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贵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

http://s12/mw690/001Wt9SMzy76KhbrFft9b&690
覃塘师公戏:
http://s7/mw690/001Wt9SMzy76KhdCLjw76&690
桂平杖头木偶戏:又称“下弄上”,以木杆顶着木偶的手足进行表演,于清朝同治年间由北流木偶艺人何十二及其子何旭山传入,至今已发展了六代木偶艺人,曾覆盖桂平全市各乡镇,演出场地多设于各乡镇文化站。
http://s6/mw690/001Wt9SMzy76KhgFeGFa5&690
桂平社坡腐竹制作技艺:桂平市社坡镇腐竹是在传统工艺基础上,选用东北精纯黄豆,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严格按照国家的各项食品质量标准生产而成。腐竹产品为低脂肪高蛋白保健食品,其色鲜体薄,油亮清香,韧脆爽口,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增进食欲,性能不燥不寒,食法可繁可简,烹调任意调配,炸炖炒焖皆可。无论作主菜或配菜, 都可熟饪出色泽鲜美、香味扑鼻、酥脆嫩滑、风韵别致的荤、素佳肴。产品主要销往广东、香港等地,出口日本、东南亚一带
http://s14/mw690/001Wt9SMzy76KhikBDD0d&690
瑶族婚礼八音:现仅存于桂平市紫荆镇,萌芽于始祖生活的千家峒,男女平等,婚嫁自由的习俗。由5人组成,使用民间乐器唢呐二把、一个锣、一个鼓、一个钹,主要用在瑶族婚礼上,总共有20多首曲,由挂红开始,到接客、茶曲,最后到拜堂曲、送客曲完成,是目前比较完整的“八音”。其传承没有规定,只要喜欢,谁学得好,就传承谁,但因无乐谱,属口传,现传承断层,会唢呐的都是60多岁的老人,40岁以下的年轻人基本没有人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