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国学摘要
孔子喜欢带酒窝的美女
《诗经》是孔子一生最重要的学问之一。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而整理编辑者就是孔子。孔子将西周至春秋中叶的三千多首诗歌删减整理成311首,因此也被称为“诗三百”。其中6首只有题目,没有内容。而那些没有入选的诗歌就失传了,蛮可惜的。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地方民歌,有15国风,160首;“雅”主要是朝廷乐歌,分大雅和小雅,共105篇;“颂”主要是宗庙乐歌,有40首。表现手法主要是赋、比、兴。“赋”是铺陈,“比”是比喻,“兴”是启发。
孔子很重视《诗经》,他对儿子说:你怎么不学学诗呢?这学问可以激发感情,培养观察视野,可以组织朋友群,也可以用来发发牢骚表达意见,即“兴、观、群、怨”。
孔子也很重视《诗经》的传承。有一回学生子夏用诗句问他:“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带着酒窝的笑脸多么美丽,黑白分明的眼睛转呀转,在素的底子上描花,是啥意思?孔子只回答一句:“绘事后素。”在白色的底子上画花。子夏马上明白了,说:“老师您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儒家推行的礼,就是白色底子上画的花,要有基础才行。”
孔子觉得子夏对《诗经》的领悟高于他人,因此指定他为《诗经》这门学问的传承人。
其实也可从中看出孔子心目中的美女就是“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带酒窝,那是必须的。
诗文名句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南唐
南唐李璟也算一代雄主,在位期间灭了闽国和南楚,虽然后来被北宋揍得有点惨,但那跟他的个人才能无关,而且好歹还算是保全了国境。
既要拓展国土,又要对付北宋,应该忙得很,这位国主却还有闲功夫来发“愁”。某个春日,李璟上了层楼,手卷真珠帘上钩,这情绪也被钩住、被锁住,抽象的重重春恨,锁住了具体的重重高楼。看风里落花,有一种不知谁能为主的无力感。
接下来,想到九天云外的王母,怎么还没有放她的青鸟来传播消息,弄得人的情绪如同雨中纠结的丁香花蕾。再回首千里之外暮色中的三峡碧流,远接天际,看来这春愁不只是纠结如丁香,也苍茫阔大如奔流之江水。
李璟的春愁,不像他儿子李煜的亡国之恨那么具体可捉摸,似乎很无聊。其实不然,情绪本来就是一种艺术,它无需具体的载体,却是可感的;它美如风中落花、雨中丁香,一忽儿锁住重楼,一忽儿长江苍茫,你能感觉得到就行,真没必要对号入座。艺术,没有真相,只有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