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良心故事 |
分类: 成长故事 |
今天发生了2件颇具比较意义的事件。
第一件事:
刚出差回来,天天欢迎我的第一句话是:“妈妈,你坐飞机回来啦?”第二句话是:“妈妈,你不发烧了。”我很惊讶,这话没人教过他。我的确在出差期间曾经发烧并且好转了,看来他是从大人口中得知我的消息,并深深地记住了。我的小宝贝,懂得关心人了,多么令人感动啊!
第二件事:
我和天天正准备睡觉时,外婆也躺到床上来想陪会儿天天,并和我聊聊。这时,天天瞪圆了眼睛盯着外婆,外婆问:“你看着我干什么?”天天表情有点憋,好像欲言又止,想做什么又不知怎么做的样子。半分钟后,他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他打(撩)了一下外婆的头发,很凶地说:“你是坏人。”在我赶忙拉开他以后,他指着外婆向我重复:“她是坏人。”
天天白天跟着外婆一点问题都没有,可他确实不喜欢外婆晚上呆在我们的床上。类似的事件实际上已上演过几次了,只不过以前反应没有那么激烈。以前,他要么以大哭的方式抗议,要么叫外婆“你走开”,要么把她推走。有时,伤心的外婆会强烈的抗议,“这么没良心,反骨仔,把你丢到外面垃圾桶去。”或者大声呼喝:“诶,又说了?!能不能说的?!“(天天:“不能”)“下次再说就怎么样?”(天天:“没良心”)为了避免外婆更伤心,只要说得不太过火,我就由得外婆说了。说得过火时,我会制止一下她,教天天说:“你这样说,婆婆会很伤心的。你不想婆婆躺下来,你就要跟她说‘婆婆,我想跟妈妈睡。’”
看来我之前不够重视,今天问题有点严重了。为什么天天不喜欢外婆晚上呆在我们床上呢(中午躺是没出过问题的)?我好好想了一下,主要原因应该是白天见不到妈妈,晚上想多跟妈妈亲近一会儿,享受一下只有我们俩人的私密空间,不希望有第三者在场分散了妈妈的注意力。特别是这几天妈妈出差都没见着,好不容易见到了,还要和别人分享,他不乐意。也许我们陪他的时间还不够多。也许跟秩序感也有关,从小晚上睡觉就都是跟着妈妈的,外婆的进入破坏了他的这种秩序感。出现恶言相向的情况,是因为他不懂得如何表达他这么复杂、这么有感情的想法。所以,这次,我赶紧把他拉过来,抱在怀里,平静地跟他说:“天天,不能打婆婆呀,你打婆婆,婆婆会很伤心,会哭的。要是妈妈打你的话,你也会觉得疼,也会伤心,会哭的,对吗?”他点点头。接着,我教他说:“婆婆,我想单独跟妈妈睡,请你离开。”外婆还在惊愕中,还继续问:“你怎么现在学会打人了?在哪里学会打人的?”我赶紧示意外婆不要强化这个事,请她马上离开。尽管这样外婆还是会很伤心,可是,教会天天正确的表达方式,并且让他看到这个方式是要比打人更加行之有效的,那么,他以后才不会继续伤外婆的心。不然,他会以为打人能激怒外婆,能让外婆离开,是正确处理这个事情的办法的。
我不相信会说出“你不发烧了”的小宝宝是个没良心的家伙,他只是还不太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这时我们不能把他错误的表达方式放大,不能给他贴标签,认定他是“没良心”的孩子,而应该帮助他学会用正确的表达方式表达,多给他输入正面的东西。我相信这个方法是更为有效的。
最近在看包林运的《育儿先育心》,感觉很多观点都启发了我,让我能够理解孩子多一点,多从根源上找问题,以及多用正面的方式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