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借得仙石生灵气   书画之苑竞芳菲

(2010-07-22 20:47:50)
标签:

文化

分类: 杂谈

 ——访灵石县书画家协会

  一块天降仙石,成就了一个人杰地灵的灵石县。

  一个书画家协会,成就了一批钟情书画艺术的灵邑人。很少有人知道,是他们汲取了仙石的灵气,让他们笔下生辉,还是仙石濡染了他们的才情,让仙石大放异彩。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带着种种的疑惑,我溯源而上,走访了这个2001年7月1日成立,至今七载有余的群团组织……

协会其实不年轻

  从理论上讲,任何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条件和环境。

  灵石县书画家协会亦然。

  我对书画家协会会员的年龄作了一个初步的统计,年龄在60岁以上的有61人,占会员总数的36%,其中最大的当属张仕铨老师,86岁。年龄在30多岁以下的仅34人,占会员总数的16.9%。

  这些年龄偏大的会员有的是从小爱好书画,苦于工作繁忙,一直未能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离开工作岗位后,精神放松了,时间宽裕了,马上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写字绘画上。还有的会员是退下来后不想虚度光阴,在别人的影响下,拿起了笔。从某种意义上说,书画家协会是中老年朋友的精神家园,他们在这方艺术田园里放飞梦想,收获希望,过得充实而愉快。

  也许有的朋友会说,这大概就是书画家协会成立的主要因素吧?而我,却不这样认为,我觉得,是随着我县经济的日益增长和人民生活的逐渐富裕,唤醒了人们对书画艺术的需要和追求。

  一句话,我们生存的空间需要艺术的鲜花来点缀。

不能忽视两个人

  一粒种子要想长成参天大树,离不开阳光、雨露和空气。

  书画家协会从无到有,从弱小到壮大,会员们都说,不能忽视两个人。

  第一个人是现任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的安振禄。安部长是一个大家公认的热心人,也是一个干事业的人。协会成立后一直面临着两大困境,无法开展活动。如果解决不了这两个困境,书画家协会这个初生的婴儿最终只能夭折在襁褓里。第一个困境是没有活动场地,第二个困境是没有经费。安部长获知情况后,马上招集有关人员现场办公。2004年1月16日,一个交通便利(在文迎楼顶层)、面积宽裕(近200平方米)的场地划归到了协会名下。没有经费,安部长又千方百计筹措资金10000元,很快解决了协会的燃眉之急。

  搭好了台,安部长又成了台前的常客。大事小事,都喜欢过问,大会小会,都不忘参加。

  第二个人是现任县人大副主任的任志茂。他现为省书协、美协会员,兼任市书协、美协副主席和灵石县书画家协会主席。任主任自幼酷爱书画,《中国书画导报》、《山西画报》、《太原晚报》、《晋中晚报》等报刊先后介绍过他的数十幅作品和自学成才的事迹。作品《静静的河边》参加太原晋祠书画展后,被日本国姬路市美术馆收藏。作品《黄崖洞》参加了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美术展览,获得二等奖。

  2004年12月,他的9幅中国画作品参加了由中国书画家协会、中国书画报等单位主办的“2005中国书画百杰”系列活动,他本人荣获“中国书画百杰”荣誉称号,入选作品由北京市邮政管理局监制发行。书法作品《太行风云壮华夏民族之感,吕梁儿女书抗战英雄史诗》参加了省文联、团省委、省书法家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书法展”。国画作品《对话》等5幅作品入选中国文联出版社、中国文联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主办的《一代名家》一书。2006年5月,国画作品《甜歌蜜语》入选山西省第三届花鸟作品展。绘制的《水画明信片》获2005年“晋中文艺精品奖”。去年,他参加了省第二届山水画作品展(入展)和省人大,省书协、美协书画作品展(获三等奖)。现在,他创作的百米长卷《山峡印象图》、《黄山步履图》初稿已完成。

  当时,书画家协会在安部长的关注下,工作虽然步入了正规,却群龙无首。会员们都希望有一个能挑得起这副担子的内行人担当此任。时任文联主席的孟繁信找到了任志茂。此时,任主任犹豫了。一方面因为政府工作很繁忙,他个人还要创作,怕顾此失彼。另一方面,他更怕辜负了会员们的厚爱,到时,自己何以面对“江东父老”?

  也有人劝他,书画协会主席可是个吃粮不多、管事不少的勤杂人员角色,你要干了,那真叫得不偿失。
   可是,当他看到孟繁信恳求的目光,知道自己再也没有考虑的余地,便一口答应了。并且,一干就到了今天。

“百字方针”作规范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灵石书画家协会也有他们独特的规章制度。其内容由任志茂主任亲自起草,共计百字,被会员们称作“百字方针”,具体内容为:
 思想要转变  观念要更新   
 觉悟要提高  行动要主动
 积累要扎实 作品要创新
 力求要精品 报送要及时
 活动要经常 内容要充实
 宣传要真实 上下要沟通
 视野要开拓 心胸要豁达
 彼此要了解 相互要激励
 展览要参加 创作要勤奋
 相处要和谐 对人要尊重
  寥寥百字,细细揣摩,与其说是严密的制度,倒不如说是真诚的引导。以此来规范会员真是最恰当不过了。

  《笔墨春秋》是协会主办的一份会刊,现已发行四期,主要栏目有:会议摘要、工作回顾、挑战未来、信息平台等。它不仅是书画活动的重要载体,还是信息交流的有效形式,更是联系省、市书协的一条桥梁。
 紧扣“百字方针”,协会年初有计划,岁末有总结,周周有活动。计划中,一年的工作安排井井有条,一目了然。总结里,一年的成绩和问题一是一、二是二,成绩不夸大,问题不掩饰。活动时,有专人负责,不抖花架子,不摆臭架子,形式有讲座、研讨、观摩等,力求实效。我想,这群人是真正的淡泊名利,只求生命中有一份安宁、有一份自得的人。

一流成绩有高评

  春华秋实,协会的成绩用硕果累累来比喻一点也不过分。我对近年来协会所取得的成绩简要作了一个盘点。大致如下:

  会员人数由当初的50人发展到201人。其中市书协会员38人,省书协会员8人,市美术家协会会员6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3人,全国老年书画研究会10人,特别是一些年轻人的加入,使原本不年轻的协会焕发出青春的活力。

  几年来,他们先后举办了“中凯杯书画展”、“花甲五人书画展”、“和谐灵石书画展”、“裴椿子画展”、“人大书画展”、“信合杯书画展”等56次,参与者达千余人次;参加省市书画展15次,参与者达100余人次;举办书画培训7次,培训人数达301人。

  2005年,晋中市书协培训办到了我县,聘请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刘恒讲学。特别是省采风团几次亲临协会讲座、指导,给协会注入了大量新鲜的血液。

  他们的成绩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也赢得了崇高的荣誉。协会先后被市县授予“协会工作先进单位”、“荣辉杯书画大赛组织奖”、“廉政建设书画比赛组织奖”、“山西省老干部活动组织奖”等10多项荣誉。一心扑在协会工作上的杨金丽、裴荣贵等同志也多次受到市县的表彰。

找准坐标为社会

  书画家协会的一个重要职责是活跃社会文化生活,促进社会文明建设。他们在抓自身提高的同时,一刻也没有忘记推动县域文化发展的重任。为此,他们加强了与社会各界的联系,把书画艺术创作推向了社会。

  一是书画联展,宣传文明。仅去年协会便在活动中心搞书画展4次。

  二是发挥才艺,服务群众。协会无偿地为群众写对联、描喜字,这项服务长年不断,随来随办,这样做既锻炼了自己,又服务了群众。

  三是走出灵石,更上层楼。要让灵石的书画家更上一个台阶,必须走出去,把作品拿到省、市,甚至全国,接受专家点评。仅2006年,他们就参加省市书画展6次,51人次参展,20人次获奖。

  四是坚持培训,储备力量。书画艺术不是老年人的事业,更需要年轻人去承载、去探索。协会先后多次委派有丰富教学经验和书画功底的老师深入课堂,传授基础知识和书画技巧,得到了家长的信任、社会的赞扬。

  他们的工作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也博得了一些富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的青睐。这些企业家有(不完全统计):
 何文苑 武振元 马百明
 李金胥 张建新 张计旺
 段计文 乔宝亮 杨百利
 刘宝昌 王天中 王 荣
 王保尔

许身艺术显精神

  如今的灵石书画家协会,可谓是藏龙卧虎、人才济济。他们的书画作品不仅在本县叫得响,而且走向了省市和全国。现将手头部分书画协会会员的艺术生涯简述如下:

  牛维平:12岁开始学画,其《山水神情》曾获1998年山西美展一等奖;《吕梁春醒》曾获2002年中国美协“西部辉煌”提名展铜奖;《吕梁清晓》获2004年北京第七届国际艺术博览会金奖。山西卫视“一方水土”曾给他做过专题报道,作品亦散见于《山西日报》、《北京日报》等报刊。

  刘计亮:现任教育局教研室主任,中国教育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理事、省诗词学会会员、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县书协常务副主席。其书法、篆刻作品和理论文章多次在在《书法导报》、《青少年书法》、《中国书法教育》、《中国书画报》发表,并参加了省六、七届书法作品展,晋中台湾书画展,山东涞州艺术邀请展。《晋中晚报》曾辟专版对他的书篆艺术作了介绍。

  裴荣贵:先后毕业于山西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受教于力群先生门下,为山西美术家协会会员,县美协常务副主席。国画《庄严时刻》入选建党八十周年举办的“伟大丰碑全国书画艺术展”;《人民的好总理》入选《中国书画艺术博览与收藏指南》;《雉鸡》在纪念苏东坡逝世九百周年书画大奖赛获优秀奖。

  田苗旺: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山西省书协会员、晋中市书协常务理事,自幼酷爱书画,主攻篆书,近年来书法作品多次参赛获奖,入选各级展览和作品典集。

  张佰武:现为山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艺术》编辑部理事;其国画、版画、篆刻、剪纸等精品多次参加全国展览,并多次获奖。

  除此之外,刘永安、田耀庭、孟汝霖、续明远、张仕铨、董国梁、王忠智、段继远、裴椿子、杨金丽等会员也都在自己的艺术田园里笔耕不辍,成绩斐然。

步步踩实求新意

  艺术之路,一步踩不实不行,总是穿新鞋走老路更不行,协会的领导们深谙此理。本年度,他们提出了四项新的举措:一是充实了领导班子。增选了3个副主席1个秘书长和4个副秘书长。二是在乡镇成立书画院。现南关书画院和静升书画院已成立,并开始按计划活动。三是今年时值建党八十六周年,他们正在积极筹备出版一本精美的书画作品集。四是加强了通讯报道。协会特聘畅玉杰、王铁喜两位同志为《笔墨春秋》编辑,计划一年编辑两期会刊,力争四期。

明天朝阳更火红

  本文即将搁笔之际,我又一次来到书画家协会,又一次来到这些钟情点划、痴迷丹青的会员当中。我不禁想,在灵石县委、县政府努力构建“实力强劲、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文明和谐”新灵石的美好进程中,他们一定不吝砚中的墨汁,一定不惜盘中的油彩,他们的笔下,将永远飘逸着美好、和谐。

  独坐窗前,暖意融融,我不自觉地把本文的小标题连缀成打油诗一首,权作本文的结束语吧。
 协会其实不年轻,
 不能忽视两个人。
 “百字方针”作规范,
 一流成绩有高评。
 找准坐标为社会,
 许身艺术显精神。
 步步踩实求新意,
 明天朝阳更火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