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刘黎平
刘黎平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980
  • 关注人气:23,07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飞性急真的误事吗?

(2017-11-13 22:10:03)

http://s11/mw690/001WvIPMzy7fMvyDqwaba&690


张飞性急真的误事吗?

无论是在史料里,还是在演义里,张飞都是一个急性子,脾气暴跳如雷,动不动就发火,据《三国志》记载,张飞的特征是“雄壮威猛”,“爱敬君子”,但是“不恤小人”,对部下不太爱惜,尤其是“暴而无恩”,最后因为脾气暴躁而被左右暗杀,而刘备对这一点也有预测,当张飞在阆中传来消息时,刘备马上就悲叹:“噫,飞死亦。”

所以,大家都说张飞因为性格暴躁而误事,甚至误了自己的性命,这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尤其是在演义里有这么一章,张飞对吕布的岳父曹豹看不顺眼,强行灌酒,不从就毒打,导致曹豹暗中打开城门,迎吕布入城,让刘备丢了徐州,这事可误大了。

然而,“三国演义”的编纂整理者毛宗岗却持不同意见,他认为:张飞性急未必误事,倒是性子缓的才误事,他在点评中举了几个例子,还颇有道理。

毛宗岗举例说,张飞当年因为董卓对他们刘关张三兄弟无礼,气得要杀董卓,被刘备和关羽死死拽住,其实从后面事态的发展来看,张飞要杀掉董卓是有先见之明的,否则就不会出现以后的董卓祸害天下,荼毒苍生。

后来,督邮敲诈刘备,张飞实在忍不住,将督邮捆起来毒打一顿,这也是张飞的性急之处,害得刘备只好挂印而去。然而,毛宗岗认为,张飞鞭打督邮是恰当的,他为天下除害,等于是又为天下人立了一功,“柳条一顿,可谓再破黄巾第二功”,将它摆到很高的位置。

当然,毛宗岗的评论是针对小说的,不是针对历史的。在史上,并没有刘关张三人和董卓打交道的记录。而鞭打督邮的主角,其实是刘备,并非张飞。当然,张飞肯定参与了其中。

毛宗岗认为,“三国演义”在一面写张飞性急的时候,又写其他人的性子慢,而性子慢是很容易误事的。例如何进,性子就很慢。他要除掉十常侍,其实很容易,随便叫几个手下将他们拘起来就是,这个早就有曹操提出来了,“但付一狱吏足矣”,曹操的主意干脆利落,多快好省,偏偏何进还要绕一个大圈子,从外面借兵来平息阉党,结果自己被杀,还把董卓这个祸害引入京城,天下于是大乱。

毛宗岗又举了刘邦、项羽的例子,项羽在鸿门宴上不性急,导致最后被刘邦灭掉;刘邦性急,不守盟约,转过头就干项羽,结果成功了。最后,在张飞和何进的对比上,毛宗岗得出一个结论:“性急不曾误事,性慢误事不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