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资治通鉴》卷五
公元前258年正月,秦军挟长平之胜,兵锋直逼赵国首都邯郸,秦军指挥官为王陵。第一番攻防战下来,王陵军团稍稍失利,秦又增援。但第二轮攻防战下来,秦军竟损失了五个校的兵力。
校,是秦军中层指挥官,但这里是指一个校的兵力,人数八百,五个校即四千兵,相当于一个步兵旅打没了。
增援不行,换指挥官,恰好战神白起身体已康复,邯郸战役的指挥权应该归白将军了。然而,战神拒绝了,理由是:邯郸城不好打,何况诸侯外援兵团在外围集结;从国际环境而言,诸侯对秦恨得咬牙切齿,作战必然不会留情;从现状而言,秦军经长平战役后,兵力损失过半,国内空虚;从战略地理而言,秦军跨越山河去攻打别人防守坚固的首都,军事上的张力和爆发力随着作战半径的扩大而被稀释和削弱;从战术布局而言,赵在内接应,诸侯在外攻打,必定会击败秦军。如白起所言,秦军在邯郸城溃师而逃。
说到这,要给赵括说句话,虽兵败身亡,但长平一役也杀得秦军伤亡过半,国内空虚,兵书也不算白读。当然,这也有廉颇的功劳。
白起很专业,所说“远绝河山而争人国都”,完全可用来指导两千年后攻打莫斯科的拿破仑和希特勒。而且作为战神,不只能预见所胜,也能预见所不胜,预见不胜亦是胜。然而,在专业与野心的角逐中,前者沦为牺牲品,专业的白起被代表野心的应侯范睢赐死。
二战时德军指挥官隆美尔能预见所胜,能制胜,连丘吉尔都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隆美尔也能预见不胜,他觉得从专业角度出发,纳粹德国发动的战争没有前途,因此企图中止战争。可惜,他如白起一样,被代表野心的希特勒赐死。
什么是“神”?不是说无所不能,而是说也能清醒地意识到所不能。
国学小知识
自古以来,老百姓都要服兵役,在汉代,兵役分为“卫”兵、“戍”卒和“役”。“卫”是指在中央服役的士兵,“戍”在边关服役,“役”则是在原地方服役。
据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卫兵是汉朝政府养起来的,服役期一年,包吃住,包来回路费,要复员的时候,皇帝还备宴招待,又光荣又实惠。
戍卒就没那么幸运了,一切费用自己承担,当然,服役期限只有三天。这个制度放在春秋战国时期是合理的,因为那时候国家小,类似于古希腊的城邦,从都城到边郡不过半天的路程,路上往返加值班不过五天的时间,快去快回,所需物资也不多。然而,一到秦王朝,零碎的城邦变成大帝国,疆土扩大,从家乡到边郡的距离当然扩大了,从半天距离扩充到了好多个半天的距离。
然而,钱穆说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空间变大了,管理措施没有跟着变,还是要百姓戍边三天。这个叫管理制度滞后,问题就产生了。陈胜吴广那一队戍卒,从江苏赶到河北,还得自备旅费和粮食,大半年都耗在路上,迟到了还要偿命,于是,就闹问题了。
宫女的体制尴尬
诗文名句
只知镜里春难驻,谁道人间夜更长。
南宋 陆壑《退宫人》
在宫内有代价地生存,在宫外无悬念地毁灭,这是古代宫女面临的两难抉择。这个抉择,整个大唐王朝的诗人没有意识到,大半个大宋王朝的诗人没有意识到,到宋朝的尾巴上,一个叫陆壑的诗人(有人说是谢枋得的诗,也是南宋末元初人)发现了这个社会问题,可见,中国的文人和男人们是多么粗心。
在皇宫内,虽然“步步惊心”,但以此为代价能换取生存的保障,其实当初进入皇宫当宫女也是因为生存所迫,“父母家贫容不得”。后宫不人道,耽误宫女的青春,梳妆镜照出易逝的年华,青春难驻。“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固然是一种后宫体制造成的岁月悲剧,而放归民间,恢复自在,却面临着生存的漫漫长夜,“谁道人间夜更长”则是一种脱离后宫体制后的生存悲剧。
一方面抱怨被体制化,但脱离体制化却又无所适从。人生,从必然到自然,从被安排到自主安排,都不是一两句“宫怨”所能解决的。
前一篇:孟子与福尔摩斯面临的谜案
后一篇:朱买臣原配之死与汉武帝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