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

(2016-11-17 10:36:19)

数学初高中衔接各章学习笔记(一)

第1章:因式分解

1·1基本运算公式

1、平方差公式:a2-b2=(a+b)(a-b)

2、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

(a-b)2=a-2ab+b2

3、三数平方公式:(a+b+c)2=a2+b2+c2+2ab+2ab+2ac

4、立方和公式:a3+b3=(a+b)(a2-ab+b2)

5、立方差公式:a3-b3=(a-b)(a2+ab+b2)

6、和的立方公式:(a+b)3=a3+3a2b+3ab2+b3

7差的立方公式:(a-b)3=a3-3a2b+3ab2-b3

1·2因式分解运算方法

、提取公因式法

因式分解:(a+x)m+1(b+x)n-1-(a+x)m(b+x)n

解:原式=(a+x)m(b+x)n-1[(a+x)-(b+x)]

        =(a+x)m(b+x)n-1(a-b)

、公式法【多适用于二项式和三项式】

例题:因式分解:x7-x

解:原式=x(x6-1)

=x(x2-1)(x4+x2+1)

、分组分解法【多适用于四项式及四项以上式】

例题:因式分解:2-x+2x2-x3

:原式=2+2x2-x-x3                             

=2(1+x2)-x(1+x2)

=(1+x2)(2-x)

解②:原式=2-x+ x2(2-x)

=(1+ x2)(2-x)

、求根公式法【仅适用于二次三项式】

解题方法:x=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

ax2+bx+c=a(x-x1)(x-x2)

1:因式分解:2x2-7xy-4y2

解:x=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

x1=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x2=4y

原式=2(x+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x-4y)

2因式分解:x2+2(a+b)x-(3a2-10ab+3b2)

解:x=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a+b)±2(a-b)

x1=a-3bx2=b-3a

原式=(x-a+3b)(x-b+3a)

、十字交叉法【仅适用于二次三项式】

解题口诀:上下相乘等于首项,上下相乘等于尾项,交叉相乘的和等于中间项

解题方法:a1a2x2+bx+c1c2

a1x·c2+a2x·c1=bx,则a1a2x2+bx+c1c2=(a1x+ c1)( a2x+ c2)

1:因式分解:2x2-7xy-4y2

解:原式=(2x+y)(x-4y)

2因式分解:x2+2(a+b)x-(3a2-10ab+3b2)

解:原式= x2+2(a+b)x-[(3a-b)( a-3b)]

=(x-a+3b)(x-b+3a)

 

 

数学初高中衔接各章学习笔记(二)

第2章:不等式的基本解法

2·1一元二次不等式、简单高次不等式及分式不等式的解法

1、一元二次不等式及简单高次不等式的解法【标根法】

解题方法:①将不等号右边的数或式子移到不等号左边,从高到低进行降幂排列【二次项系数一定要大于零】

          ②进行彻底的因式分解

③令分解后的每个因式等于零

④若某个因式恒正,则除去这个因式后,不等号方向不变

⑤若某个因式恒负,则除去这个因式后,不等号方向改变

⑥在数轴上标出每个因式的根,不等式有等于零时根为实心,否则为空心

⑦奇次幂穿,偶次幂拐

⑧数轴上方为大于零,数轴下方为小于零

⑨根据不等号写出答案【答案一定要用集合或区间表示】

1:解不等式:x2-x-20

解:原式=(x-2)(x+1)0

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 

 

由图可知,此不等式的解集为{x|-1x2}

1:解不等式:(x-3)(x+1)2(x2+x+1)0

解:∵(x2+x+1)>0

∴原式=(x-3)(x+1)20

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 

 

由图可知,此不等式的解集为{x|x3}

2、分式不等式【标根法】

解题方法:①将不等号右边的数或式子移到不等号左边,将分式进行通分【二次项系数一定要大于零】

          ②进行彻底的因式分解,相同的因式进行约分【约分必须要保证约分的数或式子不等于零,否则不能约分】

③令分解后的每个因式等于零

④若某个因式恒正,则除去这个因式后,不等号方向不变

⑤若某个因式恒负,则除去这个因式后,不等号方向改变

⑥在数轴上标出每个因式的根,不等式有等于零时根为实心,否则为空心【包括约分点】

⑦奇次幂穿,偶次幂拐【不穿约分点】

⑧数轴上方为大于零,数轴下方为小于零

⑨根据不等号写出答案【答案一定要用集合或区间表示】

例题:解不等式: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0

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解:原式=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0

 

 

由图可知,此不等式的解集为{x|-3x2x≠1}

2·2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基本公式法

解题方法:对不等式进行分析讨论

①当a0时,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

②当a=0时,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

③当a0时,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

、零点分段法

解题方法:①将不等号右边的数或式子移到不等号左边【绝对值前面的系数一定要大于零】

          ②零每个绝对值等于零找出零点,并且标在数轴上

③讨论原不等式在每个区间的解

④合并所有的解,写出解集【答案一定要用集合或区间表示】

例题:-|x+1|≤2

解:原式=|x+1|+20

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 

 

①当x-1

原式=-1-x+20

    x1

②当x-1

原式= x+1+20

x-3

综上所述,此不等式的解集为x[-31]

 

 

数学初高中衔接各章学习笔记(三)

 

第3章:二次根式及其运算

3·1二次根式

1、定义:一般地,形如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a0)的代数式叫做二次根式,根号下面含有字母并且不能开得尽的式子称为无理式,否则为有理式。

2、二次根式基本运算公式:①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

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

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

3·2双层二次根式的运算技巧

1、双层二次根式的运算注意点:①根号出来必须加上绝对值

②去掉绝对值时要注意正负性,如果绝对值内有字母要进行讨论

③将讨论的结果进行合并

、当二次根式内为: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时,则x=a2+b2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

例题:计算: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

解: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

    原式=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

、当二次根式内为: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时,令原式等于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则2x=a2+b2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

例题:计算: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

解:原式=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

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

原式=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

 

数学初高中衔接各章学习笔记(四)

 

第4章:二次函数

4·1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1、定义:函数y=ax2+bx+c(a0)叫做一元二次函数

2、任何一个二次函数y=ax2+bx+c(a0)都可用配成顶点式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如果和x轴有交点:(x10)(x20),则可用零点式表示为f(x)=a(x-x1)(x-x2)(a0)

4·2二次函数的性质

1、顶点坐标:(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

2对称轴: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

3、最值:①当a0时,函数图象开口向上,y有最小值,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无最大值

②当a0时,函数图象开口向下,y有最大值,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无最大值

4、增减性:①当a0x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时,yx的增大而减小

②当a0x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时,yx的增大而增大

③当a0x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时,yx的增大而增大

④当a0x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时,yx的增大而减小

5、零点:①当b2-4ac0时,函数图象有两个不同的零点,即(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0)(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0)

②当b2-4ac=0时,函数图象有两个相同的零点,即(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0)

③当b2-4ac0时,函数图象没有零点

6、对于任意一个函数f(x),f(a+b)= f(a-b)时,函数的对称轴为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

4·3一元二次方程的实根分布

1、一元二次方程实根的情况:①当Δ=b2-4ac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同的实根

②当Δ=b2-4ac=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同的实根

③当Δ=b2-4ac0时,一元二次方程没有实根

2、解答此类题目应考虑判别式【Δ=b2-4ac】、韦达定理【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对称轴【x=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边界值

例题: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2-ax+3=0有两个不等的实根,一根大于-2,一根小于2,当x2-ax+30时,求a的取值范围

解:Δ=b2-4ac=a2-120,则{ a|a-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a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

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x1x2大于零,即a0

x=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2,则a-4

x=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2,则a 

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 a|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a4}

 

 

数学初高中衔接各章学习笔记(五)

 

第5章:几何初步

5·1三角形的重心、垂心、内心和外心

重心三条中线的交点

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如图所示,在△ABC中,ADBECF是三条中线,交点为G,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同一点,这点就是三角形的重心,三角形的重心必在三角形的内部

性质1:三角形的重心把中线都分成21的两段

性质2三条中线的三等分点,到顶点距离为到对边中点距离的2

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垂心【三边高线的交点】

 

 

 

 

 

 

 

如图1所示,CDBEAF是三条高线,交点为G,三角形的三条高线交于同一点,这点就是三角形的垂心,锐角三角形的垂心必在三角形的内部;如图2所示,ADBECE是三条高线,交点为E,三角形的三条高线交于同一点,这点就是三角形的垂心,钝角三角形的垂心必在三角形的外部

性质1锐角三角形的垂心必在三角形的内部,直角三角形的垂心必在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点,钝角三角形的垂心必在三角形的外部

内心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也是三角形内切圆的圆心

性质1:到三边距离相等

性质2无论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还是钝角三角形的内心必在三角形的内部

外心三条中垂线的交点,也是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

性质1:到三个顶点距离相等

性质2锐角三角形的外心必在三角形的内部,直角三角形的外心必在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点,钝角三角形的外心必在三角形的外部

5·2特殊三角函数值

1、一级特殊三角函数值

 

30°

45°

60°

90°

sin

0

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

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

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

1

cos

1

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

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

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

0

tan

0

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

1

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

cot

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

1

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

0

2、二级特殊三角函数值

 

15°

75°

sin

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

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

cos

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

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

tan

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

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

cot

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

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

3、三级特殊三角函数值

 

37°

53°

sin

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

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

cos

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

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

tan

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

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

cot

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

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笔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