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个题目一目了然,当然是全家一起制定的规则,才可以称为家庭规则。对于成员少的小家庭来说,比如像我们家,我,孩他爸,鑫鑫,现在多了一个豆豆,制定规则会简单一些,也更容易获得一致意见。对于成员比较多的家庭,例如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保姆,爸爸妈妈,加上孩子,想获得共同意见会难一些,但回报也会更丰盛。因为在家庭成员复杂的家庭里,教育一贯性的维持可不是那么容易,每一代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育儿方式,另外每个人的教育背景,以及对教育孩子的观点也不同,如果家里的成人,对待孩子的态度各不相同,很容易让孩子产生迷惑以及混乱。这种迷惑和混乱对于家教伤害非常严重的,很容易让孩子陷于利己主义与机会主义的陷阱里。比如爸爸妈妈希望孩子主动吃饭,爷爷奶奶却追着喂饭,爸爸妈妈希望孩子穿得轻薄一些,更好地适应外面的天气,爷爷奶奶却要把孩子包得严严实实的,生活中的例子不胜枚举。
但如何让老人和孩子,还有年轻的父母获得共同意见,我能想到的方法有:让每个人都发挥主人翁精神,包括孩子,没有不希望孩子成材的父母和祖父母吧,本着这个共同基础来商讨,另外多鼓励爷爷奶奶科学的育儿行为。其实隔代带孩子的利弊有很多争论,但生活嘛,如果父母两个都工作,那必须有别人来带孩子,这也是避免不了的。只能求同存异,平常多跟他们讨论现在的育儿方法,以及现在的学校教育,时代发展了,现在的孩子的环境跟以前不一样了,比如,以前没有这么普及电脑,平板,智能手机,以前的孩子环境多单纯……
让孩子参与规则制定也是必须的。当然,在后面列举我推荐的规则的时候,还会详细解释如何根据孩子年龄来制定规则,孩子参与这个制定的过程的话,就无法推卸责任和义务,另外,这也是自主性培养的一部分,他自己的生活,他自己管理,父母,祖父母只是帮助他成长的人,只帮助他,而不是代替他。
规则不要一下子制定太多,根据年龄来合理安排规则,这也是家庭文化的一部分。一下子制定太多,会产生太多压力,反而容易放弃。
规则要具体明确,只有具体明确了,才容易执行。
规则要简单明了,太复杂的规则,就只能是规则了,那不是生活!生活已经够忙够复杂了,还需要规则来掺合一脚吗?
规则的制定一定要全家人都明白前因后果,不要莫名其妙就来一条规则,搞不懂到底是为啥,一定要让全家人都明白这条规则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方便。
规则的制定需要爱,规则不是惩罚,而是让家庭生活更有序更有效率的方法,如果让规则成为一种惩罚,那算了吧,这种规则还是废除比较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