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敢于跟张居正争座位的大臣

(2017-01-19 21:28:14)

敢于跟张居正争座位的大臣

敢于跟张居正要座位的大臣

 

宋朝的宰相是比较有威严的,那时候延续唐朝的制度,设置政事堂专门供宰相办公,接见下属。而高坐在上的宰相是很有架子的,不怎么待见下属,“受百僚参谒,俱踞坐不为礼”,估计无法进行对等的工作对话,更不用说一起进行工作餐了。从北宋王禹偁的《待漏院记》可以看得出来,宰相的地位颇为特殊,在上朝之前有独立的休息间。

 

而到了明朝,情况就大大不同了,自胡惟庸被杀之后,明太祖朱元璋就废除了宰相,没有了宰相,自然就没有宰相办公的地点:政事堂。据《万历野获编》记载:“本朝既不设宰相,亦无政事堂”。和宰相地位稍微相似的是内阁大臣,但内阁大臣哪有过去的宰相威风,和下属会面只能在公用的朝方里。办公文件上也只能署名“翰林院”,而翰林院根本就不是传统的部省。

 

 不过,到了明朝的中后期,相权其实有了一定的反弹,张居正就是实质上的宰相,可谓无宰相之名,却有宰相之实。张居正为官很讲究威严,在大臣面前很有气势,江陵公当国,气盖群公。官员们与其谈话,基本是站着的,恭恭敬敬,不敢怠慢。有所请质,大半多立谈,而且谈不上几句,就挥手叫你走人,不数言即遣行。当时有一位名为陆光祖的大理寺的官员,也遭到同样的待遇,他站着跟张居正谈了几句,张居正就不耐烦地挥挥手说:你退下吧

 

陆光祖却不买账,很直接地说:今天有要事要跟张大人详谈,而且你得让我坐着谈,才能谈得完,否则我就告退,而且以后再也不见你了,“今日有公事当详议,须一席侍坐,方可尽其愚,不然且告退,从此不复敢望清光。”陆光祖说的时候,正气凛然,张居正也被他的气势震慑住了,于是叫他坐下来谈话。“张慑其气,始命坐接对”。

 

自陆光祖开了一个先例之后,以后的大臣在与内阁首付大臣对话时,都有资格坐下来谈,哪怕是小官吏,也能搬个凳子坐到一个小角落里歇息,这真得托陆光祖的福。当然,陆光祖本来就是张居正的好朋友,因此敢于直言而不会招致张居正的怒火。

 

陆光祖在朝廷还是颇有威信的,据《明史》记载,陆光祖每次议论朝政,提出建议,都很中肯,大多能被采纳,甚至一锤定音,“每议大政,一言辄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