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首都“堵城”变通途
我曾在北京见闻《窗外》一文里写道:
车慢如牛能看见头尾相接,
行人如梭能看见焦急眼神;
汽车限号大街不见车辆少,
开一会停一会堵车成习常。
近日北京正在讨论治堵方案,集思广益,公开、公平、科学的摘掉“堵城”的帽子。北京目前汽车有473万余辆,周增幅突破2万辆,京城变“堵城”。
怎么办?我作为北京的编外人也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正确处理好买车难和养车难的关系,就目前而言,限购是“杀手锏”见效快,但不是唯一,相反,买车是自由,不应受限制;同时,增加汽车使用成本,养车难,老百姓的负担会加重,这就是“度”。道路与车辆之间有科学的配比关系,在道路许可范围内,对汽车总量进行限制,应在解决拥堵和正常需求寻找平衡。
二、标本兼治,只有从基础设施,整体配套、区域规划上下功夫才能从源头上解决拥堵问题。
三、大路和小巷兼治,现在北京小巷胡同随便停车,小巷堵车大街遭殃,要解决毛细血管问题。
四、小区以外的街路成为小区的停车场,各个小区封闭管理,没有区域概念,结合现状综合治理。
五、政府减少公车,公务员不开私车上下班的问题亟待研究解决。北京是国家的政治中心,公车、公务员小车何其多!试想公务员(或部分)不开私车,乘公交,坐地铁、骑自行车上下班的可行性?如可行这样能解决多大的问题啊!
一个退休多年的老人期待祖国首都“堵城”变通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