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和《潞水》”——

(2022-04-11 17:39:41)
标签:

火凤凰原创诗文

情感

文化

分类: 走过四季
      “我和《潞水》”征文启事
       2022年8月,将是《潞水》迎来创刊十周年的纪念时日。在这欢庆的日子里,我们期待与您分享这份喜悦与荣光。
        十年时光,风雨同舟,成就《潞水》一纸芳华。它记录潞城文学爱好者的成长,启迪潞城乡土文学的思想,为广大创作者的激情插上飞翔的翅膀;它跨越纸张的维度,始终与读者同频共振、相随同行。
       十岁的年纪,如同朝阳,精神抖擞。一纸芳华的记忆中,既有编辑的身影,也有作者与读者的声音。因为大家都是《潞水》芳华的亲历者、见证者,在笔与墨、读与思的情怀中,默默相伴而相携。
        在《潞水》创刊十周年即将来临之际,我们期待您将这份脉脉深情、点点滴滴的美好“纸忆”,转化为您心中最美的文字,再度见诸《潞水》。纸短情长,再叙佳话。征文具体要求:
         一、征文时间:即日起至6月30日止。
          二、征文内容:结合亲身经历,讲述您与《潞水》的故事;力求故事生动细腻,情感真实。
        三、征文体裁:以散文、随笔为佳,字数最多不超5000字,要求原创,未公开发表过。
         四、投稿方式:稿件发至电子邮箱:lushui33@163.com,并在邮件标题中注明“我和《潞水》征文”字样。要附上作者真实姓名、简介、一张生活照片和联系方式等。
                                      《潞水》编辑部
                                   二〇二二年四月三日

                                            “我和《潞水》”——

                                                                              文/贾瑜

       清明前夕,在《潞水》主编郭存庭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看到这则”我和《潞水》”的征文启事。着实令我激动,感慨万千……
       有幸获悉2022年8月将是《潞水》迎来创刊十周年的纪念日的好消息。一个多么值得欢庆的日子啊,作为长期以来《潞水》的爱心读者和作者,我和各位老师,以及周围关注和热爱《潞水》的各位同仁、文学爱好者们,真诚的期待与欢呼,热烈祝贺《潞水》10岁生日之禧!也愿意将这一大快人心的好消息 ,把这份喜悦和荣光,积极地分享给身边所有的文朋诗友,还有摄影、书法等文艺界的各位老师朋友们。
       贺岁《潞水》创刊十周年,祝贺潞城文联的各位老师,你们辛苦了!你们博采众长,集思广益,大家团结一致,携手并进,广角度全方位的组织采编、征稿汇编、印刷出版的辛勤劳动与付出,终于有了大美的反响和丰硕的回报。
       十年磨一剑,十年硬打拼;十年苦耕耘,十年铸辉煌——  
       十年的时光,历经坎坷;十年的时光,风雨同舟。一代人的正能量汇集,成就了《潞水》一纸芳华。“
《潞水》记录潞城文学爱好者的成长,启迪潞城乡土文学的思想,为广大创作者的激情插上飞翔的翅膀;它跨越纸张的维度,始终与读者同频共振、相随同行……”十岁的年纪,如同朝阳,精神抖擞;十岁的年龄,花枝招展,充满希望—— 一纸芳华的记忆中,既有编辑的身影,也有作者与读者的声音。因为大家都是《潞水》芳华的亲历者、见证者,在笔与墨、读与思的情怀中,默默相伴而相携。

        在《潞水》创刊十周年即将来临之际,我想起了自己2016年曾经在《潞水》第1期(总第15期)发表过的一篇标题是《为心灵而歌,乐在其中!》的文章,那是读了长治作家(平顺籍)桑田老师的诗集《青春雪鸿》有感而发的一篇读后感。文章写于初稿于2014年11月20日, 青春如梦,青春似火。青春是人生最美的风景,最美的乐章为了一段曾经的岁月,为了即将忘却的纪念,诗人写下《青春雪鸿》—— 一个孤独者二十年的心路历程。 一次诗歌联谊会上,获赠诗友桑田的《青春雪鸿》,一口气读将下来,与其一道漫步人生轨迹,追忆逝去的青春年华,体味作者真挚的民族情和悠悠的爱国心。感动之余,受益匪浅,故而爱不释手。的确是“悦于心,动于情”的好诗作。印象当中,桑田老师睿智干练,阳光洒脱。一个靠精湛技术在企业界苦苦打拼的通信工程师,竟能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之余,写就洋洋洒洒的散文,写就激情澎拜的诗歌。且以文笔练达,诗文优美大气而博得文化圈专家名流及社会各界同仁的赞许与关注,不简单!认识他的人都知道他是《高圪台上》的作者,不了解的人还不知道他有诗癖,早年与诗为伴,和书同行。你的诗,意境空灵,妙语连珠。不仅如是,还拥有一副亮喉唱得一手好歌。他的人缘不赖,文风人品俱佳,要不能写出大家喜闻乐见朗朗上口的好作品。

      岁月沧桑,世事变迁。芸芸众生,渴望不灭。也许这个世界,唯有思想和语言才能长久留存!问世人,谁能把日子过得充实过得诗意,谁能把自己的人生谱写成章,吟诵成曲……为心灵而歌,为生命而歌,更为快乐而歌 ——倾注一片真情,让它温暖我们的记忆!留下一段文字,让它自豪地独立!

       在此良辰美景,在祝贺《潞水》十周年的大喜日子里,我期待更多的朋友关注、支持《潞水》,积极踊跃投稿。纸上字,心中爱,脉脉情、点滴美都将汇聚成正能量的“光”,成为我们一生美好的“纸忆”。愿潞水源远流长,美文佳篇不断。让我们携手并进,用心中最好的故事,最美的文字,再度见诸《潞水》,纸短情长,再叙佳话。
                              
       爱上《潞水》,说起来话长。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本人曾在潞城一中求学,对潞城这座小城颇有感情。记得当时县里有一份《潞城文艺》小报,也是我们一些爱好文学的师生们的一块学习与展示才艺的阵地。
       认识了史留俊老师后,经常向其讨教,还记得他吹的那支好听的笛子曲《喜洋洋》,欢快的节奏,悠扬的韵调,至今回味无穷。后来才知道,多才多艺的他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尤其书法堪称一绝,得知书法协会的他为《潞水》刊物题字后,更是由衷的敬佩! 得了“上善若水”的恩惠,“潞水”一词,恰如行云流水般的书写形体,进一步彰显了《潞水》人才济济,诗文荟萃。天下“潞水”独特唯一,源远流长,世代流芳。
       经常在《潞水》杂志上看到各位老师和同学的诗文,很亲切,受鼓舞。即使不去,也有师友给捎将过来, 每每认真拜读之,激情澎湃,感慨万千!
       在此,寄希望予《潞水》,望潞园之水天长地久,《潞水》好人辈辈出,《潞水》好文遍天下。

                                                                                              2022-04-1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过户(小小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