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有很多妈妈问过我一个类似的问题:宝宝什么时候开始学习英语比较好?宝宝会不会混淆两种语言?多语环境会不会引起宝宝语言发育迟缓?等等……
大家都知道,小婴儿刚出生的时候是不会说话的,就像小动物一样,但是小婴儿跟其他小动物不同的地方在于,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小婴儿会形成和发展自己的语言,世界上有很多科学家研究关注这一过程。科学家们有证据显示,当胎儿还在妈妈的子宫里时,就开始慢慢形成听力,辨别妈妈的心跳声和父母的声音。
那么语言是婴儿自己一个人形成的吗?虽然狼孩或者熊孩等这些例子很多无法证明其真实性,但可以想象,如果孩子一出生就在一个毫无语言交流的环境中的话,他能够学会说话吗?婴儿有一种成人几乎无法模仿的语言学习能力,这种能力在于他们能够在相应的语言环境中自然习得,在一种语言环境中曝露的时间累积到一定程度,同时存在着可以跟他用这种语言交流的人的话,孩子学习语言比成人容易不知道多少倍。
http://s13/mw690/6a27f746gd051b9227ecc&690
龚奕鑫一出生就生活在双语环境中,还要再加上英语学习,几年前还在流行这样一种观念,就是孩子在多语环境中生活,很容易引起语言发育迟缓,会产生语言混淆,当年还是个新手妈妈,对于这样的观点有些战战兢兢。但是经过这几年的养育(我们始终生活在多语环境中),我的体会是孩子即使在刚开始接触第二门第三门语言时会发现孩子在早期并不怎么开口说它,但是经过一定时间的语言曝露以后,有人跟他用这门语言交流的话,很自然而然就会开口讲。
现在已经有很多研究结果证明,学习两种或者两种以上语言,可以改变大脑结构,促进大脑特定区域的增长。相对于只说一种语言的人,双语者或者多语者在大脑语言区有更多的灰质,尤其是如果这个人在生命早期就开始双语或者多语生活的人这种变化就更加明显。这一研究结果几年前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多伦多约克大学最近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在早期学龄年,与单语儿童相比,双语儿童在每种语言词汇积累方面较慢,然而他们的元语言(metalinguistic)的发展令他们更深刻理解语言结构。他们在非语言控制测试中表现也好。非语言控制是指不分心,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并能够按照要求转移注意。心理系教授,本研究作者之一Ellen
Bialystock指出,即使双语儿童在学习每种语言时词汇积累略微缓慢,但是说多种语言还是利大于弊。她说,双语的益处在各个年龄阶段都很明显,从早期儿童到暮年,说双语或者超过两种语言的人,由于不断在多种语言中转换使用,因此能在无数的语言选项中做出选择,以便找出最恰当的用语,这种训练对于处理资讯和注意力的前额皮质区(prefrontal
cortex)大有好处,能够提高其性能。
http://s14/mw690/6a27f746g7b3b5fb2b49d&690
那么怎么在一个非双语家庭中来激发和利用孩子的这种天生的语言能力呢?这还需要从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入手。
孩子的学习方式最明显的有两个,模仿和游戏。小婴儿在他周围的环境中听“语言”,从这个语言的重复和频率辨别音素,然后开始模仿,通过调整音调和速度来发出那些声音和音素。婴儿的咿呀呀啊不是没有意义,而是学习语言的一个过程,在孩子可以开口说话之前,他已经做过了无数次的语言练习!在孩子的语言学习过程中,和家人,和母亲之间的交流互动非常重要,互动越多,婴儿的语言能力越好,发音更准确有力。在交流中提供给婴儿模仿练习的机会。
另外一个方式是游戏。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天职。对于儿童而言,游戏是一种生活方式,对他们而言,游戏是认真的事情,儿童选择投入的任何活动即是游戏。孩子之于游戏,就像鸟儿飞行,游戏是孩子的内在动机(内驱力)引起,并因为游戏本身而持续的一种自由自发自行参与的愉快活动。在游戏中,孩子能够自由表现意义和情感,增进智能发展,身体发展,社会和情绪发展,以及发展儿童人格的创造观念。
儿童的游戏就是学习,对于儿童来说,游戏是教育,游戏是学习,游戏是生活,儿童在游戏中学习和生活,也在学习和生活中游戏。一句话,游戏就是孩子的世界,透过游戏,孩子学到他所需要的一切。从出生那一刻开始。
语言学习也不例外。很多家长对于孩子学习第二门语言很头疼,因为自己并不擅长,也不知道如何引导孩子,更加不知道如何给孩子布置一个将孩子曝露在第二门语言的环境。
http://s15/mw690/6a27f746g7b3b5ff49c5e&690
那么应该怎么开始婴儿的第二门语言曝露呢?这里有几条建议给大家参考,尤其是新手妈妈们,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第一:立即开始。孩子从出生,甚至出生之前就开始语言学习了,如果想要让孩子成为双语甚至多语人,开始的越早会越容易,孩子也轻松。越早介绍第二种语言给孩子,孩子越早开始习得这种语言独特的发音。孩子在3岁前能够听到不同语言的发音,并根据这些独特的发音来制造一定的声音(语言学习)。根据François
Thibaut(纽约市儿童语言工作小组负责人)如果我们不把早早把他们曝露在这种语言环境内,孩子会在三岁以后丧失这种听到某种语言独特的发音并根据听取的音素来发出这种独特发音的能力。这也就是说为什么成人学习外语,口音改变很难的原因。听电视节目,韵律歌,学一些单词,这都是很不错的语言曝露工具,让孩子先学着理解这门语言,学着以后开口说。不要期待孩子立即开口说,孩子需要经过一定的曝露时间以后,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开口讲。
第二:创造一个语言曝露的环境。让孩子学习一门新语言的最好的方法,就是他能够跟说一口流利的这种语言的人经常讲话。如果可以开始这样的对话,他会自然而然开始选用这些声音和自然发音。但如果周围没有这样的人,可以让孩子定期看电视节目,教育类视频。但记住,为了能让孩子得到有人交流的效果,最好是陪着孩子一起看,一起念。因为父母不是第二门语言的母语者,所以不能够担任教导孩子自然发音的角色,但是父母还是可以参与到这种语言曝露中来。机器是不会跟人交流的,但父母可以!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看,一起模仿着说,坚持下来,不久就会发现孩子的发音是纯正的,父母的发音还是有口音的。当然有口音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英语环境里的口音多了去了。但还是越纯正越好嘛,孩子有这个能力,家长不要为自己模仿不来自卑喔。
第三:一次教一个字。如果你不想让孩子去参加那种为了学习而学习的培训班,你可以简单得告诉孩子他身边的物体在另外一种语言里的名字,说法。不要心急,用我的博客上提示的创意方式来带领孩子一个一个认识这些不同的说法。不要认为学习第二门语言有什么大不了的。要知道生活在双语环境中的孩子,会自然而然学会,他们有这个能力!很多家长希望孩子能立即开口讲出来,这种想法时不切合实际的,在接触这种语言的前期,孩子还处于观察,内化的时期,不开口是很正常的。另外,不要太心急,一次教一个字,看起来很少,但要知道,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比如说,学A
is for apple,然后还会学A is for
alligator……循环几次以后,孩子就会学到很多以A开始的字,然后他自然而然会明白这些词的共同点,如果一次教给孩子很多A开头的字,那么他就不会学会自己发现这些词与词之间的规律。另外在平常跟家人一起听和模仿第二种语言视频音频的时候,他也会接触到很多词。
第四:坚持,并带有合理的期待。很多家长把英语看作一座难爬的高山,是的,对于成人来说,学一门语言,是不容易,但对于孩子来说,这不是高山,这只是一个小平地,他们是世界上最棒的语言天才。还有的家长很心急,希望孩子立即开口说话,这属于期待太高。如果孩子不经过一定时间的第二语言曝露时间,想要他开口说得很流利,并且能够自己自由组织,那真的是一种幻想。没有日日坚持的耕耘,怎么可能收获秋日果实!每天一点点,坚持下去。
第五,这是很重要的一条,虽然它放在最后:通过游戏学习(playful
learning)。我在上面已经讲了,游戏就是孩子的生活,也是孩子的学习方式,通过游戏,孩子收获的还不仅仅是知识,最重要的是可以收获更强大的大脑力。大脑力是什么?比如说,可以把知识比喻成米粒,大脑力比喻成容器,大脑力越强,可以容纳的米粒越多。在儿童时期,不是一味往孩子大脑里塞太多的知识,孩子就会变得更加聪明,而是孩子如何玩,怎么玩,玩什么,这个才是最重要的。希望我博客(包括我的搜狐博客)的游戏能给大家带来些参考和帮助。
http://s6/mw690/6a27f746gd051c138fdd5&690
很早之前就想写这篇文章,一直都没有时间。今天H在家里帮了我很多(谢谢他!),最近豆豆在长牙,我夜里又没睡太好,他看我辛苦。我还是希望能更加合理的安排好时间,这样就可以写很多我想写的东西啦。
说实话,真的超喜欢写东西啊,每天能写点东西,真幸福!我以前喜欢写些风花雪月啊,爱情啊之类的,现在呢,完全变了,喜欢写说明性的议论性的文章,时间还真是能改变人呢。
我写了很多,花了很长时间,但能认真读的你们更了不起!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第二语言对于孩子来说不是难事,难在家长要给自己动机去坚持下去。我也会经常更新这类游戏,呵呵。
转载的时候请注明出处,写博客时请注明灵感出处,谢谢。
我分享我所喜爱的兴趣,付出我喜悦与爱的分享,我不再试图掌控,而是学会臣服。感恩路过的流连的每一位……祝福你们……
http://s13/mw690/6a27f746gd01ef5ff235c&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