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1811.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0/7/19/22/25/12a9e5eda38g215.jpg
花
韓國/金春洙
我沒有呼喊出名字以前,
它只是
一個物體。(这里的物体,原诗的意思其实是指姿态,律动等,例如花在风中摇摆,无名的人的动作,用物体来翻译,让原诗的魅力大减。)
叫了名字,
它才
成為一朵花。
叫我吧!
用適合我顏色和香味的名字。
像我叫你一樣。
我也會走向你,
被你擁有。
我們都希望成為某些事物
你對我,我對你
希望互相成為永恆的意義。
(下面是我翻译的版本,立旨是忠于原文,不作任何多余的发挥,希望呈现诗原来的面目。学习韩文快7年了,几年前也读了一个韩国现代文学硕士,读了很多很多诗歌小说散文,给我的感受是,韩文是比较轻灵的一种符号文字,漂浮在表象之上,中文的象征意义,似乎更重一些。其实这也只是我身体的感觉罢了。从很久很久之前,开始用身体感受这个世界这个宇宙,这个物质的肉体是不会骗人的,但其实最经不起糊弄的也是它。在催眠时,如果催眠师告诉你手里握着一把火,其实什么也没有,可身体仍会忠于潜意识的反应,呈现火伤。这么说来,有什么是值得可信的呢?你想过吗?你相信着什么吗?
在我呼唤它的名字之前
它仅仅
不过是一种姿态罢了
当我呼唤它的名字时
它朝我走来
成为了一朵花
就如同我轻唤它的名字
衬合着我这色彩和香气
有谁啊
请轻唤我的名字
我愿向他走去
成为他的一朵花
我们都
想成为什么
你对于我
我对于你
想成为不被遗忘的一个意义)
我最喜欢的一首诗。找了好几个翻译版本,这个还算比较说的过去的。
我比较喜欢我自己的翻译的版本,虽然还是觉得经过了语言转换以后,诗的味道,,,实在变味得很。不是说我翻译得多么好,但我愿以灵魂保证,我忠实地尊重了原作,未作任何多余的发挥。实在是一首诗,被翻译的乱七八糟,让人心痛啊。仅愿有缘人看到,成为对他有意义的一首诗。
这首是一首在韩国几乎人人知道的诗,很多时候被当作爱情诗。但实际上,哲学意味比较浓。
一朵花,如果你不知道它的名字,闻到了它的味道,看到了它在风中妖娆的姿态。可过去了,它对你却毫无意义。你无法呼唤它,无法描述它。一朵无名的花?再怎么说,它也只是一朵无名的,别人无法体认的无名存在罢了。当时你经过它时那空气的味道呢?那云的形状呢?那天蓝的层次呢?那细细的风声呢?都去哪里了?这里的名字,指的是,对某个人的特殊的意义。
世界上千千万万的人,各有面容,他们抽烟,他们喝酒,他们站在路边,他们上车,他们匆匆走着。无数人,无数种动作,在你眼里,有什么意义呢?他们对你来讲,是什么存在呢?同一颗会动的石头有什么区别?但当你可以呼唤某一个名字时,他就会从这千千万万的面容模糊的人中,朝你显现出他,他的气味,他的呼吸,他小小的动作,那个名字下的他的所有意义,向你走来,向你显示出他的存在感。他对你便有了存在的意义。
每当读到这首诗,尤其是用韩语读的时候,心中充满了无法言语的感动。总让我想起小王子的那朵玫瑰花。花园里,有无数,耀眼的,妖娆的,各种姿态的,千千万万的玫瑰花,可只有那颗小小的星球上那朵脆弱又坚强的称自己为玫瑰的那朵花,玫瑰才对小王子有其存在的意义。那花园里的无数朵花,只不过都是花罢了。和玫瑰又有什么关系呢?
每当读到这首诗时,心中充满无比柔软的感觉。感觉是什么,有谁细细思量过?细细思量过自己的感觉?还是迷失在感觉的漩涡?
在无比灿烂的宇宙中,无数颗星球,无数种存在,可我只遇见了你们,可我只认得你们。正是因为你们的名字,我呼喊了,才有了我的存在(你们,我仅仅是比喻的说法)。
这是我最爱的一首诗。它的细致,它的宏大,它的哲学意味,它的美,是那么那么让我辗转难忘。
作为一个母亲,我愿和孩子一起分享那些在我生命中刻下痕迹的诗歌,和美的含义。他是我的玫瑰花,他是我在这个宇宙里一个意义。孩子啊,你是那么独特的一个存在啊,愿我灵魂的白光追随着你,走这趟旅程。
读诗,还是要读原著,否则只不过是惊鸿一瞥罢了。希望我的英文越来越棒,接触更多更美更让我心动的诗。
下面这个译文版本,更加倾向于它的哲学意味。但貌似上面那个版本更加含蓄内敛。翻译诗,如果把它的内涵也翻译出来就太直白,失去了诗本身的美了。不过也不失为一种参考。这首诗的魅力在于,语言是那么那么简单,可意味是那么那么隽永……
花
我喊你的名
之前
你不过是
一个空空的象
而我以一个名呼你
你就来到我面前
成为一朵花
我想要一个人
以适合我的色与味
喊我的名
如我呼你的名
那么我就走向那人
成为那人的花
成为,是人最高的欲求
你为我,我为你
成为有意义的一瞥
不被忘掉
备注:
韩国诗人金春洙(Kim Ch’un-su 1922-2004) 生于釜山一个富有之家,中学毕业之前,辍学去东京,在日本大学读艺术;因为反对日本对韩国的统治而入狱七个月,未能完成学业,被驱逐回国。他躲进金刚山,直到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然后他开始在中学教书,并开始写诗;1948年自费出版第一本诗集《云与玫瑰》;1961年开始在大学教书,最后在大邱的岭南大学退休。1981年还被选入国会。2004年以82岁高龄去世。《花》是他最著名的一首诗,写于早年,几乎各个选本或译本都收入了这首诗,是韩国最喜爱的诗歌之一。他曾经谈到这首诗,说“有人认为这是一首情诗。可事实上它的哲学关乎语言和存在主义”。只要多读几首金春洙,就会发现他早期很受里尔克的影响;当然,他写了很多有关绘画的诗。60年代之后,他越来越倾向于实验,主张一种自由联想式的纯语言写作,声称要写出“无意指的诗”。他的英文翻译诗集《雪落在夏加尔村子》1998年由康奈尔大学出版,这里的诗主要参考这本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