的话,量能跟得上特别重要。如果一次闪一点点,我想那没什么实质用处。
   7:鑫鑫的百科闪卡素材是什么?
     百科靠闪卡学习,那简直是开玩笑,百科闪卡只是作为训练记忆力才使用的。当年我下载过多多妈妈分享的闪卡素材,量也不小。
     我也自己做了很多。但是这绝不是为了学习知识闪的。起码我是这样的。
   8:中断了以后重新开始,鑫鑫喜欢闪卡吗?
     他马上六周岁了,有自己的判断能力了。他并不讨厌闪卡,但有点像例行公事。闪习惯了。 
     如果不给他闪卡,他会不习惯。
   9:鑫鑫的中文闪卡素材是什么?
     四五快读,和自制书等。
   10:闪卡最重要的是什么?
     我认为是闪卡的量最重要。鑫鑫重新开始的时候,我首先准备了七天的量,七天过了以后,每天都会去掉一部分旧内容,加入一部分新内容。
     这样来保持兴趣。
   11:闪卡的时间呢?
     根据他的生活来安排的,早上上学之前一次,下午放学以后一次,晚上睡觉以后一次。一天三次,每次大概5分钟,不怎么到吧。
   12:一次闪多少?
     英语一本书,新的生词,旧的词组,旧的文章。循环来的。
     百科就是乱闪的,碰到什么闪什么。他来者不拒。估计是喜欢看图。
     中文类似于英文。
   13:逼着鑫鑫看闪卡吗?
     开玩笑,闪卡的话,付出最多的就是我,他如果拒绝看,我立即停止!我跟他明确讲过,必须必须他主动喊我闪卡,否则没人会傻乎乎做这么多劳动,来给他闪卡,他是什么人啊,我贱兮兮给他服务,还得求着他!
   14:如果他不想看怎么办?不喜欢看怎么办?
    立即停止!
   15:停止以后呢?
    在他不注意的时候,对豆豆说,豆豆很喜欢闪卡啊,将来准比哥哥闪的多!等这类方法刺激他一下。
    16:还有什么方法?
    给他做好日常生活确认的教具,让他自己去确认!分为早上,放学后,睡觉前!这也是一个避免唠叨的好方法。
    17:有什么想问的,可以在评论里提,放心,有时间我都会帮忙回答的。不要把闪卡看的很神秘,但闪卡确实要付出巨大精力,建议三周岁以上的孩子可以考虑减少看电视,使用分辨率高的计算机来闪,鑫现在就是用电脑闪的。但他小时候都是自己做卡(想想有多麻烦!)
    18:豆豆这个小婴儿闪卡用的是什么
     文件夹闪的,内容来源于鑫鑫的闪卡内容。没有闪数点卡。以为我不认为杜曼数学是一种真正的数学,我觉得杜曼数学也是训练记忆力的一种途径,但绝对不是真正的数学。
    19:无论什么教育,自己做好计划,有自己的观点最重要!切记盲从!自己的孩子,自己最懂。
    20:最后补充一点:不要试图让孩子用闪卡来学习,学习有各种各样更加有趣更加丰富孩子体验的方法。闪卡作为记忆里训练的工具,足矣!
        我并没有让鑫鑫用闪卡来学习英语,中文,百科。没有,相反,我们用其他更有趣的方法来接触这些科目,所以鑫鑫对英语,中文,百科都还蛮感兴趣,也蛮喜欢数学。他渐渐开始了英文阅读,不是因为闪卡,而是因为平常的日常积累,阅读,等等,看我的博客就知道,我们运用了什么方法,都是好玩的,保持学习兴趣和好奇心的。不存在逼迫。
        我不是专家,我不会判断什么是天才,但我是个妈妈,我知道孩子快乐,才会更喜欢学习!孩子有兴趣,才会主动求知。
        任何一种方法,通过用逼迫,压制,枯燥等这类途径来让孩子学习,那起的副作用更大更大,不如不用,如果孩子不喜欢闪卡,停下来,试试别的。不会耽误孩子成长。
        成长,包含太多太多了,所以小豆豆,我从来都没有着急给她闪卡,按理说,我早就了解闪卡了,但我还在慢悠悠给豆豆玩闪卡,从来没有任何逼迫,为啥,就是一个游戏而已。而她的生活里,不止闪卡一个游戏。而且,我也从没检查过豆豆闪卡有什么效果,相反,我像种树一样,埋下种子,就每天坚持浇水打理,看着她自己慢慢长大,从来不扒开土壤,看看土里的种子发芽没?长大没?记住了没?有什么效果没?
        唯一的,我知道,我是个妈妈,我喜欢陪他们慢慢长大。慢慢的,一点一点的,他们就长大了。他们的人生,我只能参与到一部分,未来属于他们自己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