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中国先锋诗歌导报网刊2019年第1期(主编严建国)

(2019-02-01 15:40:16)
标签:

转载

     中国先锋诗歌导报网刊2019年第1期(主编  严建国)


                  一、导报诗歌选粹

旧  

文/草根老-li 

泪滴蹦出来
落进那份自留地,开出了一片豌豆花
绿光的眼睛,望着母亲伺弄豌豆地
仿佛勺把已搅到锅里
爆豌豆花,煎豌豆凉粉出锅
 
绿光的眼睛
盯着巴掌大一块豌豆虫屎饼
把泪滴煮得滚烫
父亲的一个红巴掌,惹怒了五个小勇士
甩掉难以下咽的虫屎饼
 
父亲用三天不让进食惩罚
饿绿的眼睛,权把日子当饺子下到锅里吃  
吃尽了1978年前的旧事

母亲和我视频

  文/ 李晓春

她正奔跑在衰老的大路上,
边跑边迫不得已地丢掉一些自己珍爱的东西。
这多么无奈。
就像麦子熟了总要俯向大地。
 
而世界上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存在——
活到九十多的奶奶目不识人
痴呆成空白,却能清晰地喊出儿子的乳名。
八十岁的老母亲,起初划屏接听电话,
如今,却时常在群里给小辈们
发红包,乐此不疲。言语唠叨。此次,
我出差半月,在上千里外的他乡举目无亲
她突然和我视频,温暖如春。

相信一条绳索的哲学

  文/达达
 
乱云飞渡
一根绳子就是一条通道
一个人要从这头渡到那头
从梦境回到现实
必须通过这条绳子搭建的桥梁
那是河上唯一的虹
对于一条从贫瘠山脉里淌出来的河
两山之间的空旷几乎就是天
天上除了溃散的黎明空无一物
地上除了峡谷的黄昏杳无他人
如何抵达对岸?
拉条绳索吧
把河两岸的灵魂紧紧牵在一起
把鸟不拉屎的岁月轻轻抛在一边
相信一条绳索有绷紧或者放松的哲学
相信一条绳索能弥补或者拆穿天空的宗教
藉助这条无中生有的绳桥
你得以越过湍急的河流滑向彼岸
但事实上彼岸并没有什么不同
不过是它本来的模样
寂静,落日,荒郊
回头我们仍须渡过这条绳子
绳桥下面,波涛已被岁月压得低低

白雪包裹了我的家乡

  文/独上西楼

白雪包裹了黑夜
是一夜之间的事
雪花如伞兵空降
那些白色的蚂蚁
爬满了山岗与屋顶
北风忙碌着收快递
用一场白雪
和一根根袅袅炊烟的绳
柔软捆绑
打包家乡的温暖
在深圳拆开快递
饭菜香气四溢
仍有妈妈儿时做的味道
一群白色的骏马
瞬间跑在心头
炊烟在眼睛
如木马旋转中飞出
一只洁白的鸟

历史,从来不会间断

 文/林师

旧符。新桃。接力棒
在数九严冬交接,不存缝隙
寒风是见证官
一秒钟的跳转,完成一次跨越
就此别过,如梭时光

烟火人间
充塞黑与白的较量
放飞凤凰。飘落的雪花
铺张,一纸洁白素笺
我用足迹,书写新年第一句诗行
无法将一场雪置身事外
便以冷峻,规避荒唐

日历掀开崭新一页
历史,从来不会间断

诗下雪啦

文/王瑞东

诗下雪啦
鹅毛大雪
飘满我的爱情
现在,我成了
一位阳光融化不了
火山融化不了
的雪人,因为
我的心灵全是雪
我的激情全是雪
我的眺望全是雪
我的灯光全星雪
雪在我的诗里
也下了三百七十年
雪啊,你还要
准备下多久
我要走出诗外
应该看看
外面的世界
可我被三百七十年
厚厚的冰雪
冷冷困在雪中
负心人呀
现在只有你的嘴唇
才能融化
我也冻僵的情感
才能在融化
一片春水中
盛开万柴千红的
春天

从今天起

文/刘春林

从今天起
开始考虑生死问题
飘零的叶子垂头丧气
我要回家
回家
妖精们的春天痴痴而已
从一个树枝跳向另一个树枝
猴子偷学鸟语
我老啦
人间归你

                  二、诗 博 撷 英

候  
 
文/赵建伟
 
南来北往,多么随意
不像我们肩扛手提那么多顾忌
 
只需约个日期,不像我们
出门有十个八个这个注意那个注意
 
身后的故事线条单一,朴素
不像我们悬念迭出有看不透的玄机

冷  

文/徐和平
 
透过那扇结着冰花的窗户
发现,略高于树的那弯冷月
总是习惯于被东北风宠着
并且,总是摆出一副冷酷的面孔
表面上看,大有不失食人间烟火的样子
而内心深处,其实早就厌烦了
月有阴晴圆缺的轮回
喜欢像一把寒光闪闪的镰刀
一直在树梢之上横眉冷对

南方之冬

文/梅山子

主战场在北方
南方只有零星的战斗
扛大旗的寒风偶尔奔袭过来
但一般会很快撤退

每一次短促的交火之后
也会留下一些痕迹
譬如阳光锐气收敛、天空悲戚落泪
草变色、树落叶,空旷更加空旷

南方之冬只会引起局部的小骚动
山河几乎依然保持着原有的沉静与美丽

尾巴浅议

文/静思轩

人类经过几十万年的进化,
却只化去了一条尾巴,
一个漫长艰辛的代价!
遥想当初,不分尊卑,
不分老幼,不分男女,
都长着一样的尾巴,
不失为一种和谐平等的原始文化。
而今尾巴已经成为一种看不见的隐形资产,
有钱有势的把它高高翘起,
无钱无势的只能委屈它,把它夹着!

假  

文/民冰

我屋里,这盆假花
艳艳的,艳艳的无心无肺
不落叶,不结果
没有香气,花开在四季
放哪里,就在哪儿
傻傻的笑。
分明是没理喻的假笑。
我每瞧见她,
就心生一股无名状的怜悯和悲哀
失去了,春、夏、秋、冬的感知
何乐而来

故  

文/西鋂铃铂
 
大槐树的根
延伸至黄河
我便是那枚小水滴
不管蒸发到哪里
生生世世都记得母亲的样子
蜿蜒曲折的叮咛
散布在千万条分叉的河道
不管前方的路多远多难
一转身
母亲在身边

阳光下的忏悔

 文/徐宗佑

也许,这个人是有罪的
不,他肯定是有罪的
肉身的和灵魂的
善意的与恶意的
现在,他来到阳光的世界
就是要让万丈光芒普照
哦,那神秘的力量
可以救活一个人的死亡
可以把冬天转换为春天
这人跪在阳光下
深深地忏悔
你看,那太阳用手抚摸着
他的头颅。就在大地上
刻出一个崭新的影子

野 水 塘

文/敬丹樱

除了水草,什么都没有
你投进石子
便有了慌不择路的小鱼,有了想把事态闹大的涟漪

白云蹲在水底看热闹 
你也是

无  

文/静水流深LXS


梦寐以求的
未必有想得那么好
——有了就明白了

嗤之以鼻的
也未必有那么差
——没了就知道了


有的人
你给他一点颜色
他恨不得拿去开个染坊

还好,我不会犯这多情的错误
因为,事到如今 
只剩下别人给我颜色看了


你说我是个笨人
一次只会想一件事
读一本书 念一个人

你说我是个懒人
朋友圈只能三天可见
且很久没有更新

好吧,我就做这样一个
笨人加懒人
似乎也没什么不好

雪把悲伤 演到极致

文/余翔蓝天

它先是为人间披上白纱
再慢慢地哭
再把泪水挂在屋檐上
凝成钉,钉着阳光慢慢泣

                  三、阅读和欣赏


新年的曙光

文/幽兰

地平线轻轻一托
崭新的意象瞬间喷薄
春的门缝,探出数枝嫩绿

    飘飘落叶点评: 开篇以地平线托起,使题目自然入诗。把新年的曙光比作崭新的意象,虽说两个都是虚物,却又都能感知,虚虚出实。 “喷薄”一词,气势恢宏,可以想象万道霞光簇拥太阳即将露出地平线的壮观景象,一幅辽阔画面顿时展开,诗意也随之喷涌而出。尾句笔锋一转,由宏到细,一个“门缝”由虚入实,仿佛正沿宽阔的江面行走,突然转入两侧险峻,群峰林立的峡谷,看似无路,却峰回路转,别有天地,无限风光尽在这里。“探出数枝嫩绿”,灵动,鲜活,既指出即将到来的春天,又与题目《新年的曙光》紧紧相扣。这首诗以“线——面——线”的结构布局,虚实间架,主题脉络清晰,画面质感,张驰有度,诗语空灵,意境宏阔,字里行间给人满满的希望和朝气。

看  

文/王国良

在鲅鱼圈 ,从月亮湖 
到望海台 ,我呵护的是一个 
刚会走就想跑的孩子 

他像一个赶海的渔夫 
左手提蟹,右手拎虾 
恨不得一步跨过水上长天 
送给美人鱼姑娘 

光脚奔跑,跌倒了爬起来 
我的心已被他摔成八瓣 
他却用一路笑声 
铺筑一条一蓝色的栈道

涌动的梦就在脚下 
俯下身去,一张被岁月揉皱的脸 
恰好与排浪重叠 
风一推就成了远方 

站在涛声之上 
任浩浩洪波奔腾而过 
我抱着孩子,大海抱着我

   唐凯点评:看海语句朴实,结构精致,层层递进,步步展开,给我们带来了一幅美丽的安详画面。它透露着一种幸福,在海边陪护着隔代人大孙子,隐喻了如意的晚年。它同时又从隔代人那里,眺望到了更深广的金色未来,这样的升华既充满了期冀,又描摹一番真挚的家国情怀,可谓一举多得。那么,作品透露的,也正是这样的清明心智。这个作品的层面也是个好人缘,谁读都服气。重点是结尾的形态——早已忍不住化身一条固执的鱼,逆着洋流什么什么游到底......

与一只蚂蚁的三分钟 

文/心韵斋主

一只蚂蚁在地上行走
像是要去一个目的地

蹲下,与蚂蚁做一场游戏
用一根小木棍拦截它的去路
左拦,转向右边继续行走
右拦,又转向左边继续行走
反复拦截,就这样来来回回
时而,爬上木棍继续行走
蚂蚁始终没有停下脚步

看来,想阻挡蚂蚁行走
除非将它踩死或者摁死
我败下阵来。我们所缺少的
是蚂蚁的回旋、柔韧和耐力
我们固执,往往一条道走到黑
于是有了痛苦,烦恼,凶险
甚至走向灾难

与蚂蚁的三分钟
我悟透人一生

    卜一点评:  读诗人王德强《与一只蚂蚁的三分钟》,瞬间,轻飘的情绪得到沉淀,内心泛起一种对万物命运的悲悯思索,诗歌的特殊管道豁然洞开,茫然无措的遣词坠入空寂,关怀、怜悯以及拯救在一只蚂蚁的映衬下焕发人性的光芒:“蚂蚁在地上行走/像是要去一个目的地”,世界的逻辑有时就是人道的对立,我们质疑一些事物,但对于熟视无睹的现场,往往又会忽视内涵的存在,诗人不同于常人,在对象的反照中高远筹谋,“用一根小木棍拦截它的去路/左拦,转向右边继续行走/右拦,又转向左边继续行走/反复拦截,就这样来来回回”,沿着诗歌具示的方向,诗人避开大词、重词,不厌其烦地用那根小木棍“拦截”一只无辜的蚂蚁,大与小对峙、角力,“我败下阵来。我们所缺少的/是蚂蚁的回旋、柔韧和耐力”,意义的呈现来自诗写者的内心,从场景到思想,不刻意元素的发散,突出一个“真”,尖锐有时容易划伤诗歌的饱满,柔润平实却能深入到叙事的核心,短短的三分钟蝶变一生,诗小容量却十分巨大,内容与形式、情感与指向统一在诗歌环境的哲学意味里,时光的悠长与当下的短暂构成对应,断裂与唤醒、感觉与体验、现实与虚无逐一在这首诗里展开,时间的证词与生命行走的隐喻得到较好地互动。王德强这首诗相对我们的生存压力、生活模度,无疑是一次自省的交流,一次有意义的阅读!

无  

文/空也静

每当一个人的时候
我就会胡思乱想
想将孤独打磨成一条手链
将月光织成一条围巾
将小路搓成一条鞋带
将风想象成一条结实的绳子
套住你的手
绑住你的脚
勒住你的脖子
牢牢地将你拴住
就像一条铁轨
抓住千里之外的那个城市
毫不松手
       
    清泉慧子点评:这首诗歌《无题》,以非常形象别致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力,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家的深深眷恋之情。诗歌的开头,作者直接表白,每当一个人的时候,就会胡思乱想。这是每一个人常犯的毛病。怎么想家的呢?在作者想象中,把孤独打磨成了一条手链,将月光织成一条围巾,将小路搓成了一条鞋带,将风想象成一条结实的绳子,用“套住、绑住、勒住”这几个简练、有力、逐层深化的动词从人的手、脚,到脖子,一层层加深,一层层逼近,让你再也动弹不得的时候,用上一句“牢牢地拴住”后,再加一个惊心动魄的比喻“就像一条铁轨,抓住千里之外的那个城市,毫不放松。”整首诗歌,共100字,没有出现过一个思念、想念、家的词语,却刻骨般地刻化出一个游子对家的那份最热烈最真挚最深沉的情感!比喻精巧新颖,笔法高妙,表达真切,情感深沉,可谓一字千斤之力!

夜 行 人

文/马新朝
 
流星坠落平原后
会很快起身,变成别的事物
树,未必是树,人,未必是人
那些在幻影中晃动的人、树、池塘
天亮时,也许只是寒冷中颤抖的几点云影
 
平原上的夜行人,不要说话
平原会把你的嗓音放大,一层一层地传递到
黄土的深处。黄土下的灯盏
是黄土之上灯盏的倒影,它们呼应着
有时在水中挽着手
 
握着自己的名字
以防它丢失。平原上的夜行人,不要说话
不要相信灯影中递过来的那些纸条
人的话、鬼的话,难以辨别
 
风在巡道
风知道大平原的性格和禀性,以及众多的准则
日日年年,它耐心地打磨着一些高处的东西
——屋顶和响器,让它们
平复下来
 
一个人体内难免会有高山和大海
夜行人啊,风会告诉你,不可贪恋高处的事物
夜间在平原上行走,不可与
过高的事物同行

    李元胜点评:非常有意思,我读到同时展开的三个层面的夜行:大平原上的夜行,民间传统中的夜行,一个人在自己内心深处的夜行。三个层面的夜行,互相牵扯,组成同一个线索旋转上升,非常饱满地构成了这首诗。它的从容、丰富,对久远民间经验的有效调动,包括突如其来的有趣闲笔,都值得细心品鉴。

瞬间的回响 

文/灵云(沈荣云)
 
“嘀嗒”,时钟走过一秒
我们在时间中泅

 “嘀嗒”,一滴水落于物
我们在生活的海中渡
 
一次微笑的回眸开出花
一次闪电的交集带来不同的风暴

我们总是被无数个瞬间包围
也不得不从无数个瞬间里走出
 
当你和他顶着霜华
手牵着手,佝偻地走过我的身旁
我信了——
幸福可以简简单单

    郑朝阳点评:这首诗以瞬间的“滴答”之声诱发贴近生命感知与领悟的抒写。在抒情的语体里呈现跳跃的逻辑思维和智性的思考。如“在时间中泅”——“在生活的海中渡”——“幸福可以简简单单”,不断赋予它们情感的色泽和想象的图景,折射诗意的内涵,并最终使之成为意味深长的诗眼。

买只羊吧

文/拉萨 

瘦骨嶙峋,他的羊瘦骨嶙峋  
他的几只羊和集市上的他一样瘦骨嶙峋  
快中午了  
他的羊没有卖出一只  
该吃午饭了,集市上其它的羊都卖走了  
他的羊还没卖出一只  
后来,他见人就喊买只羊吧  
再后来,他的那几只羊跟着他一起喊

    吕本怀点评:如此情景一定来自诗人对市井的观察,或许“瘦骨嶙峋,他的羊瘦骨嶙峋  /他的几只羊和集市上的他一样瘦骨嶙峋”,或许经济下行市面不景气,才导致“快中午了  /他的羊没有卖出一只  /该吃午饭了,集市上其它的羊都卖走了  /他的羊还没卖出一只”。当然有必要追问,为什么“他的几只羊和集市上的他一样瘦骨嶙峋”,牧羊人与他的羊都如此瘦骨嶙峋,这其中不会没有原因。但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以为诗人处理得不错,就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吧!须知诗人也并非全能冠军,他也不可能去追问牧羊人,留下悬念反而更显真实。
    让我特别震撼的是诗的最后那句:“后来,他见人就喊买只羊吧  /再后来,他的那几只羊跟着他一起喊”。牧羊人如此喊可以理解,而“他的那几只羊跟着他一起喊”则有些魔幻,难道那些羊也会与主人一样渴望要将自己卖掉吗?正是在这一瞬间,羊与人之间的界限被彻底模糊,而在“该吃午饭了”的情况下,羊与人的叫一定同样嘶哑而凄厉!
 
                  四、诗 歌 论 坛

          关于汪国真诗歌的辩论,南阳老鹰的观点

    1、如果不承认汪国真的诗是诗,而把诗局限于某一层次或某一类,那就等于:不承认百花园!其实,诗歌是一个大类,就像百花园中有很多种鲜花一样。如果因为您仅仅欣赏兰花,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你不能据此断定其它花不是花。而问题还在于:比如农民,他们有雅兴欣赏兰花吗?我想他们更欣赏的是大红大绿的牡丹,而学生和孩子们,则更喜欢月季和玫瑰花。
    2、如按潘说,即使不让李白从诗人中滚出去,至少也得把他的很大一部分诗从诗中剔除出去。比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下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诗歌有一个很强大的功能是——美育。这个功能对于孩子和学生们来说,尤其重要。而汪诗恰恰在这个方面非常突出。他擅长通过浅显的诗歌语言传达一种健康向上的情趣,揭示出生活哲理。因此,使得他的诗有了很大的青年阅读群。诚然,和稍早一点的北岛相比,汪诗似乎“诗性”稍逊一些,但朋友们,你们认识到了吗?北岛的诗基调是黑色的、沉重的、晦涩的、叛逆的......而这些,更适于反思和批判,却和美育有很大的矩离。
就我个人的兴趣味来看,我更喜欢北岛,因为他和我的志趣十分相投。但是,如果让我给自己上中学的孩子选诗的话,我会偏重于汪诗,因为汪诗能淘冶清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养成孩子健全的心智。
    4、谈论汪国真的诗时,必须注意到“汪国真热”的时间节点。从诗歌的自身发展来说,当时朦胧诗风头尚劲,但多数诗人在追求更加晦涩的同时却丧失了北岛的那种强烈的批判和反思精神,从而使朦胧成为一种脱离思想内核的技艺。从社会思潮上讲,由于那个事件影响,人们特别是学生群体普遍感到压抑、苦闷、失望。而朦胧诗派长期以来带给读者的黑色感受,被现实成倍地放大。而“汪国真热”的产生既有对失去精神支持的朦胧美学的反叛,也有对当时社会精神层面的疗伤作用。他的诗青春、向上、明净、励志,浅显但富于哲理,一扫当时弥漫在大学生中的萎靡、苦闷的情绪,给青年人带来了一阵年轻的风,让年轻人通过读诗振作起来。应当说那是一个需要汪国真而产生汪国真的时代。从文本上看,汪诗比较单薄,没能给人一种沉甸甸的感觉,从而使他或不能跻身于最优秀的诗人之列。但是,在那个特定的时期,人们的思想和情绪已达到了不堪重负的地步,社会需要的是疗伤和抚慰,而不是增加沉重感! 所以,一些人脱离时代背影,仅拿文本对汪国真说三道四,实际上是一种无知的表现
   5、无论那一个诗歌文本,除去本身孤立的美学评判外,还应放在产生这个文本的时代背景中看。否则从哲学上讲,就犯了“只见树木,不见树林的”的错误! 还有,我认为文学批评,除去应具备一定的文学常识外,还应当克服一种恶劣的心理——妒嫉和自大!
   6、汪国真的诗有明显的纠偏意识,也就是:把诗歌从谜语式的空洞中拉回来到现实生活,把诗歌还给大众,还给青年。当然,这种纠偏使得他的诗名付出了代价,一般主流诗人和诗评家普遍认为他的诗浅显、轻飘飘,缺乏沉甸甸的厚重和刀砍斧劈的力量。而主流诗人和诗评家之所以遏力打压汪国真,是害怕诗歌被大众掌握后,就会揭穿了他们那没有谜底的谜语,从此不再对他们感兴趣。
    7、纠偏就有可能过正。垃圾派和汪国真的诗风看似水火不容,但在核心价值上有惊人的一致。汪对空洞无物,唯以晦涩为高的纠偏,使他饱受浅薄的垢病;而垃圾派对于脱离现实的高蹈和假崇高的纠偏也使自已背负了低俗的恶名。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