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2012-05-20 07:36:18)
标签:

苏教版科学

三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教案

教育

分类: 教案设计

课时备课

年级:三年级

科目:科学

单元:第一单元

教案设计:

课时:1

课题:

1课、我们周围的土壤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运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感官来认识土壤。

2、会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3、能够和同伴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土壤里含有不同大小的颗粒,含有动植物和它们的遗体

2、能够建立土壤是个混合物的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土壤和动植物有着密切的关系。

2、愿意亲近土壤。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一块土地、给每个学生准备一只放大镜、一份土壤研究记录表、每组一小桶水。

学生准备:一根木棒、一张白纸、一只塑料杯子、一个硬纸板碟子、一把小铲子、一块抹布。

教学过程

复案设计

一、导入新课

我们今天来研究有关土壤的知识。

二、自主学习

1  说说你对土壤的认识

1)你对土壤已经知道了些什么?

2)小组内交流、分组汇报。

3)在活动记录卡上记录你已经知道的有关土壤的知识。

2  挖土壤(室外活动)

把学生带到校园里事先选好的一块土地,让学生自主去挖泥土。

3  观察泥土里有什么

1)在桌上铺上报纸,把挖来的泥土倒在报纸上,仔细观察泥土里有什么。哪些是你已经知道的?你最惊奇的发现是什么?

2)小组内交流、分组汇报。

3)在活动记录卡上记下或画下你的观察结果。

4  你还想知道有关土壤的什么知识

1)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2)小组内交流

3)在活动记录卡上记下或画下你想知道的问题。

三、课后研究

1、花一定的时间去自主研究一下你们提出的问题,把研究结果记录下来。

2、做实验册

 

板书设计:

 

 

 

导学小记:

 

 

 

 

课时备课

年级:三年级

科目:科学

单元:第一单元

教案设计:

课时:2

课题:

2课、了解土壤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             能运用自己的感官观察土壤。

2、             能够了解土壤的成分。

3、             能利用观察、触摸、握团等方法比较沙与黏土的差异。

4、             能通过实验比较三种土壤的渗水性。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沙土、黏土和壤土是土壤的三种类型。

2、             了解土壤中沙、黏土和腐殖质的多少影响着土壤的种类。

3、             知道不同种类的土壤透水性能不同。

4、             知道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农作物。

5、             能够用感官和不同的方法鉴别土壤中沙、黏土成分的多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形成探究意识,意识到自己感官的作用。

2、具有探索土壤的热情,具有关心家乡的意识。

教学准备:

土壤、杯子、水、搅拌棒、纸巾。

教学过程

复案设计

(一)   导入新课

1、讲述:前面我们学习了周围的土壤,那么土壤里有什么呢?

2、生回答。

3、师讲: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土壤。

(二)新授

1、观察土壤

1)学生户外活动、教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土壤是什么颜色的?有几种土壤?

2)分组实验:拿出准备好的沙土、黏土、壤土三种土样。

2、自主研究

1)摸:感觉土壤颗粒的大小,土壤的潮湿程度等。

看:观察土壤颗粒的大小,土壤的颜色深浅等。

捻:感觉土壤颗粒的硬度,土壤的粗糙程度等。

握和搓:通过水的作用,感觉土壤的黏性等。

2)把土块放入水中,有什么变化,搅动后静置一段时间,水里有什么?

(记录在记录本上)

2、             学生分小组回答,所研究的情况。

3、             小结:

人们将土壤分为三种:沙粒含量特别多的是沙土,黏粒含量特别多的是黏土,而沙粒、粉粒、黏粒三者比例差不多的是壤土。

5、探究透水性能:

1)观察:每一种土壤的颜色,听:摇动一下杯子,每一种土壤的声音听上去像什么?触摸:土壤摸 上去感觉像什么?哪一种的感觉最硬或最光滑?握一握:哪种可握成团,哪种不能?闻:每一种土壤闻上去像什么?

2)分组实验(注意土壤多少、倒入的水量、倒入的速度)

① 把三种土壤放入三只相同的漏斗,用好纱布。

② 倒入相同的水。

③ 观察漏斗下面杯子中的水分。

3)小组回答实验结果。

4)小结:沙土下面的水最多,黏土下面的水最少,壤土次之,说明壤土的土壤最好。

6、             探究不同的土壤适合不同的植物。

(1)   分组讨论

(2)   大组交流

(3)   小结:红薯适合沙土,水稻适合黏土,花生最适合。

四、课后作业

1、             课后继续认真研究周围的土壤。

实验册

 

板书设计:

 

 

 

导学小记:

 

 

课时备课

年级:三年级

科目:科学

单元:第一单元

教案设计:

课时:3

课题:

3.肥沃的土壤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             能够制作肥料袋,会做腐殖质形成的实验。

2、             能够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用图画或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

科学知识

1、             知道死了的动植物 遗体会变成土壤的一部分。

2、             能够认识到蚯蚓在增加土壤的肥力过程中起到了促进作用。

3、             知道什么是腐殖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能够坚持长期观察,有持久性。

2、             意识到土壤和动植物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教学准备:

一块有明显落叶的土地、一堆土、蚯吲、一壶经过处理的水、每个学生带一些植物、吸管、小铲子、塑料袋、一张黑纸、胶带、报纸、抹布、记录纸、放大镜等

教学过程

复案设计

(一)   导入新课

1  猜一猜,落叶会变成什么?

2  今天我们来研究这方面的问题。

(二)   自主学习

1  观察有落叶的土地

1)学生分组户外活动、教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落叶下有什么?土壤是什么颜色的?

2)从土里捡出一些烂叶子,用塑料袋装好带到班上。

2、自主研究

1)把烂叶子按腐烂程度排队。

2)交流:你认为落叶在土壤里是怎么变化的?落叶最终变成了什么?土壤的颜色可能与什么原因有关?

3、制作肥料袋

1)为了能证明落叶在土壤里变成了什么,我们将做一个小实验,这个小实验将要花费你们一段时间,希望你们能长期坚持下去。

2)讲解制作肥料袋的方法。(同桌两人为一组对比)

① 把土壤用塑料袋装好,往土壤里放入一些植物,搅拌。

② 往塑料袋里加上一些水,同桌两人一人放蚯蚓,一人不放。

③ 在自己的肥料袋上贴上标签,将肥料袋放在不被干扰的角落里,用黑纸盖上。

3)学生制作肥料袋,教师巡回指导。

4)学生做好后自己做好清理工作。

4、观察肥料袋

1)每周观察一次,记录下肥料袋的变化。

2) 比较有蚯蚓的和没蚯蚓的两个肥料袋有什么相似与不同?

5、管理肥料袋

1)定期翻动肥料袋,并作好记录,一定要有坚持性。

2)对比有蚯蚓的袋和没蚯蚓的袋里的肥料的变化,作好记录。

(三)总结巩固

   概述课文,提醒学生坚持观察记录。

3)学生制作肥料袋,教师巡回指导。

4)学生做好后自己做好清理工作。

1、观察肥料袋

1)每周观察一次,记录下肥料袋的变化。

2) 比较有蚯蚓的和没蚯蚓的两个肥料袋有什么相似与不同?

2、管理肥料袋

1)定期翻动肥料袋,并作好记录,一定要有坚持性。

2)对比有蚯蚓的袋和没蚯蚓的袋里的肥料的变化,作好记录。

3、了解其它动物会增加土壤肥力

讲述:除了蚯蚓之外,鼹鼠能够挖洞松土,使土壤中有充分的空气,这一切都促进了土壤肥力的增加,以利于动植物的生长。

四、课后作业

1、             继续观察自己的制作的肥料袋。并作好记录。

2、完成实验册

 

板书设计:

 

 

 

 

导学小记:

 

 

 

课时备课

年级:三年级

科目:科学

单元:第一单元

教案设计:

课时:1

课题:

4课、土壤的保护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             能够对某些行为做出是非判断,并思考和表达应该怎样去做。

2、             能够对失去土壤的后果进行预测。

3、             能够进行环保宣传。

4、             能做土壤蓄水能力的对比实验。

科学知识

1、             知道土壤为人类所做的贡献,了解我国的土壤资源。

2、             知道人类的许多活动是破坏土壤的行为,知道垃圾对土壤的危害,知道废电池对土壤的破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意识到土壤的重要。

2、             产生感激土壤的情感。

3、             愿意为保护土壤做出一份努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土壤的资料,记录纸若干张。

学生准备:收集自己进行土壤研究的所有资料和卡片。

教学过程

复案设计

(一)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怎样保护土壤。(板书课题)

(二)   自主学习

1  了解土壤为人们做了什么

1  小组交流:你认为土壤能为人们提供什么?

2  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资料,分小组交流、讨论

3  把你知道的填写在书上。

4  小结:土壤是植物的母亲,植物又为食草动物提供了食物,食草动物又为食肉动物提供了食物。动植物死后,土壤中的微生物又将它们的尸体还原成土壤中的养料,土壤就这样周而复始地为生命提供着无尽的营养,正是有了土壤,才有这美丽可爱的世界。

2  讨论人类的哪些活动破坏了土壤

1  小组交流:你认为人类的哪些活动破坏了土壤?

2  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

3  讨论假如地球上没有土壤会怎么样

1  小组交流:你认为假如地球上没有土壤会怎么样?

2  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

4  讨论我们能为保护土壤做什么

1  小组交流:你认为我们能为保护土壤做什么?

2  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

3  小结:我们小学生能做的就是搞好宣传工作。

4  指导学生自办土壤小报,搞好宣传工作。

(三)   巩固应用

      总结课文,引导学生写出或画出他们的建议,指导学生办好土壤小报。

四、课后作业

1、             为保护土壤作出自己应有的力量。

完成实验册

 

板书设计:

 

 

 

导学小记:

 

 

 

 

 http://s15/middle/6a1c0821ha83ae3da3e4e&690

 http://s7/middle/6a1c0821t983bf7fb1246&690                   
    http://s13/middle/6a1c0821t97f32af4b1ec&690    
                                                                                         http://s2/middle/6a1c0821t983bfd4a8ca1&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