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龙凤文化 呼唤民族信仰

标签:
龙凤传统传承 |
分类: 【雾里看花.木易】 |
文/木易孝敦
上大学的时候有个学弟,整天穿着白色长衫在校园里 ,有时候手里还会拿着一根笛子,很多人都当异类盯着他看,但他似乎从来不在乎别人的异样的眼光。曾经问过他原因,他很坚定的说,中国传统文化几乎 ,他不过是想尽绵薄之力唤醒现在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记忆。
毕业多年,跟那位“另类”的学弟也早就没有了联系,但是关于他说过的关于如今中国传统文化消失殆尽的现状却越来越有所体会。就在昨天有幸参加了中华龙凤文化节暨心司南启航大会,在现场聆听了那么多文化名人关于中华龙凤文化的讲解、普及,才发现原来有那么多人一直致力于重建龙凤文化,唤醒民族信仰,由衷的被他们执着的精神所打动,同时也对龙凤文化有了更加深入深刻的认识。
近天的中华龙凤文化节暨心司南启航大会启动仪式由著名传统文化学者,畅销书《堂堂正正一辈子》的作者冯承平主持。会议开始他就提出“呼唤文化信仰,倡导龙道精神,甘做大国工匠,推进中华复兴”的主旨,引发在场很多人的共鸣。如今的中国,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经济实力全球第二,但是谈及民族信仰,却越来越成为中国人的心殇所在。在民族信仰普遍缺失的当下,我们几乎每天都能听到很多泯灭人性的惨剧,此时提出重建龙凤文化,让炎黄子孙重拾信仰、找回民族自信、推进中华复兴,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80岁老人因无人赡养饿死家中
生前养育5个儿子”、
“养老之困:有6旬子女喂老人服安眠药”…如今打开网友诸如此类的新闻标题比比皆是,以孝道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良传统如今渐渐变成只闻其声不见其影的传说,也因此振兴中华龙凤文化变得迫在眉睫。在当天的会议上,北京大学王东教授从三个层次揭示了中国龙文化的多重内涵:第一层,龙的观念:从中国龙的形象中蕴涵着中国人最为重视的四大观念,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仁者爱人的主体观;阴阳交合的发展观;兼容并包的多元文化观。第二层,龙的理念:在中国龙的形象、龙的观念后面,包含着中国人处理四大主体关系时的理想目标、价值观念,追求天人关系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阴阳矛盾关系的和谐,多元文化关系的和谐。第三层,龙的精神:多元一体、综合创新的中国文化基本精神,这是中国龙形象、龙文化的最深层文化底蕴。
当天最令人激动的当属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执行主任赵力涛先生击磬环节与和美凤凰歌声舞蹈的交相呼应。我们的祖先尊崇阴阳和合、圆融共享的信念,同时对自然界的多种生物形态进行多元的融合、创造,尽而升华出了龙凤精神。中国一直被誉为东方神龙,可见龙早已成为中华文化的精神图腾,而古人也认为,神鸟凤凰的出现与国家安泰,政德顺民,太平兴盛关系密切。如今将龙凤结合,宣扬龙凤文化,必将实现如冯承平所说“呼唤文化信仰,倡导龙道精神,甘做大国工匠,推进中华复兴”的宏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