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诗歌走进校园,让学生爱上诗歌

(2024-02-04 20:59:01)
标签:

火凤凰原创文学

情感

文化

分类: 烛光曲
       让诗歌走进校园,让学生爱上诗歌

                                 ——读相马与梦幻访谈录有感

 

                                        火凤凰(太行西贝)

 

  《梦之约之六·怎么可以不爱你》这本书是梦幻主编辛勤组稿编辑,精选全国众多诗家真情佳作的最新网络诗集。正如孟子所言“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是的,有一种爱,离我们很近,那就是亲人挚爱。

    书中充满着真情,流淌着真爱。诗里激荡着如火的热情,洋溢着似水的柔情…… 父爱,伟岸如山;母爱,似涓涓细流,滋润心扉。感恩与怀想,赞美与吟颂。点点滴滴的生活写真,悠悠缠绵的亲情浓浓。这本书,在琳琅满目的图书文集中,凸显了其独有存在的价值意义。

    诗人刘旭锋先生感叹道:“难得有一本好书,把那些流露在心间,从未被人翻阅的感动收集在一起,。这种感动可以和人世间动容的爱情故事媲美,和每个人心中,与身俱来的对生命形态的爱相容。” 

     闲来心情适当,捧一杯香茗,听一段悠悠的小提琴曲,优雅地翻阅浏览,或细细品读,真的是沁人心扉,受益匪浅。

    喜欢诗歌的朋友可以与我一同享受这份人间真情的熏陶……

  

  

《梦之约之六·怎么可以不爱你》(后续)选录——

 

   相马:亲情篇,很难写。难就难在“真情”二字上——情真才能意切。很多诗写者,把握不了这个“度”——有些话是不可以直接表白的,一经说出,就假了。

   梦幻:我就是觉得你的诗好才约稿的,投稿的人很多,我选最好的。

   相马:因为“真”。装腔作势或拿腔作调,对不起亲情,甚至是亵渎。

   梦幻:这本诗集要走入校园,我想是为社会做事。

   相马:你能这样做,我很高兴。

   梦幻:所以,不管得罪人不,我就是只选看得上的稿件。

   相马:你的选编原则,很好!宁缺毋滥。

 

   相马:从古至今,尊重亲情的传统值得弘扬!

   梦幻:你的父亲出院了吗?

   相马:明日,再做检查,他得了胃癌、在化疗。看来,只能依靠治疗延长他的活命时间。

   梦幻:唉!尽心尽力吧!昨晚,电视上讲儿子打父亲,我们是如此害怕失去父母,不理解那些不孝之子是怎想的……

   相马:我们的教育很失败,不谈怎么做人,所以,很多年轻人,很自私,(心中)只有自己的欲望,没有舍我的精神。

   梦幻:这也是我想收集一些亲情诗,让它走人校园的原因之一

 

   

    培养德才兼备,有智商、有情商的全方位型服务社会之人才—— 是教书育人者,乃至整个社会的共同目标与美好愿望。

    这些年,墙内尺方内所培养出的高科技有才学之人,已是层出不穷。然而,道德缺失、自私自利,不顾亲情、友情,背信弃义者,也算大有人在。

    闲暇时,走访了几个教育单位,发现幼儿园的孩子背诵《三字经》,很多小学校将《弟子规》的内容打印成册,逐个发放到学生手中。墙上悬挂之也好,默默背诵之也罢。人们啊,已经开始意识到强化“孝”道美德,提高道德风气 的重要性。“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要不断落实到日常的行为规范中。净化社会风气,除了进行必要的法制教育,更要从宣扬传统孝德开始。“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孝”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设想一下,一个连父母都不懂得孝敬的人,会有什么善举回报社会吗?

    教育的失败,或者说是教育的欠缺,已经引发更多的有识之士来热心关注这个问题。“教书育人”老生常谈,如果只是一味的教书,在书山题海里挣扎、打拼,而无意间冷落了如何”育人”这个环节,那也是得不偿失。应了相马君所言:“我们的教育很失败,不谈怎么做人,所以,很多年轻人,很自私,(心中)只有自己的欲望,没有舍我的精神。

   《梦之约·亲情篇》的确是一本好书,梦幻主编倡导的诗歌进校园,道是一件可喜可贺的大好事!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够培养学生尊重、关爱身边至亲的意识。诚然,在家庭中强化“孝”道美德,在全社会提倡尊老孝敬的良好伦理道德风气,对于改善和稳定社会秩序与家庭人伦关系、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等都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积极作用。

   诗歌进校园,的确是件大好事,也是我多年的一个想法。但是,如何让诗歌走进校园?怎样让学生爱上诗歌?那得有个明确的目标,有个统筹的循序渐进的渗透与引导。譬如,适当地举办一些诗歌教学论谈、专家讲座、诗歌朗诵、习作竞赛与展示等等类似的活动都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充实他们的精神世界。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若将活动搞得有声有色,既可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又能增进其学习上进,热爱文学的积极热情。还有,召集一些有文字功底的文学爱好者,聘请知名的文学教授与诗人兼作指导,成立一个像样的有规模的“文学社团”、“诗歌朗诵协会”等兴趣活动小组。定期交流、学习,让当地有影响力的作家与作者走进校园,走进学生的“第二课堂”,参与教学互动,与师生面对面的切磋技艺,交流学习。说不定那一天,真的会出现奇迹—— 那就是“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绽放;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惊喜。

    真的,让诗歌走进校园,让学生爱上诗歌。这个大胆的想法和举措,可喜可贺,颇值得推广。一件极有意义的大好事,定会深得人心,引起广泛关注,赢得大力支持与倡导。当然,也定能旗开得胜,花开满园,取得功德圆满的成就。

    相信:只要我们携手共建,一致努力,这项人心所向、众望所归的活动将一举成功,充分发挥其意义深远的影响和作用。

  

   20130306

 

  

  

12

让诗歌走进校园,让学生爱上诗歌喜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