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集
(2024-11-10 12:16:14)
					
											标签:
																				
                            教育情感诗文文化火凤凰原创诗歌 | 
					分类: 凡人故事 | 
			那年初相识……
记得那是夏季  天气多风又多雨
 
一段粉红色的往事  记忆犹新
三个人 两辆自行车  乘着夜色我们骑行
穿过一条悠长悠长的“L”型的乡间公路
来自江城武汉的群星艺术团
在G县钢城工人俱乐部      
  红果树
冬天来了
你把秋天的红 小果
一枚一枚地捡起
插在花树叶子落尽的枝头
一棵红果树
就喜滋滋  
红艳艳的生长在
你家的阳台
  玉皇庙
这里“君临天下”
好多人千里迢迢过来拜谒祈福
华姐说这里是玉帝的办公地点
年代久远  
具体不详
小林说
有天他梦见主席和总理
还有王庄八千米的永福
于是乎  
灵感突发的他
把泽润生民的“福”
写在了广结善缘的          
  钢笔情 (1)
“钢笔情”——
是他们“四人诗社”发起的
同题诗主题
你把它写成了公众号的题头
在永清家坐同一条凳子的兄弟  
无论什么时候
都是统一战线的战士
钢笔 (2)
在口语诗里
老周说“他好想写封信”
(嘘,不知道给谁)
我一下子就想起
在漳泽湖畔我的那支书法笔
(不知丢哪儿去了)
还有他一时兴起
写在我的小本子上的两句小诗
虽然(后来)撕掉了 
 
但它的确是记在了我的脑子里
  钢笔 (3)
说到钢笔
我就想起老牛给我讲的故事
她说他爹卖豆腐  
家里很穷
当时买不起个烧饼
你想她哪能买得起一支钢笔
上师范那会儿  尤其“仇”富
她时常收集别人废弃的坏钢笔
等到长长寂静的午休时分 
 
(好像只有树上蝉儿鸣唱)
她就悄悄地“爬”进窗户
把富家子弟的好钢笔头给偷偷换下
她说
那时候的她从来没买过钢笔
2024-11-10
            
“故漳”这个地名
取意它自古以来就临近漳泽湖
长治胡子说  
故漳是个大地方
是啊  
一个村子分南、北、中
不仅仅如此之大 
 
方圆十里名气也不小
据说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
也曾来此地客居  
他和宇文家族时有往来
在故漳游漳河  
写了很多文章
八十年代后期   
一批上党的文人才子慕名而来
他们剪枝、培土、施肥、浇水 
 
打造出了大美潞州
桃李芬芳馥郁   
少年强则国兴旺之未来前景
了不得  
一所墙内尺方的院落
一个年级一栋楼的乡镇中学
竟然火爆得满园春色关不住
人才辈出的校园里
潇潇洒洒的走出——
市作协副主席、区文联主席(兼文旅局局长)
书法家、摄影家协会主席
青春诗会诗人、三晋作家荟萃  
满满的正能量
壮哉,美丽故漳
这里是人才的摇篮
天高任鸟飞 
海阔凭鱼跃    
这里是鲤鱼化龙  
历练强者
梦想成真的福祥地
2024-11-10 07:1                                  8							
		
						
		
		
		
		
		记得那是夏季
一段粉红色的往事
三个人 两辆自行车
穿过一条悠长悠长的“L”型的乡间公路
来自江城武汉的群星艺术团
在G县钢城工人俱乐部
上演着一场灯火相映的文艺晚会
好友费尽心思搞定的看票
说实在那天的晚会 并不是很好
伊却和他们看到了收场
台上摇滚歌星歇斯底里的吼着
他极力甩开了膀子高唱擦皮鞋
还一个劲儿的振臂呼喊
招唤大伙 我们都来擦皮鞋……
路灯下 小姑娘守望孤独的站台
“让我再看你一眼,
看你那流满泪水的脸”  
 
“是否,我将真的离开你
是否,你将真的不再哭”
热辣辣的西部之恋
唱响八十年代青春的热望
阿里山的姑娘 日月潭水一样柔情
一曲娜鲁湾情歌点燃冬天里的一把火
看完这场晚会  
 
那个小提琴手         
好友费尽心思搞定的看票
说实在那天的晚会
伊却和他们看到了收场
台上摇滚歌星歇斯底里的吼着
他极力甩开了膀子高唱擦皮鞋
还一个劲儿的振臂呼喊
招唤大伙
路灯下 小姑娘守望孤独的站台
“让我再看你一眼,
看你那流满泪水的脸”
“是否,我将真的离开你
是否,你将真的不再哭”
热辣辣的西部之恋
唱响八十年代青春的热望
阿里山的姑娘
一曲娜鲁湾情歌点燃冬天里的一把火
看完这场晚会
那个小提琴手
就带着他未来得及交给老师的作业
走了
一曲《梁祝》绕梁
三日不绝……
2024-11-09
一曲《梁祝》绕梁
三日不绝……
2024-11-09
赶集
多次走进南垂采风
满满收获 每每感受不同
这次纯粹赶集 承蒙老友相邀
约好了一起到乡下走走
高铁经过的村庄 变化日新月异
街市农贸市场人头攒动 吆喝叫卖迭起
大戏台 聚焦十里八乡人的目光
漫步乡间 整洁宽阔的街巷四通八达
两旁凝祥聚瑞的民居优雅别致 小楼林立
多次走进南垂采风
满满收获 每每感受不同
这次纯粹赶集 承蒙老友相邀
约好了一起到乡下走走
高铁经过的村庄 变化日新月异
街市农贸市场人头攒动 吆喝叫卖迭起
大戏台 聚焦十里八乡人的目光
漫步乡间 整洁宽阔的街巷四通八达
两旁凝祥聚瑞的民居优雅别致 小楼林立
甲壳虫似的小车都听话地泊在自家门口
学校书声琅琅 图书馆藏书琳琅满目
“村BA”广场极具新潮新颖敞亮
古镇又添新韵 一派欣欣向荣
玉皇降幅人增寿“君临天下”佑苍生
仰望百谷颂炎帝 耕读阁前尊圣贤
行走乡村散心 最喜好友相伴
“哇塞,一地翰墨”惊呆做客宾朋
金粟山人好书法 笔走龙蛇唱大风
2024-11-08 竹凌
 
学校书声琅琅 图书馆藏书琳琅满目
“村BA”广场极具新潮新颖敞亮
古镇又添新韵
玉皇降幅人增寿“君临天下”佑苍生
仰望百谷颂炎帝 耕读阁前尊圣贤
行走乡村散心 最喜好友相伴
“哇塞,一地翰墨”惊呆做客宾朋
金粟山人好书法 笔走龙蛇唱大风
2024-11-08 竹凌
冬天来了
你把秋天的红
一枚一枚地捡起
插在花树叶子落尽的枝头
一棵红果树
就喜滋滋
你家的阳台
这里“君临天下”
好多人千里迢迢过来拜谒祈福
华姐说这里是玉帝的办公地点
年代久远
小林说
有天他梦见主席和总理
还有王庄八千米的永福
于是乎
把泽润生民的“福”
写在了广结善缘的
这里
2024-11-09
2024-11-09
“钢笔情”——
是他们“四人诗社”发起的
同题诗主题
你把它写成了公众号的题头
在永清家坐同一条凳子的兄弟
无论什么时候
都是统一战线的战士
钢笔 (2)
在口语诗里
老周说“他好想写封信”
(嘘,不知道给谁)
我一下子就想起
在漳泽湖畔我的那支书法笔
(不知丢哪儿去了)
还有他一时兴起
写在我的小本子上的两句小诗
虽然(后来)撕掉了
但它的确是记在了我的脑子里
说到钢笔
我就想起老牛给我讲的故事
她说他爹卖豆腐
当时买不起个烧饼
你想她哪能买得起一支钢笔
上师范那会儿
她时常收集别人废弃的坏钢笔
等到长长寂静的午休时分
(好像只有树上蝉儿鸣唱)
她就悄悄地“爬”进窗户
把富家子弟的好钢笔头给偷偷换下
她说
那时候的她从来没买过钢笔
2024-11-10
福地故漳
“故漳”这个地名
取意它自古以来就临近漳泽湖
长治胡子说
是啊
不仅仅如此之大
方圆十里名气也不小
据说
也曾来此地客居
他和宇文家族时有往来
在故漳游漳河
八十年代后期
一批上党的文人才子慕名而来
他们剪枝、培土、施肥、浇水
打造出了大美潞州
桃李芬芳馥郁
少年强则国兴旺之未来前景
了不得
一个年级一栋楼的乡镇中学
竟然火爆得满园春色关不住
人才辈出的校园里
潇潇洒洒的走出——
市作协副主席、区文联主席(兼文旅局局长)
书法家、摄影家协会主席
青春诗会诗人、三晋作家荟萃
壮哉,美丽故漳
这里是人才的摇篮
天高任鸟飞
这里是鲤鱼化龙
梦想成真的福祥地
2024-11-10
前一篇:“巾帼劳模”王琪风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