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3)

(2022-12-12 10:07:51)
分类: 安全行为学学习专栏
企业安全文化的特点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内涵及具体的工作方式和内容,使人类在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的行动中,又增添了新的对策和手段。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除了关注人的知识、技能、意识、思想、观念、态度、道德、伦理、情感等内在素质外,更重视人的行动、安全装置、技术工艺、生产设施和设备、工具材料、环境等外在因素和物态条件。
相对于过去的企业传统的安全活动方式和手段包括策略、思路、规划、对策、办法等,今天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有新的意义,主要有以下3方面的内容。
第一, 从安全原理的角度,在“人因”问题的认识上具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这对于预防事故所采取的“人因工程”,在其内涵的深刻性上是新的突破。
第二, 要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特别是要解决人的基本人文素质问题,必须要对全社会和全民的参与提出要求。因为人的深层的、基本的安全素质需要从小培养,全面的安全素质需要全社会的努力。这就使得对于实施安全对策,实现人类生产、生活、生存的安全目标,必须是全社会、全民族的发动和参与。因此从人类安全活动参与面的广泛方面讲,是一个新的突破,其中表现在:从生产扩展到生活,从产业、工厂发展到社会、学校、消防、交通、民航等公共生产领域;从对象上讲,从员工扩大到大众、居民、学生。
第三,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具有的内涵,既包括安全科学、安全教育、安全管理、安全法规等精神的领域,同时也包括安全技术、安全工程等物质领域。因此人类的安全手段和对策方面,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更具有系统性。

7.5.4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预防事故的基础性工程;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具有保障人类安全生产和安全生活的战略性意义;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具有安全手段的系统性。不仅包括安全宣传、文艺、管理、教育、文化、经济等软手段的建设,还包括安全技术、安全工程、安全设备、工具等硬技术的建设,因此具有综合、全面性和可操作性的意义。
员工因工业意外而承受的损失颇大,包括工资损失及用于医疗费用的金钱支出等,严重的更可能导致身体残缺甚至死亡,因此有必要发展一些审核安全的方法,以防止或减少工业意外的发生。
岭南大学政治学及社会学系萧爱铃博士在“第八届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地区职业安全健康学术研讨会”上,就蓝领员工的安全文化、工作压力和安全表现的关系发表过一个专题演讲,其中一个主题就是探究安全文化与安全表现的关系。
萧博士认为,要改进工业安全,更重要的是注意“人为因素”,包括个人身体及认知特征等因素,因此她建议应该研究一些把对个人适合性的科学方法和原则运用于工业安全上,以避免或减少工业意外。
近年来,英国及欧美一些学者开始致力于从社会心理因素来研究工业安全问题,其中一个方法就是“组织氛围”,也就是我们所探讨的企业安全文化的内涵。
“组织氛围”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概念,因为此概念牵涉到一些组织因素与意外/危险程度的关系,组织氛围其中一个范畴就是安全。很多时候,组织文化和组织氛围有互通的特性,所以萧博士在其专题演讲中用了“安全文化”和“安全气候”的概念。
Cox & Cox(1991)认为员工态度是安全文化的最重要指针,因为这些态度乃是各工作环境特征所形成的结果。Donald & Canter(1993)更进一步表示,员工的安全态度即是安全文化。他们认为:“一般员工不会刻意造成意外,但他们的行为却大多有意地导致意外,因为他们大多知道自己所做的事。” Donald & Canter 因此发展了一套量度安全态度的问卷,用作审核安全的工具。该工具已在40多个国家使用,可靠性已获确认。
根据过去研究结果显示,安全文化确实与工业意外所引致时间的损失有密切关系。因此,若能在工作部门进行有关员工的安全态度问卷调查,便可能预测到有关部门可能发生的工业意外率,而根据此率的高低,可以做出一些积极性的改善措施。
另一方面,安全文化也包括员工之间及员工与上司之间的沟通问题。此外,员工在工作场所感到的工作压力和工作张力也与员工的安全有关,例如工作满足感的大小与其在工作中引致的意外或受伤的机会成反比例。另外,一些个别因素包括年龄和性别的差异。
一般人认为年纪大的员工比年纪轻的员工有更丰富的经验和更深厚的常识,因而认为年纪长的员工有较少工业意外,但另外有些人则认为员工年纪大了,身体健康和能力会日渐衰退,因而引发工业意外的机会会增大。
在性别问题上,也颇具争议。有些研究发现女性的工业意外率较男性为高,因为女性在工作后要兼顾其他的责任。但另一方面,有些研究表示男性叫女性更容易遭到工业意外。
岭南大学政治学及社会学萧爱铃博士曾就安全文化、工作压力和安全表现的关系进行研究。她采用“安全态度问卷”的中文版来衡量安全文化,并研究安全文化包括安全态度及沟通、工作压力所引致的张力现象和工作表现包括工业意外或受伤之间的关系,同时又测试安全态度和安全表现与年龄及性别差异的关系。
萧爱铃博士的研究对象从事制造业的蓝领员工。中国内地样本在五间工厂包括制衣、电子、造鞋及纺织等抽取,人数达313人;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样本在四间工厂包括制衣和两间制造业外判公司抽取,调查的人数为120人。
调查结果显示,若干安全态度与工业意外率及工伤有相关关系,而工作张力与工业意外及工伤亦有关联。至于年龄差异,在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样本中,年龄差异的影响并不明显,但在中国内地的样本中,年龄因素起着相当的作用。年长的员工对工作安全的态度较为积极。但在两个样本中,年龄与意外率及工伤均没有明显的关系。至于性别差异方面,两个样本均显示出女性对安全采取较积极的态度,但性别差异与工伤或意外率亦没有明显的关系。
萧爱铃博士在结论时指出,透过员工的安全态度可预测其安全表现。在中国内地的样本中,“安全信息”和“伙伴训练”均有助于安全表现,而在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样本中,“安全训练”和“管理层支持”亦有助于工作场所的安全表现。
因此萧爱铃博士特别强调,要提高公司的安全文化,雇主应该知道员工的工作压力、工作满足感及不开心均与工业意外及工伤有密切关系,而员工的不开心及工作满足感低则与沟通不足有关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生活随想
后一篇:疫后胡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