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比喻进行作文开头
(2013-05-11 11:02:45)分类: 中考 |
巧用比喻进行作文开头 |
[ 2008-4-4 19:46:00 | By: 雪落故园 ]
|
巧用比喻进行作文开头 雪落故园 昨天上课伊始: 作文开头要漂亮,就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今天我们主要学习用比喻来开头。 下面请看大屏幕: 《经典文学,我的追求》 有什么能比乘一叶轻舟在浩瀚的大海上漂流更让人心醉神驰、浑然忘俗呢?那满载思想的小舟便是书——名家经典。它带着我漂过知识的海洋、智慧的溪流,驰向诱人的海湾、神秘的小岛、未知的远方。 大家看看这个开头有什么特点? “采用比喻,把书比作满载思想的小舟,使语言生动形象。” “开头用了设问的句子,增加了神秘感,增强了读者阅读的兴趣。” “最后一句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阅读名家经典的作用。” “‘漂过知识的海洋、智慧的溪流,驰向诱人的海湾、神秘的小岛、未知的远方。’几句形象地写出了读书之后的美妙感受。” “把阅读经典文学比作乘一叶轻舟,点出了阅读经典文学并不是像有些人所讲的那样神秘,那样费尽,她让我在心中推倒了一堵高墙。” 我总结:是啊,这一开头巧用了比喻兼设问的修辞手法,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体。形象地出了阅读经典文学的美妙感受。今天的一个作业就是每人学写一段开头,作文的题目依然是《经典文学,我的追求》,当然你可以不用比喻,也可以进行创新写作。 今天上课伊始: 我们一起来看几段同学写的开头,请看大屏幕: 《经典文学,我的追求》(学生例文) 例一:我喜欢《西游记》里嫉恶如仇、机智勇敢的孙悟空;我喜欢《水浒传》里扶危济贫、不拘小节的108个好汉;我喜欢《红楼梦》里多愁善感、柔情似水的林黛玉;我喜欢《三国演义》里足智多谋、笑对众臣的诸葛亮……经典文学中的一切是那么的诱人,那么的让我喜欢。如果说人的一生只有一个追求,那么(阅读经典文学)它就是我唯一的追求。(徐怡婧) 例二:悠悠历史,有什么能比在知识的海洋中漂泊更为心旷神怡?古往今来,有什么能比乘载满船的知识更为充实?千百年来,名家经典总是永垂不朽,让不少文学爱好者爱不释手,浑然忘俗,经典文学带领着我们走向成功的而大门,漂流知识的海洋。为我们前进的道路打开路灯;为我们在风雨中撑起一把伞,为我们在航海中指引方向……(诸超群) 例三:噢!她来了!身上隐隐透露着文学的气息,那头上戴着光环的天使正一步步扣开我的心灵。她衣着朴素,却又美丽,让人惊叹;她笑面迎人,却深沉得让人深思;她探索着世界,却也智慧地给予人启示。她,就是经典文学。(周翔宇) 例四:医生的追求是救死扶伤,让每一个人都健健康康;老师的追求是为祖国培育人才,让祖国蒸蒸日上;律师的追求是伸张正义,让受害者重得权利的保障……而我,永远追求人类的精神宝藏——经典文学,(吴颖) 例五:远处那知识的清泉在轻轻地敲打着我们的心灵。如风铃般清脆,如笛声般典雅,又如扬琴般幽静……而那清泉的源头正是我所追求的——经典文学。(张澄兮) “下面请同学进行点评。” “我觉得每一个开头都能点题,说到经点文学。” “文章开头开门见山点明题目,这样可以是自己的文章不跑题。” “我喜欢例一,用了排比的手法,点到了四大名著,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能不能把四本著作改成《三重门》《狼图腾》《小狼》《做最好的自己》等书?” “不行,我们文章的标题指的经典文学,这四本书不是古典文学。” “哦,书的范畴是‘经典文学’。” “例二活学活用了例子中的比喻设问。” “例三语言轻松,如拉家常。她“衣着朴素”“深沉”“隐隐透着”似乎有经典文学的味道,写出了经典文学的特点。” …… 第一次的尝试,大家都非常大胆,能够活学活用昨天的比喻开头的方法,另外大家很有创新的精神,敢于大胆尝试,这点值得大大表扬。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下面的两个开头。 请看大屏幕: 看看下面的开头问题出在哪里 例一:书,让我遨游知识的海洋;书,让我开启成功的大门;书,让我插上飞翔的翅膀;书,让我走向快乐的天堂。书,是我的精神食粮,我的良师益友,我的快乐之源。 例二: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我在经典文学中将不断追求“黄金屋”“千钟粟”“颜如玉”,我也在经典文学中找到我的快乐。 很多学生都在笑,有的笑得前俯后仰,大家也把手举得高高。 “例一虽然在学比喻的修辞,也用到了排比的修辞,但这“书”不一定就是经典文学,他把写作范围扩大了,没能紧扣标题来写,说得不好听就是跑题了。” “例二的同学吓用诗句,他根本就不懂诗句的含义,那是封建社会为了鼓励人读书而讲的读书的作用,经典文学的阅读只能影响到我们的精神世界。” “看来,开头要紧扣标题来写,要时时当心自己是不是跑题了;并不是任何的诗句就能拿来用的,我们要先知道它的含义,以及它的写作背景。” 总结:比喻的运用能使抽象为形象,能使作文开头语言生动形象,它就像凤头一样,要美丽漂亮;同时开头要紧扣标题来写,不然就会出现跑题的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