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狐狸精给假清官上的思想教育课

(2012-08-08 12:02:25)
标签:

文化

世间阅微

  编者按:

  老刘是唯物者,不相信世间有鬼,但相信人心有鬼;不相信当面有鬼,但相信背后有鬼;不相信鬼能弄人,但相信鬼由人造。世间凡是不方便说的人和事,我们的先贤们便借用鬼来说话,何所谓鬼也?见不得人呀,不方便说也。

  记得读大学时,本人把蒲松龄老师的《聊斋志异》和纪晓岚大才子的《阅微草堂笔记》读得烂熟,这两部书,名为“谈鬼书”,骨子里却谈的都是人事,人的气味很浓,半点鬼味也无,读得多了,不免拿着书里的鬼和现实中的人对照,发现人鬼居然一回事,有时候人还不如鬼。于是,对人生的感悟,又增加了一层诡异的色彩。

  想来这些读书的经验和感悟不能浪费,急着要跟大家分享,因此今天搭一个谈鬼论狐的小书屋:“世间阅微”,跟大家聊聊中国传统经典里的那些鬼和狐。当然,话题坚持不宣扬封建迷信,只从人事角度去解读;坚持不制造恐怖阴森气氛,免得诸位看了半夜不敢上厕所。百分百健康,百分百环保,百分百唯物。

  同时,奉劝一句,大家莫看了鬼就学鬼,广大人民和网民,还有微博民的眼睛都是照妖镜,在民风淳朴的中国大地上,学鬼是有风险的,大家要慎重,好,下面开讲了――

  文/刘黎平

  故事还是从纪晓岚大才子的《阅微草堂笔记》开始,多少年前翻开此书的第一卷:滦阳消夏录的第一部分,其中第二个故事,虽然我当时少不更事,但看后居然也大为感慨。

  说的是河北沧州,有个叫刘士玉的孝廉,家里闹狐狸精。这狐狸精占据了他们家的书房,大白天跟人说话,有时候还淘气地用石头瓦块打人,本来这没什么可怕的,问题在于他们在说话的时候,不显露行踪,人家看不到他们,空中就有人说话,空中就有石头瓦块飞过来,“但不睹其形耳”。这明摆着是危害公民的居住安全,非法袭扰私人住宅。

  刘孝廉家里为这事烦着,去请捕快吧,似乎手段还不够人家狐狸精先进,瞧瞧人家,用的是现代化战争手段,导弹从哪飞来的,你还看不着,这场人与狐狸精之间的不对称战争,没法打。当地政府管不管?管!当时平原县的父母官董思任董大人,就主动来管这桩案。在科学不昌明的古代,大家相信世间有一股独立于物质之外的浩然正气,大概相当于黑格尔的绝对真理,这股正气存在于虚无当中,用得大,就能当民族英雄,如文天祥;用得小,能当清官;用得更小,还能顺便干点赶鬼驱狐的事,那些个鬼怪狐狸精都害怕这浩然正气。

  因此,董大人对自己的浩然正气相当自信,亲自上门去为刘孝廉驱邪,“自往驱之”。董领导来到书房,开始长篇大论做报告,对狐狸精做思想工作,大概意思说:你们鬼啊狐啊的东西,跟我们人类不是一类,人鬼殊途,你们还是看清自己的归宿,早点卷起铺盖走,这才是你们唯一正确的选择,“盛陈人妖异路之理”。

  不取钱乃畏后患也

  叫人大跌眼镜的是,对方虽然是狐狸精,理论素养却也很高,说出一番话来:董大人,俺知道您是个清官,很爱民,为民办事不收钱,因为你官德好,我们就不敢骚扰你。不过,话说回来,您为官清正爱民不是因为有坚定的世界观,而是出于好名;您不收钱不是因为不爱财,而是因为怕被调查有后患。“然公爱民乃好名,不取钱乃畏后患也。”您老就别卖弄了,再卖弄休怪我们狐狸兄弟姐妹们不客气。

  董大人被狐狸精一番话击中要害,哑口无言,堂堂一个地方领导不能在人品官品上“一站到底”,灰溜溜收场,回到家里有几天不开心,还自言自语好一阵,“咄咄不怡者数日”。

  其实,狐狸闹事是假,纪晓岚借着狐狸说事才是真。纪晓岚在官场混,观察仔细,他发现了一类这样的清官:表面是在为民做事,其目的却是为自己作秀;某些清官不收受贿赂,不是因为本性清廉,而是怕被调查丢官坐牢。

  为什么这样?因为这类清官是没有信仰的清官,没有信仰来做清官,当然做得很被动很辛苦。早知道如此,不如去做点其他什么的活,何苦来做官呢。

  所以说,做清官不是一种技巧,而是一种信仰,一种真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