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数学作业分层布置    文军

(2017-03-12 16:50:14)

一、传统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1.布置的作业内容“一刀切”。对于小学数学的作业布置,老师一般会布置教材上有关例题相对应的练习,或者是配套练习册上相对应的内容,全班学生都做这样相同的作业。殊不知,这样往往容易导致“一刀切”,使得优秀学生吃不饱,后进学生吃不了;培养不出拔尖的学生,更弥补不了后进生知识的缺漏。

2.忽视学生之间的差距与学习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等基本理念。可见,要让学生学习效率有所提升,必须从各个方面进行考虑,既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要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这就要求教师因材施教。

二、对小学数学作业进行分层设计的策略

从当前小学教学存在的种种问题来看,对小学数学作业进行分层设计是很有必要的,以下是分层设计的几点策略:

       1.对数学作业进行分层布置,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进步的空间。

     (1)学生的分层。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每个学生由于受思维速度、智力因素等诸方面的影响,学习数学、解答数学习题的能力是不同的。因此,首先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差异给学生分层次:基础好的(平时考试成绩都在85分以上)分为A组;基础一般的(平时考试在70~85分之间)分为B组;剩下的基础较差的为C组。一般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我们主要设计一些模仿性习题,他们通过套用公式来尽快巩固学过的公式。而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老师就应该让他们进行发展性学习,这个阶段的作业练习关键是要让学生做到对已学知识的一种掌握能力。最后是基础好的学生,要让他们进行综合性练习,必须让学生对知识有一定的综合掌握,让他们把学过的知识综合起来,真正做到融会贯通。

    (2)作业的分层。作为数学老师,我们在布置作业时,不能“一棍子”打死,全班学生都做相同的作业。我们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为他们提供进步的空间。如在教学《8的乘法口诀》时,我把作业设计成自选形式,改变了以往的命令式、强制式,让学生有一个较为宽松的作业氛围,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参与作业,培养数学能力

      2.对学生的评价分层次,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学生学习的能力是有差距的,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有的学生可以很快完成,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做作业有很大困难,做出来作业的质量也有很大差距。因此必须采取一定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老师的鼓励是学生更好学习的动力。这种客观的评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心理上均产生心理优势,从而使学生增强自信,最大程度地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潜能。

      对小学数学作业进行分层设计是新的教学模式的改革,不仅仅需要老师的配合,更是需要家长们对孩子的鼓励和引导。每个小学生的学习水平是不同的,老师必须因材施教,给他们分层布置好作业,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老师的教学效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