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设计校园》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2011-05-14 21:38:43)
标签:

教育

《设计校园》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研究课题名称:

设计校园

设计者姓名

 

所在学校

 

所教年级

 

研究学科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

 

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1、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

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来生活中实际问题,对于三年级孩子有一定的困难,利用三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章节的《设计校园》这一内容,让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利用所学的位置与方向、面积的计算等知识渗透到校园设计方面,让学生从多个策略中选择最优的方案,完成校园设计,让学生从这个活动中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以次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数学的实际应用能力。

2、课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让设计学生熟悉的环境──“校园”的过程,进一步巩固学生已经学习的有关知识,让学生学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以及爱学校的良好情感。教材以重新设计校园为主题,从收集信息、分析信息、设计方案三个方面安排了整个实践活动

3、课题介绍

在学生学习《位置与方向》、《面积》、《解决问题》三个单元的知识后,设计了“设计校园”为主题的研究活动。其基本目标是:(1)巩固所学知识;(2)养成科学、合理地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3)培养小组合做能力。(4)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5)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4)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可按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或布鲁姆目标分类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和方法的阐述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活动,让学生更加理解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位。

(2)、使学生熟练掌握图形面积方面数据的测量和面积的计算。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尝试用数学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学会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采用多种方式途径收集资料,并能对各种资源进行筛选、分析、整理、归纳。

(2)、通过让学生自主调查、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各组完成调查报告。

(3)通过分组合作学习,利用各组的研究成果,每组一副校园设计图。

(4)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分析问题的习惯,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校园设计,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2)、通过积极主动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通过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魅力。

(4)、通过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学校的主人翁精神。

(5)、通过活动,让学生爱校园、保护校园。

4、思维导向图

 

三、参与者特征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素。)

1、参与课题学生是三(2)班全体学生,他们热爱数学,乐于接受新事物、钻研精神强,有强烈的探索欲望;

2、学生刚学过本学期的《位置与方向》《面积》《解决问题》的基础知识;

3、学生思维活跃,希望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认可。

4、学生对研究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在综合实践课程中学习过过课题研究,选题,如何写研究报告。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

本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如下:

1、根据学校布局,如何画出校园平面图。

2、根据校园的实际情况,需要添置的设备,以及设备在校园的规划。

3、从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中,形成校园规划的最优方案的意识。

4、逐渐使学生学会初步的规划技巧,学会合理的安排各种事物的能力。

 

可通过以下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些目标:

1.通过研究人教版三年级前几个单元知识,结合日常生活中规划方面的知识,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2、让学生经历探究、合作交流、计算、比较的全过程,发现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应用能力。

3、调查“设计校园”知识应用研究数学规划、建模方面的知识。

 

学生可能的选题内容是:

1、校园平面图的绘制

2、校园现有设施的调查及应须添置何种设施

3、校园空地的调查及面积的计算

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是论文、实验报告、实物、网站、多媒体还是其他形式)

开题报告、演示文稿、研究报告、各种记录表格、反思报告等。

六、资源准备

根据研究主题教师提供的资源:

1、 教材、书籍报刊、数学学习网站、学校阅览室等出现校园设计的范例。

2、准备学校布局的录像资料。

2、多媒体课件、电脑室、多媒体教室。

3、调查记录表、各种评价表、反馈表。

 

学生自行准备的资源:收集有关美丽校园图、美丽校园有关的设计。

 

七、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

 

研究性学习的阶段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起止时间

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

 

1、认真听取《研究性学习》主题讲座,掌握学习课题选择的技巧、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和相关的研究方法,并预习相关材料、做好准备。

2、通过书籍、报刊、网络等渠道收集与设计校园有关的知识,然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与同学和老师进行讨论,初步确定一个有效的研究课题。

1、给学生做一个关于《研究性学习》主题讲座。(准备演示文稿)

2、给学生提供预习的相关资源。(准备网络资源、范例等)

3、及时了解学生选题的情况,组织学生提问题并给予适时适量的指导。

4、利用演示文稿介绍本次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步骤与方法。

2天

第二阶段 课题准备阶段

提出和选择课题

1、小组交流、全班讨论,提出选题

2、确定选题意向,敲定研究课题。

围绕《设计校园》这一主题,向学生提出选题:《校园平面图的绘制》

《校园现有设施的调查及应须添置何种设施》《校园空地的调查及面积的计算》并对每组同学提出的主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选择出具有可行性的研究课题。

5天

成立课题组

1、学生根据自己的专长和兴趣确定自己的选题,并根据选题形成小组,各小组民主选出小组长。

2、各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评价量规。

3、组员明确分工,小组内分工可分为收集资料队、撰写方案队等

1、实施兴趣与异质相结合的分组策略,在学生兴趣组合小组的基础上,协助学生进行合理的调配,保证各小组能有效开展研究,每一位学生参与研究的机会均等。

2、设计小组合作学习评价量规提供给学生。

3、组织、指导学生的小组讨论、小组成员分工。

形成小组实施方案
1、各小组根据分工制定研究计划,分配研究时间,细分研究内容,制订出小组研究方案,预定成果。 
2、全班组织一次《经验交流会》,每个小组总结和分享各自在形成实施方案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以及小组合作的经验、策略等。

1、设计“研究方案”模版,为学生制订研究方案(包括时间安排,完成的形式,人员分工,研究的步骤等)提供指引。

2、设计一份选题成果展示模版,为学生展示研究结果提供指引。

3、给学生提供充足的研究资源、条件和环境,当学生在研究收集资料遇到困难时,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沟通,协助学生提高研究的效率和质量。

3、小结学生的分享(尤其注意总结小组合作经验与合作策略)。

第三阶段:课题实施阶段

1、实地考察并收集有关收据。

2、通过网络通讯、班级论坛等交流想法、分享经验;或向老师寻求帮助。

3、开展实践活动,通过收集的数据,各组完成各组的研究,形成书面的研究报告。

4、最后分享各组的研究成果,小组谈论,完成本组的校园设计图,并且配上文字说明。

1、给学生发放活动记录表,以用作每次小组活动后收集整理信息。

2、教师指导根据步骤设计方案,完成调查工作,形成文字材料报告。

3、及时跟踪了解各小组活动进行情况,为学生出谋划策,当好参谋指导作用,让学生随着活动的开展,不断修改活动方案,调整活动方式,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4、各小组分享成果,并汇报。

5、根据各小组的成果,每个小组完成本组的校园设计图。

一周

八、总结与反思(实践后总结、反思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

1、研究性学习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没有现成的问题和答案,要求教师根据实际问题来做好教学设计,在做教学设计过程中做好各种安排,如:动员培训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是在做中学数学,突破了以往在教师内固定的学习模式,学生要走出课堂,查阅相关的资料、调查相关的数据,并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来完成本组的课题研究。

2、学生在本次活动中收获很大,学会了很多关于数学动手操作方面的知识。如:校园空地面积调查小组,学生必须现场测量空地的长和宽。学生课堂上都会计算、做有关面积方面的解决问题,但是实际上测量时往往不太会使用卷尺和读数据,这时老师的指导起到很关键的作用。同时学生在做的过程成长了不少,如:如何与同学交流、合作、探讨、探究问题,如何根据收集的信息完成校园设计。

 3、教师要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及多询问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给予适当的建议。

4、不足之处:在整个过程中,如果有有关设计方面的专家的指导就更好。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资料的查找能力较差,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多注重该方面的指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