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大如银幕.木易】 |
《安德的游戏》是“科幻天才”、美国科幻作家奥森·斯科特·卡德“安德系列”作品中最核心、流传最广的小说。原著小说曾在两年内连续获得科幻文学史上两个最高奖项:“星云”奖和“雨果”奖。小说不仅对未来世界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而且本身蕴含着深厚的哲理以及对人性的深刻挖掘。而作为将于1月7日引进内地上映的电影,也在最大程度上真实还原了原著小说的深刻内涵。当整个人类生死存亡的责任都落到一个12岁男孩的肩上时,这绝不仅仅只是一场游戏。
《安德的游戏》讲述在未来世界,人类为了对抗外星虫族的威胁,成立了国际联合舰队,并在孩子身体中植入监视芯片,以发现最最具领导和作战天赋的孩子加入舰队,拯救人类。一个叫安德的男孩幸运入选,他被送到一个专门训练星际战士的学校进行培训,他们训练的方式就是在一个数字化的零重力战争游戏中模拟战斗场景。在训练的过程中,安德迅速成长,再加上他超凡的天赋,很快就被提升为舰队总指挥,一场仿真模拟战斗结束后他却发现,原来自己经历的是真正的战争。
为何要把最后真实的战斗包装成为“模拟作战”?毕竟安德还是个孩子,歼灭入侵者,对于大人来讲在兴奋和欢呼间隙都不免心有余悸,更别说一个小孩。当他得知自己在指挥了“一场游戏”之后变成了宇宙最大的刽子手,他幼小的心灵该要承受怎样的折磨。在安德从一个孩子成长的战斗英雄的过程中,他并未曾真正去领略敌人究竟有多强大,他所要承受的是孤独和朋友的不理解,而他内心的迅速强大或许比技能的提升更能帮助他成为一名出色的领导者。
同类型的科幻电影,无论是《星际迷航》或者是《星球大战》,都用很多笔墨描述反派的邪恶,或许只有反派足够邪恶才能衬托主角的睿智、勇敢和不可战胜。然而,在《安德的游戏》中,却并未过多的渲染虫族的强大,自始至终安德最大的敌人都是自己,或者说是在既有规则下如何学会适者生存。作为一个孩子,“战争学院”的教官为安德设定了快速成长的“捷径”,一个身负重任的天才,即使他只有12岁,但是地球却等待不了他慢慢成长。一个人成长过程中要承受的孤独、自强和面对挫折时的自立,在普通身上或许要经过数十年,然而在安德的身上时间却大大被压缩
导演加文-胡德说:“这个故事并不仅仅是安德与外星人、安德与成年人之间的故事,而是关于安德和一群孩子、勇气与力量的故事。”在《安德的游戏》中,我们除了看到酷炫的特技、宏大的场景以及刺激的战斗场景之外,更多的是看到人物的内心。《安德的游戏》以一个12岁孩子的视角,经历孤独、绝望和胜利之后的成长,因为前所未有的共鸣,所以这是一部值得推荐的青少年科幻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