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县现存千年古迹-太保殿

标签:
历史文物文化 |
故事发生在唐朝,相传夏尚书的弟弟夏梦龙,唐末进士及第,后升为兵部尚书,曾经在信州居住,后迁至到玉山六都吾家源.夏氏兄弟生前抵御盗贼,祈神保佑,保一方平安,深得民心.死后当地百姓感恩夏氏兄弟的恩德,尊称为”太保”,众人齐心协力,为之立庙,名"太保庙",后人改称”太保殿”.宋代建炎年初开始建庙,当地百姓将夏氏兄弟绘像,供品,祭拜.景定年间又重修.
元代辜 中(铅山知州,后升福建按察司提举)曾写"记",详细记载夏公在当地的功绩,以表达百姓的感恩之情.也希望后人一样敬仰他们,文章最后说:”此文可为后人考证时参考”.
明代玉山进士夏 浚在”月川类草”书中曾两次撰文”唐尚书夏公祠田记”,”重修唐尚书夏公祠题辞”,为此庙写记和题辞,曾提到此庙年久失修倾斜,又在洪武年间重修.
清代”同治玉山县志”曾将辜 中写的记作为玉山历史事件记录在县志中.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玉山建竹川水库,将水库移民迁入庙中居住,此庙乃得以保留.
到二十一世纪,当地政府建设”新农村”,将”太保殿”门面重新修建,展现在世人面前.
太保庙的西北有口塘,叫“积庆塘”。
资料来源:
1.玉山地名志.
2.同治玉山县志.
3.
4.唐尚书夏公祠田记.
5.重修唐尚书夏公祠题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