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孝子守孝二十年却坐牢

标签:
文化 |

公元前260年,秦、赵在长平争战,赵国对保守型指挥官廉颇很不满意,于是改为任用少壮派指挥官赵括。史书上说是因为秦国散布流言说,秦军不怕廉颇,只怕赵括。
与其说是秦国的流言在起作用,还不如说是赵国的民意在起作用,或者说秦国的流言符合了赵国人的期许。赵国上下都对暮气沉沉的廉颇不满意,赵括又年轻,又有爆发力,很符合赵国粉丝们的期待。小赵拿了帅印上阵,改用赵国上下都期望的进攻型战术。
粉丝多的人不一定是有能耐的人,赵括中了秦将白起的诱敌深入战术,一脚踏入陷阱,只好“筑壁坚守”,以待援军。
此时的赵军似乎毫无胜算,其实如果跳出秦、赵的格局来看,则胜利未必在秦国这一方。
因为被围困的赵军很窘迫,实施围困的秦军其实一样很窘迫。秦国河内15岁以上的男子,全部被征用来担任拦截任务,不让援兵和粮草进入长平。秦国可谓以倾国之力来赌这场战争,也到了很虚弱的地步。
因此,长平的赵军是一支突出的孤军,将秦军牢牢吸引在长平一带,双方都已很紧张,此时外力很关键,如果诸侯介入,崩溃的恐怕不是赵军,而是秦军。历史不能假设,赵国向齐国请求粮食增援,目光短浅的齐国拒绝了。
以孤师吸引敌人主力,友军再从外围狠击敌军,取得胜利的战例也不是没有。例如长平之后,秦军围攻赵国邯郸,双方展开攻防战,信陵君率师从外围一介入,秦军就溃师而逃,而且有两万秦军被赵军包了饺子,全军投降,可谓是成建制被消灭,其意义如同斯大林格勒战役中,保卢斯军团9万德军向苏军投降。
换一个角度,被包围可以变成是吸引敌人主力,关键在于各方的配合与否。(来源: 广州日报)
在东汉装孝子后果很严重
国学小知识
汉朝没有科举制度,怎样向朝廷推举人才?举“孝廉”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途径。所谓“孝廉”,就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简称,在家里是孝子,在外面是清官、能吏。
这项制度始于汉武帝,董仲舒建议:于元光元年(前134年)下诏郡国每年察举孝者廉者各一人,合为“孝廉”。这些人在皇宫当郎官,服务几年,然后分到地方去任职。渐渐地,一年推荐一次,在这种制度下,全国的精英都集中到了皇宫。孝廉指标稀少,一个有着二十万户人家的郡,一年才推荐一个,按户均五口人来计算,一个孝廉的出现几率是百万分之一。两汉很多官员都出身于孝廉。
朝廷喜欢孝子,就给伪装孝顺者提供了市场。东汉时,名臣陈藩任乐安太守。当地向他推荐一个大孝子赵宣。赵孝子不同常人,人家守孝最多三年,他却守孝二十年,成为超级道德模范。陈藩问起大孝子守孝期间的起居生活,却得知他在此期间生了五个子女,于是大怒:你个龌龊东西,在父母的墓前搞繁殖,口味太重了,给我治罪,“寝宿冢藏,而孕育其中”,假孝子锒铛入狱。
守孝就不准生育子女?这固然不人道,不过赵宣也不是良善之辈,一心装孝子要博取功名富贵,谁想到用力过猛适得其反。办不到就不要装,这是做人永恒的真理。
辛弃疾版情人节南宋烟花特别多
大洋网-广州日报
诗文名句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南宋 辛弃疾《青玉案》
都说去年的烟花特别多,其实,年年的烟花都特别多,八百年前的元宵烟花也特别多。
都说是东风的错,催开千树灯花,更吹落满天烟花,流星雨般坠落。其实都是人心的错,人人都怕寂寞,都怕与生命中的真爱错过。君不见,名贵的宝马,精雕的名车,载着佳人,香味一路洒过。箫是凤箫,声声动人;灯是鱼灯、龙灯和玉壶灯,舞动一夜,将年华挥霍。
灿烂的烟花也是一场错,一次次升起,一次次坠落,在生命的盛宴中,没有你总是很寂寞。她们来了,发髻上戴满闹蛾儿、雪柳和黄金缕。她们笑语盈盈,她们暗香浮动,她们在繁华中飘过。伊人不见,众里去寻,千百回都无下落。
众里寻觅,本身就是一个错,刻意的寻觅其实是刻意的躲避。不经心一回首,见到久久寻觅的那人,已是灯火稀疏落寞。原来,宝马雕车,满天烟火,都只是为衬托这一刻的阑珊寂寞。你所寻觅的,是生命的升华和提炼,而升华和提炼,往往在阑珊寂寞。
前一篇:楚汉职场男神是怎样炼成的
后一篇:孟子与福尔摩斯面临的谜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