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车手》:Z形漂移,人生一定要直面命运拐角

(2012-06-14 23:26:08)
标签:

命运

警匪

飙车

技术

电影

娱乐

分类: 【大如银幕.木易】
《车手》:Z形漂移,人生一定要直面命运拐角


    文:木易孝敦

    说起飙车电影,近年来大银幕上出现的并不少。不管是进口片还是华语片,基本都在追寻着“因为速度,所以激情”的至理真言。这些影片中很少有像《车手》这样,除了追求速度之外,还在传达着自己独特的理念,当地理环境和客观因素不允许开快车的时候,技术成为了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

    尽管是杜琪峰监制,银河拍摄的影片,但其实《车手》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警匪片,首先其剧情并不复杂,甚至可以称得上简单至极。其次,导演并未在火拼和抢劫上浪费过多笔墨,甚至匪徒去抢一颗硕大的钻石,都没有一连串计划-踩点-布置等这些繁琐的前奏。当一切都看似轻描淡写时,一枪毙命,钻石到手!没有案发现场的血流成河,没有敌我对峙的阵地进攻,导演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路上和车上,尤其是拐弯的地方。九十度拐角处,是这部影片灵魂所在的地方,无论是警察还是匪徒,都曾在这个九十度的拐角处,改变了自己命运!

    从《逆战》到《车手》,年轻的钱嘉乐已经开始在一部影片中注入了自己特有的风格。个人认为,钱嘉乐在《车手》中的贡献甚至超过编剧。因为片中出现了太多飙车专业术语,包括遇到紧急情况下车手的表现、动作和举止,这些感觉和技术不能靠编剧完全写出来的,而更多是要靠作为飞车特效执导的钱嘉乐在现场的执导发挥。慢速漂移,也可让观众肾上腺素飙升,这里面,钱嘉乐功不可没!

    在《车手》里看到黄秋生,难免让人想起2005年刘伟强导演的那部《头文字D》,两者所不同的是,一部讲述父子情,一部讲述忘年交。前者更是将飙车与警匪巧妙结合,从当年的快速漂移到如今的直角转弯,少了一些跋扈,多了几分执着。“涡轮加压,8000转,给油”如此重复的专业术语,竟让观众看着不觉烦闷,反而聚精会神的关注着阿祥在片中的车技进展。这部影片紧凑的快速剪辑和完美的桥段衔接,让笔者第一次觉得,飙车也可以不用很快,有速度无疑可以很激情,但技术流同样让人大呼过瘾!

    除了有内地演员参演之外,《车手》基本还算一部地道的港片。再加上简单不累赘的剧情,赛车、警匪和美女,这是一部地道的爆米花电影,而且让人看到一些好莱坞商业影片的元素,希望这样的港片越来越多,但愿香港电影越来越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