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刘黎平
刘黎平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6,274
  • 关注人气:23,07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太平天国失败只因未听一个穷书生的建议?

(2016-01-11 10:25:52)

  太平天国失败只因未听一个穷书生的建议?


  

   1860年到1862年,太平军分别三次进攻上海,全都失败,具体原因是什么呢?当今史学界的论断暂且不说,看看当时人的看法如何?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清军攻克上海附近和江苏一带太平军的七个堡垒,发现一个叫王畹的书生写给忠王李秀成的一封信,这封信看得清军的将领满头出冷汗,因为如果太平军采纳了这个王畹的建议,很可能就攻下了上海,甚至拿下了北方。

     王畹是一个不得意的读书人,曾要求面见清朝官员吴晓帆,有所呈见,结果被忽略。王畹气不过,找到太平军,上了这封建议信。具体内容就是劝说太平借助洋人对抗清廷,“略劝与洋人和,而藉其势以图中原。”

 王畹针对的就是洪秀全不愿意与洋人和谈的决策。洋人也曾派使者去南京劝说洪秀全停止攻打上海,洪秀全拒绝。王畹认为应该表面上答应,以稳定洋人,从而不会去援助上海。“而要令不得以军装火药资中国。”然后派水师渡过长江,经常骚扰江南河流运输,并在海道上劫持货运船只,让上海周边的水上运输陷入不安和停滞。

王畹认为,如果物资运不到上海,导致“贸易不通,厘捐断绝”,清朝官兵的粮饷不能到位,“洋人坐困”,然后几百万难民聚集上海,生存都成问题。在内外断绝的情况下,洋人就会“俯首来求修好。”就算洋人一时不合作也没事,太平军可以派遣几千士兵假装难民,混入上海洋人的地盘,清朝官员也无法稽察,然后“中夜一呼,应者四起,纵火焚烧”。洋人措手不及,只顾坐船逃逸,太平军趁机拿下上海。得到上海之后,又可以将洋人叫回来,待之以礼,然后与之合作。

清军将领对王畹此计的评价是“其虑甚周,其计甚毒”。他们都觉得李秀成不用这条计谋,实在太可惜。李秀成是难得的优秀军事将领,居然将王畹的献策置之不顾,确实便宜了清朝,“此真清廷之大幸也。”清军也知道忠王刘秀成求贤若渴,优礼士大夫,偏偏遗弃国士王畹,真是不可解,“殆不可解也。”当时的上海人,对王畹的这条计策,都耳熟能详。

王畹的计策其实和曾国藩提出的“借师助剿是一回事,至于能不能成,洋人愿不愿意合作,则不得而知。况且太平军不屑于与列强勾结。王畹在太平军失败后走入美国人办的书院,后来死在那里。       

晚清名士容闳从美国回来,曾面见洪秀全,建议洪秀全与欧美外交并购买洋船,洪秀全拒绝,就此而言,太平军失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