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嵩和张居正那些被抄去的书画
明朝奸臣严嵩晚年垮台被抄家之后,大量的古玩到底去了哪里,《万历野获编》认为没有记载,去向不明,然而书画之类的还是有记录。这写当时都被抄入了内府,搁置久了也没想到去利用它们。到明穆宗的时候,即隆庆皇帝的时候,大量处理这些遗物,于是以贱价卖出去,当作武官的俸禄,“出以充武官岁禄”。每一幅画的作价居然不过几贯钱,其中还不乏唐宋真迹,实在可惜,“作家不盈数缗,即唐宋名迹亦然”。当时的皇家子弟朱成国等马上趁机抄底,以很低的价格购得这些宝物。他们买了之后,也不是挂在自家墙壁上欣赏,而是用来贿赂当时的权臣张居正。
张居正得到这些难得的书画真迹之后,也不忘记报答,于是极力撺掇活动,让皇帝封朱成国为定襄王,“渐以饷江陵相,因得进封定襄王”,这里的江陵就是指张居正,因为张居正是江陵人。古代习惯以籍贯称呼人,例如曾国藩是湘乡人,因此被称为曾湘乡。而这些字画转手到张居正的时候,这些华裔上面盖着宝善堂的印章。
张居正死后没多久,也被抄家,而这些书画又再一次面临没收的命运,又被收入内库。这一次倒没有被用来抵充俸禄薪水,而是被守仓库的相关人员偷出去贱卖,“不数年,为掌库宦官盗出售之”,各地有钱的官员、文化人都闻风而来,以较为低廉的价格买得,纷纷如获至宝,喜不自禁,到处夸耀。而且这些字画的上面,还盖了当时抄家籍没时官府的印章,用以作为记号。等到这些文物流落到民间的时候,这些官府的封记还清清楚楚,《万历野获编》的作者沈德符,也曾看到这些珍品,“所蓄皆精绝”。沈德符是个很有情怀的人,每当在土豪家里看到这些精美字画,在把玩之际,想到奸臣严嵩当年的显赫,想到名臣张居正当年的功绩,不免伤感低徊,感叹再三,“辄为低回掩卷焉”。不过,谋利的人则不是看到情怀,而是看到有利可图。江苏和安徽一带的人,假造官府没收财物的印章,印在赝品上,然后就说这是从严嵩和张居正家里抄出来的字画,高价售卖,弄得假货百出,当年官府用作记号的印章,反而被文物贩卖者所利用,“赝迹百出,又不可问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