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酒杯秋吸露,诗句夜裁冰

(2013-06-16 09:22:55)
标签:

转载

酒杯秋吸露,诗句夜裁冰

 

浙江行摄影记述之三

 

    今天出现一点意外情况。连日秋燥,我脸上的皮肤也干得要命。早晨突发奇想,是不是抹一点润肤露一类的东西。大概是拿错了LP的化妆品,这一天脸上都火辣辣的。难道是辣椒水吗^_^?化妆都发展到这个程度了$%^&!好在还没到皮肤过敏的程度,所以不影响我今天晚上愉快滴坐下来写浙江行摄影记述之三。而且我自认为有了一个非常好的标题:酒杯秋吸露,诗句夜裁冰。

 

    写了浙东的山,插一篇路上见到集市的见闻,接下来应该写水了,至少是与水有关的。但是我是不是有点拘泥于所谓的写作套路了呢?呆板哪!写博客文章随心所欲最好,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何必考虑其他。兴之所至文章顺手拈来而已。一般来说,周末的晚上是最适宜的写作时间,我把写文章作为一种有趣的游戏来对待,作为一个快乐的过程来享受。用这种心情写作,文章的肤浅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哈哈。但是我确实无法皱紧眉头去深沉地思考,也只能满足于写一点轻灵飘逸超凡脱俗的小文了……

 

    写浙东的水,其实最好的方式是阅读照片。这次旅行,水景拍的相对少了,还是以山为主。但是检索一下,仍然有几张水景可以发出来看的。当然了,仅仅有照片是不行的,还应当配上诗,优雅的或者凄美的要么是精致的绝妙好诗。更准确的说应该是词,宋词;只有宋词才能与浙东山水、对浙东山水的精美拍摄完完全全融合起来。比如说“酒杯秋吸露,诗句夜裁冰”,比如说“晓山眉样绿,秋水镜般明”,比如说“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等等。好吧,我要开始享受这个美好的过程了,选择照片、编辑诗词,搭配在一起,再重温浙东之路我行走在其中的美丽画卷……

 

 http://s15/mw690/629d0ecbh7af39763b49e&690

    第一首词,就选择王观的卜算子了。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王观是宋元祐二年进士,官至翰林学士,著有词集《冠柳集》。不惜承认,才子就是才子,名声都不是吹的。这一首小令的上半阙一直为人称颂,真的是浙东地区的写实,不过是在写实基础上提炼出来的文字精华。亲历浙东,才能深刻体会到“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是如何贴切而又精炼,把浙东美景完全包容在这样两句话十个字中。眉眼盈盈,那是浙东山水回望我的一汪深情……

 

http://s12/mw690/629d0ecbhcd83ebe8222b&690

 

    第二首词,我要选一篇长调来搭配上面的照片。这幅照片在楠溪江朱潭山拍摄,傍晚时分,光线正好;在小河边发现一簇幽幽开放的小花。

 

    黄庭坚:水调歌头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花上有黄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朱唇丹脸是什么意思啊,是不是说皮肤过敏以后的情况呢~~我今天可是一直在脸上发烧呀。看看注解,朱唇丹脸本意是形容美女的,哦,不是说我。“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瑶草本为仙草、不与人知;武陵源深处更非凡俗之地。文章写到这里才能“浩气展虹霓”,黄庭坚的词另有一番深意。

 

http://s13/mw690/629d0ecbh007274db5f6c&690

 

    第三首词,选择苏轼的作品。

 

    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濠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上面的照片是在缙云仙都拍的。为什么选择这首词呢?试上超然台上望,看照片最深处,有没有一座小台阁?那是鼎湖风景区的黄帝陵。

    拍这一组照片,还有一个小花絮。本来头一天下午,我们已经在鼎湖峰景区游览过了,按计划第二天早晨要去芙蓉峡。清晨起来,漫天大雾,山林皆隐入雾中。我判断雾气消散之时,一定能拍到绝妙好片,恰好景区大门开了一个缝,有一位公园夜间值班人员、一名浙江老汉出门,我与老普提着相机冲了进去。那位老汉发疯一样阻拦我们,但是南方人动嘴不动手,于是我们径直闯进去拍摄。本来嘛,就在雾气消散的短短几分钟之内拍点照片,有什么关系?这位老汉特认真了,口里还大声喊叫着:“不是说就拍两张吗?你都拍了多少张了?”我郑重告诉他,我拍片也是为了宣传鼎湖峰,有什么不好?老汉张口结舌,索性走到一边去了,哈哈。

 

http://s1/mw690/629d0ecbhcd83f035f010&690

    第四首词,林浦的相思令。林浦,著名的梅妻鹤子,隐居西湖孤山,又称为林和靖先生。

 

    林浦:相思令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对迎。争忍有离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

 

    用这一首小令来陪第四幅照片不是很合适;山清水秀、两岸青山相对出还可以,那些情爱纠葛就不必要了。君不见近来此种事情频出,共同登上人生顶峰的誓词言犹在耳,妾已生娃矣,哈哈哈。

 

http://s8/mw690/629d0ecbhcd83f1fd4ba7&690

 

    第五首词,选一首谢逸的作品。谢逸,宋江西临川人。有《溪堂词》一卷传世。

 

    谢逸:江神子

    一江秋水碧湾湾。饶青山,玉连环。帘幕低垂,人在画图间。闲抱琵琶寻旧曲,弹未了,意阑珊。

    飞鸿数点拂云端,倚栏看,楚天寒。拟倩东风,吹梦到长安。恰似梨花春带雨,愁满眼,泪阑干。

 

    照片拍摄于去鼎湖峰芙蓉峡路中。背着相机走啊走吧,来到这处河湾。绿水悠悠,群鹅在河中沙洲上小憩,绝妙的青山绿水图画,这就是“人在画图间”的意境了。此处溪水叫做“小楠溪江”,自群山中发源,缓缓流到这里,确有“饶青山、玉连环”之意。

 

http://s2/mw690/629d0ecbh7af398567501&690

 

    第六首词,秦观作品。秦观是宋词大家,苏轼的学生,有很多优美作品传世。

 

    秦观:踏莎行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宋人词话有传,苏东坡最喜秦观这一首词的最后两句,写在扇子上,说:“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极尽称赏之意。是啊,为谁流下潇湘去,而去处何在?这里是天台山石梁飞瀑景观的下游山谷。飞溅而下的瀑布,流到这里形成一处水潭,潭水不是很深,但极清洌、因此如一面镜子。当然了,水流到此处不会止步,漫过堤坝以后又一路低吟细语而前行。这使我想起小溪流之歌,“小溪流,小溪流,永远向前走”。空山寂寂,在无人的山谷中,一条小溪流世世代代这样流下去.......

 

http://s11/mw690/629d0ecbhcd83f590e41a&690

    第七首词,用柳永的《凤栖梧》。

 

    柳永:凤栖梧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在这篇文章中,我想尽量选择不太常见的词,一般《词选》不用的词来配图。柳永这首《凤栖梧》恰恰与我的意图相反,是几乎人人皆知的词。尤其是最后两句,凡是对宋词稍有了解,都会出口成诵。没什么好说的,就是特别喜欢,所以选用。前年去武夷山游览,九曲溪漂流之后就岸,在山脚下发现柳永的故居,颇有“旧时村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的感觉。而且这首词确实好,在宋词中也是一流的。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流失于天际的,是春愁,还是微风一缕?没有人能领会另外一个人的“凭阑之意”,人,永远是孤独的。

 

 

http://s2/mw690/629d0ecbh7af398b81c81&690

    第八首词,朱敦儒作品。

 

    朱敦儒:鹧鸪天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懒慢带疏狂。曾批给露支风敕,累奏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清都,道家传说紫薇天帝居住之处。我是在天山管理山水的郎官,懒慢疏狂本是天性。这是词人狂放的一面,与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如出一辙。不过,朱敦儒最终也是要称臣,被迫入朝做了鸿胪少卿,为此还被人大大嘲笑了一番。当然了,嘲笑的人是不是心存嫉妒也很难说啦。朱敦儒的词作很有自己的特点,例如“云间鸿雁草间虫,共我一般做梦。”呵呵。

 

http://s3/mw690/629d0ecbhcd83f9213692&690

 

    第九首词,选用辛弃疾作品。这是一首我反复选用的作品,但是非选在此处,不足以表达本文的中心,呵呵。

 

    辛弃疾:临江仙

    钟鼎山林都是梦,人间宠辱休惊。只消闲处过平生:酒杯秋吸露,诗句夜裁冰。

    记取小窗风雨夜,对床灯火多情。问谁千里伴君行?晓山眉样绿,秋水镜般明。

 

    其实辛弃疾这首《临江仙》,与本文开头选用的王观的《卜算子》,颇有相类似之处。不过如果要我选择最喜欢,我还是说辛词要更好一些。配词的照片拍摄于大若岩景区石门台山上;瀑布之上溯源,高山山谷中有一座小水库,水是碧绿色的,如一泓绿宝石,在阳光下深不可测、莹莹生辉。秋水镜般明,信哉斯言。

 

http://s9/mw690/629d0ecbhcd83fd034868&690

 

    第十首词。张孝祥作品。

 

    张孝祥:西江月

    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寒光亭下水连天,飞起沙鸥一片。

 

    离开浙江的前一天傍晚,我与老普坐在西湖边上,一起吟诵这首《临江仙》。老普不会背,是跟着我哼哼~~。这是我第四次来到西湖,估计在以后的岁月中,再来的可能性不太大啦。“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是啊,人生如梦、飞鸿雪泥,在哪里不是一样呢?我对自己说:再见,美丽的浙江!

 

                                        2012年11月2日六必居灯下漫笔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