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泥石流”的联想

(2010-08-19 08:59:01)
标签:

杂谈

     “泥石流”顾名思义,流动的泥土和石块。先说说落差,落差就是不同标高之间的距离,大自然的落差形成了不同的植物被、动物群,落差形成了瀑布、山洪、泥石流、盘山路、梯田等等。人类的落差形成了不同阶层,三六九等,不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竞争等等,但心里落差不能太大!不能打上“永远”烙印。相信科学为生产力服务,为人类的生存、提高生活质量服务的宗旨,要把泥石流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科学是把金鈅匙。

     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取得了伟大胜利,有目共瞩。最近舟曲、贡山又发生了泥石流灾害,生命和财产遭受重大损失。这让我想起在地震、海啸、泥石流等灾害预防与先进国家的差距,“差距怎么这么大呢”,差距大不要紧,通过努力可以成为“零差距”,怕的是人的眼睛被泥糊住,人们心里存在永久的落差。

     汶川大地震后,地震对地质破坏的研究问题。用卫星遥感、航拍、踏查等手段可以获得很多资料,不知现在研究的进展、深度如何?大地震对地质影响与破坏的研究做了哪些工作,评估了没有?对可能发生泥石流灾害又做了哪些工作?预测预报了没有?有关部门对评估和预测预报的重视程度如何以及群测群防实质效果等等,不得而知。但值得肯定的是:我国的大学、科研机构完全可以承担这方面的工作,科学研究和技术手段是先进的。

     我期待着,全国人民期待着!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总结经验,吸取国内外大地震、泥石流等灾害的教训,不久将来在地质研究、灾害预测预报方面一定能够领先于世界,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