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女性美容角度解读《画皮》
标签:
文化 |
史上
女为悦己者容,说得更准确一点,应该是为了别人悦己而容,天生一副好皮囊固然好,但如果天生欠缺,那就得后天努力,化妆、美容、修补、改造………我打扮好了,更多人欣赏,提升自信心;你打扮好了,我们看着舒服,提升愉悦感。而在自信心和愉悦感之外,也会产生一种新手段:以美容满足野心,过度修饰以取得过度的奢望。
我们不妨从这个角度解读蒲松龄老师的《画皮》。
本版撰文/刘黎平
解读一:小三能博取欢心 只因皮囊画得好
《聊斋志异》里的这个故事是在一个泛泛的背景下展开的,除了太原这个地址外,没有年代,没有背景,没有任何具体元素,其实,路遇小三的故事在任何时代,任何背景下,都有可能发生,蒲松龄老师的用意或许就在这里。
王生大清早路遇一女郎,这个女郎楚楚可怜,本来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女流之辈,偏偏还要一个人抱着一大堆行李,踽踽独行,走得很艰难,“甚艰于步”。
就是从这个不怀好意的介入企图出发,王生“急走趁之”,急忙走过去赶上她。他最急着要看的不是发生了什么事,而是对方长得怎么样。这一看,发现女方的相貌果然没有辜负王生的一片热心:“乃二八姝丽”,十六七岁的美女。
某些男性,对美丽女性的同情心,远大于对于老幼病残的同情心,因为美丽的皮囊能让他产生视觉上的愉悦感,而视觉上的愉悦感又产生介入的冲动。前一阵网络上说某校园漂亮的奶茶师妹掉了钥匙,引得满校园的师兄师弟们帮她找钥匙,这就是从愉悦感到同情心,再到介入的标准路径。
过度同情致过度介入
这位粉红女郎还保持着一定的矜持态度,王生问她怎么一大早一个人赶路,怪可怜的,女郎很能把握男子的心理,她以适度的拒绝作为吸引王生的诱因:“行道之人,不能解忧愁,何劳相问?”言下之意就是希望你能帮我解忧愁,让对方一步步介入,其实也是一步步陷入。
接下来便是陈述可怜的身世:被贪财的父母卖入豪门做妾,实在不堪豪门大老婆的摧残,于是逃出来,但前路茫茫,不知去向何方?
这是不是一个标准的小三套路:首先是姿态可怜,在保持一点点矜持的口气里,陈述自己催人泪下的身世。
让男方从好奇到介入,再到陷入。而这一切的基础,必须是这位女郎有一副好皮囊,凄惨的身世建立在美丽的皮囊上,变成了俘虏男子的大网。
其实,那些跟你无关的女人,再怎么显示可怜,你千万不要表达过度的同情,不然事态就会过度地发展。少管闲事多吃饭,保得万世太平。
设想,如果王生那天早上碰到的是一个相貌平平甚至丑陋的女子,那么,很可能王生一句话把她打发了:姑娘,你好自为之吧,我也帮不上你,我可是有老婆的男人了。
故事从皮囊开始,还是顺着皮囊发展。
解读二:所谓被鬼吓倒 其实是被素颜吓倒
王生把这个漂亮女郎偷偷养在自己的另一套宅子里,经常秘密偷欢。贪图艳遇的他,根本没有想到对方美丽的容颜下面是怎样的素颜。
《画皮》里讲到一个修行高深的道士,路遇王生,指出他脸上有鬼气,肯定是遇到鬼了—“君身邪气萦绕”,有小三的人是不是邪气萦绕呢?其实,不妨换一个角度去解读,王生跟道士吹嘘说:“我遇到美女了。”道士说:“你鬼迷心窍吧,什么美女啊,卸了妆就是活生生一个魔鬼。”
于是,王生去偷窥小三化妆。事实证明,偷窥女人化妆,后果是很严重的。
这是一个极其恐怖的场面,是一个美女卸妆后的恐怖场面。其实这位小三也挺紧张的,趁着男人出外,就躲起来精心补妆,还把门反锁了。王生就趴在墙头上通过窗户偷看。
美女卸妆后很吓人
他看到那位所谓的“二八姝丽”在卸妆之后,在层层的胭脂和粉底去掉之后,那白皙娇嫩的脸蛋,如今居然是翠绿色的,“面翠色”,这位女子的肤色实在是不敢恭维,都不知道用的是什么化妆品,能化魔鬼为天使。更恐怖的是这位“姝丽”的牙齿,居然长得如同锯子一般,也不知道王生是什么眼神,居然没留意到这位路上捡来的小三的门牙。
不看不要紧,一看才知道自己的审美观有多糟糕,一向以为是美丽天使的小三,居然是个肤色翠绿,门牙似锯齿的丑八怪。表面上王生是被魔鬼吓倒了,其实是被女方的素颜吓倒了。美容是天使,素颜是魔鬼。
王生被小三的素颜吓得像猫一样弯腰驼背走了出去,找那个神秘的道士求救—“睹此状,大惧,兽伏而出,急追道士”。所以说,各位兄弟大老爷们,如果你实在没什么信心,千万不要去偷看心中女神的素颜妆。
解读三:男人的苦难却由女人来承担和解决
王生也不是个东西,连女人卸妆的考验都经受不了,一看到小三那吓人的素颜,马上就变了心,还惊动神秘道士这样高级别的江湖人士来解决,请了法宝来镇她。
要知道,被激怒了的小三,尤其是绝望的小三,是什么法宝都镇不住的,起初娇滴滴地说只要情郎的一颗心,如今情郎变心了,就要吃情郎的那颗血淋淋的心。
《聊斋志异》里魔鬼吃王生心脏的情节,其实在现代可以解读为小三以极端手段索要男方一颗心的举动。
小三的战斗力和破坏力是十分强大的,这个在网络和报纸上已经有例子,就不用笔者赘述了。
蒲松龄老师的描述则十分形象,触目惊心,那小三撕碎道士的法宝,登上王生的床,撕裂王生的腹部,将一颗心脏摘走了—“裂生腹,掬生心而去。”留下一个“腔血狼藉”的恐怖场面。据说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香港电影《画皮》在放到这个场面时,吓死不少心脏病人士。
而最令人难堪的是,家庭被破坏了,惨剧上演了,最后来扭转乾坤的,居然是最大的受害者—王生的老婆陈氏。在小三被道士绳之以法后,弥补挽救这个破碎的家庭的重担,落在了王太身上。
故事里的拯救方式很荒唐,那位杀鬼的道士指示王太去求一位浑身污垢,“鼻涕三尺”的疯子。这位疯子让王太吃下自己的一大堆痰,然后痰化为心脏,救回了没了心的王生。这个荒诞的神话外壳下其实也掩藏着一个寓意,这个寓意也被蒲松龄老师点出:“然爱人之色而渔之,妻亦将食人之唾而甘之矣。”那些好色之徒爱人之色,千方百计在外面渔猎美色,他们的妻子心里的滋味如同吃了唾沫一样难受。
平常要有素颜心理
王太在整起小三事件中所受的心理折磨,所付出的担当和牺牲,都被蒲松龄老师浓缩在一个“吃他人之痰”的情节里面了。初闻夫君有小三,这是吃了第一口痰;目睹家庭被小三撕裂得血淋淋的,这是吃的第二口痰;为了拯救夫君,还要去低三下四求爷爷告奶奶,这是吃的第三口痰………前后累计起来,如同吃了一大堆痰。这堆痰,老实的女性不知吃过多少。
说来说去,都是爱上一张画好的皮惹的祸。在我们的消费观念里,总会提倡一些表面上的好色相,有时候好色相往往害人不浅,用硫黄熏姜,用有害料子做衣服,不也是“画皮”吗?在消费观念里,我们还是要提倡“素颜”观念。
前一篇:一句脏话改变三国史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