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爸爸,香爸爸》译后记
作者:奥地利 /
克里斯蒂娜•涅斯特林格
译者:赵建军
案头上的那本《Einen Vater hab ich
auch》从2015年春天开始就一直躺在我的书桌上。它是德国贝尔茨出版集团下的贝尔茨•盖尔博克出版社(一家国际知名的少儿出版社)出版的又一部由奥地利女作家克里斯蒂娜•涅斯特林格创作的作品。不过,若单从封面装帧和用纸来看,真的是再普通不过的一本书而已。我时不时会随机看上几页,而它时不时给我一种感觉——原文遣词造句好难好难!于是,这本书的翻译工程一推就是两年。
如今,这本书被我完完整整一句不拉地翻译了出来,而且还取了个很顺口的名字,叫《臭爸爸,香爸爸》。在我深入原著N多遍,又反复修改译文六七遍之后,我不禁想起昔日恩师Prakash
K. Thomas先生平日对我说的一句话:Never judge a book only by its
cover.(绝不要只从封面来评判一本书。)我深深地喜欢上了这本书。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来评价《臭爸爸,香爸爸》的话,那我要说:在您阅读的过程中,它真的是一本能让您从头至尾一直沉浸在会心的微笑里的一本好书。
克里斯蒂娜•涅斯特林格于1984年获得素有“小诺贝尔文学奖”之称的儿童文学世界最高奖——国际安徒生奖。其作品数量多达110余种,高产程度令人瞠目。翻开她的每一部著作,几乎都能感受到一股浓浓的带着涅氏独有的艺术风格的元素。(链接:《赵建军译克里斯蒂娜•涅斯特林格著作一览》)这种反映在涅氏儿童文学创作中的最鲜明的艺术风格,简言之就是:小说中曲折多变的精彩故事,多半是由非常俏皮的一串串小幽默所构成的,它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奥地利当代少男少女的生活现状,同时友善而机智地对构成儿童的社会生活环境做了诸多未给出最终答案的发人深省的提问。代表作品例如:《给妈妈找男朋友》、《尤莉亚的日记》、《冒傻气的傻丫头》等。在涅氏儿童小说的创作技巧里面,最为显著的则是她非常善于使用在逻辑推进上的“逆向反转”的思维模式去虚构下一步的故事情节。举例来说:如果她前面写天下雨了,主人公带伞出门去找一条狗的话,那么根据涅氏的创作手法,后面的情景多半则是——雨突然停了(所以带雨伞成了多此一举,人成了天气捉弄的对象),而他要找的狗多半没有找到,路上遇到的则是主人公完全不想见面的一个人(这就是所谓的在逻辑推进上的“逆向反转”的思维模式)。
在克里斯蒂娜•涅斯特林格的诸多作品中,《臭爸爸,香爸爸》是一部将涅氏俏皮风格的幽默发挥到极致的难得的佳作。拳拳慈父心,殷殷舐犊情。《臭爸爸,香爸爸》的主旨是在讴歌深沉的父爱。原作书题直译则为《我还有个爸》,书名寓意:当自己陷入种种困境时,还有一个可以随时依靠的爸爸出手相助。小说女主人公菲莉虽置身于一个父母婚姻破裂的不幸的家庭,但父爱无疆,舐犊情深的一幕幕始终温暖着小女孩的心。在涅氏独有的读来令人或莞尔或捧腹的俏皮的幽默之间,亦被慈父情怀深深打动。综观全书,《臭爸爸,香爸爸》内容丰满,情节曲折,结尾峰回路转,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下面从翻译的角度略谈一下对《臭爸爸,香爸爸》翻译过程的感受。
比起译者昏天暗地花费7个多月翻译诺贝尔奖得主亨利克•显克维奇的《茫茫荒原》来,我要说,谢天谢地,涅氏算是手下留情。她的作品很少有超过200面的,即便行文遣词造句时有艰涩之处,也可以采用蚂蚁搬家、滴水穿石的办法连缀成篇。如果说《茫茫荒原》的翻译几乎给人一种窒息感,那么在涅氏著作中频频出现的方言俚语、韵文诗歌的翻译则只是阵痛罢了。在翻译过程当中,常常会出现类似在川藏公路上汽车抛锚时的绝望感受,她的个别用词的精确含义即便把整个互联网都搜索一遍,也很难找到答案。某个句子中的某一部分卡死在那里,要等3-5个小时,甚至一两天之后,才有最终的解决方案。另外,涅氏长句——这是我做阅读笔记时的专用词汇——常常要在六七行之后才等来希望看到的那个句号。涅斯特林格特别擅长使用而且是大量使用Redewendung(德语中惯用语,固定搭配)和Spruch(俚俗语)。这些惯用语或俚俗语在经过翻译之后,往往容易失去原语言的神韵与微妙的艺术表现力。这好比把中文的“张飞卖豆腐——人硬货不硬”勉强解释为:一个很霸道的家伙在兜售劣质产品。所以,当原文是很精彩的一句俗语而译文淡而寡味时,译者往往只能采取意译,在现代汉语和古汉语浩瀚的语料库中寻找神形兼备的对应词句,这真的是翻译过程中最有意思的“淘宝”。
为祖国儿童提供典范的译作,是当代译者责无旁贷的一种圣神使命。从2014年《国际安徒生奖大奖书系》文学类第一辑中的《矮个子先生》首译(当年度首个突破10万册销售大关图书),到2016该书系文学类第二辑《尤莉亚的日记》(荣登2016年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书榜),再到2018该书系文学类第三辑《臭爸爸,香爸爸》译毕,我已完整翻译出9部涅氏作品,我也越来越喜爱儿童文学翻译这份工作。在接受涅氏以语言见长的文学作品的洗礼之后,在经历一次次的翻译实践的磨砺之后,我深深体验了登山路上的一路艰辛与无奈,也深深感受了登临山顶时的豪情与舒坦。感谢这位今年已经81岁的老奶奶涅斯特林格,也谢谢多年不弃的安少社和社里的编辑们——我自中学以来的文学梦,通过10部涅氏作品(第10部,翻译中)100万余字的翻译,算是壮志竞酬,美梦成真了!与此同时,我也衷心希望,出自我笔下的每一部译作,都能给孩子们带去一些微笑和一份收获!
2017.7.21
建军,笔于无锡洋文居
《臭爸爸 香爸爸》荣获《中华读书报》2018年六一“新出精品童书推荐”;
《臭爸爸 香爸爸》荣登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5月优秀畅销书榜;
《臭爸爸 香爸爸》荣获 《中国教育报》2018年度教师推荐的“ 十大童书”
附:
本书最大亮点是用真实的语言去塑造真实的人,这让我们对故事更有了认同感。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如果父母之间没有感情存在了,婚姻还需要继续吗?在《臭爸爸
香爸爸》中菲莉认为,父母婚姻虽然存在,但双方都为生存奔波而无暇顾及孩子,孩子也无幸福可言。即使父母离婚了,但双方能轮流抽时间陪伴孩子,孩子同样可以得到父爱和母爱,甚至得到更多的爱和关心,关键问题不是婚姻是否存在、家庭是否完整,而是要考虑孩子的感受,尊重孩子的意愿,用正确的方式陪伴孩子成长,才是真正为孩子的幸福负责。
本书不但解读了婚姻、友情和幸福,也让我们每一个人思考什么是孩子真正的幸福,怎样才能让孩子得到幸福。书中用真实而不加修饰的语言讲述了菲莉从以自我为中心去要求亲人、朋友,处理亲人和朋友的关系,到慢慢学会站到他人角度去思考问题,学会了接纳和包容,学会了放弃和坚强,在情感的碰撞中不断成熟和成长起来,最终对生活有了自己最合适的选择。(河北省邢台县教育局
樊青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