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中的格兰古瓦
(2016-02-13 13:17:08)
标签:
读书笔记
格兰古瓦
巴黎圣母院
|
分类:
essay
|
落魄诗人格兰古瓦并不是一个引人注意的角色。他虽然贯穿了全书,却大多时候跟他的乞丐朋友一样躲在我们视角触及不到的地方,只等需要时才为情节发展推波助澜。他内心和外表既没有大美也没有大丑,只是一个普通人,而雨果的伟大就在于他把一个普通人的性格的复杂表现的淋漓尽致。
格兰古瓦首先是一个落魄而又随遇而安的知识分子。他虽然看惯了人情世故了,经受了穷苦落魄的磨砺,但他毕竟是个知识分子,因而比一般市井之人又多了几分迂腐的书生傲气。他爱自负地卖弄自己浅薄的文化,自诩自己的剧作是杰作,瞧不起巴黎那些没文化听不懂的俗人,殊不知他的作品不过是反复玩弄些词句的拙作罢了。他愤恨节日欢愉的气氛,因为人们对他的漠视伤害了他的自尊。他咒骂路易十一吝啬残忍,批评他对百姓苛捐杂税、严刑酷法,形容这个贪得无厌的君主是“一手夺钱一手要命”。但在愤世嫉俗后,他绝不肯折磨一丝一毫自己的精神和肉体,因为他知道性命才是本钱,圆滑才能换来面包。他能马上扔掉他的高雅,挤入人堆看吉普赛女郎跳舞,为了一个草铺做床铺与顽童生气,同时赞美着节日温暖焰火的余焰和免费提供的冷食;他也能忘记尊严,卑躬屈膝的答应丢掉正人君子的身份入伙奇迹宫,或是趴在国王脚下违心地不停赞美国王的英明和伟大,剖析自己的敬仰与顺从。
格兰古瓦其次是一个普通大众的形象。他没有极端的特点,而是将中庸之道作为自己的人生准则,性格有着常人的两面性。他既优柔寡断,又思想复杂;既勇敢,又胆怯;既大方,又自私;既想入非非,又沉稳理智;既是沉默的哲学家,又是滔滔不绝的话唠。所以与其说他是一个人,不如说他是普通人的代表,而只有把他当做普通人看待,读者才能明白为什么他一方面怜悯命运悲惨的爱斯梅拉达,另一方面又绝不肯牺牲自己,说出“有许多债我是不还的”绝情话语;他一方面鼓起勇气营救了爱斯梅拉达,一方面又在官兵追捕的危难关头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同情地含着泪花看小羊佳丽和爱斯梅拉达反复权衡利弊得失,最后自己性命的砝码终于压倒了一切,他选择推开可怜的女子带着小羊偷偷跑了。他的良心有些许不安,但他会安慰自己:已经“费尽心机”救下小山羊了,对爱斯梅拉达实在是无可奈何,既然已经尽力了,也算是对得起爱斯梅拉达的救命之恩了。从而获得心理上的平衡。很少人有资格谴责格兰古瓦,因为他的行为正是普通人的写照:他有善良的内心和悲悯的情怀,也懂得知恩图报,但绝谈不上人格高尚,因为这一切只是在不侵犯自己利益的前提下;一旦关乎自己性命,他绝不肯牺牲自己,而是用一切手段来保全性命。
格拉古瓦这个人物的塑造无疑是成功的。正是有了这个普通人的形象,有了这把为人处世道义的标尺,才反衬着书中的大美与大丑,衡量出书中的道德的光亮与非道德的黑暗。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