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6、行为及人类行为的共同特征

(2015-09-22 14:46:13)
标签:

教育

文化

分类: 安全行为学学习专栏
1)行为
    人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行为是由一定客观物引起的,这种客观物称之为刺激物。行为就是由刺激物引起的某种特定反应,如在易燃、易爆的地方出现了火情,人们就会毫不迟疑地将它扑灭。在这里,火情是刺激物。刺激物通过人的视觉神经,将信息传递给大脑,通过大脑分析判断后,立即产生相应的意识,并通过具体的动作加以完成。
    生产过程中刺激物引起的反应—行为,是受意识支配所产生的结果。它不仅取决于刺激物,还取决于每个人的知识水平、心理状态和适应能力,以及不同的需要和动机。由于行为过程是有目的的,所以它贯穿于意识活动。如果由于疲劳、饮酒、疾病等原因导致心理意识不正常或意识丧失,就会失去对行为的调节控制能力,生产中就可能出现事故。

 

 2)人类行为的共同特征    
      1)行为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人类的行为具有自动、自发的特点,外力可能影响人的行为,但无法发动起行为,外部的权力和命令无法强制一个人产生真正的效忠行为。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只有提高人的自觉性,才会有积极主动的行为。

2)行为的因果性

人的任何行为都有一定的起因。遗传因素、外部环境是影响行为的生理原因和外部原因,人的动机、需要(欲望)等是行为的内部原因。

3)行为的目的性

人类并非盲目的行动,它不仅有起因而且有目标。有直接目标,也有间接目标;有总目标,也有子目标;有长远目标,也有近期目标等。

4)行为的持久性和连续性

行为指向目标,目标没有完成之前行为不会终止;旧目标达到还要向新目标攀登。

5)行为的稳定性和可塑性

人类的行为经过学习、训练、重复、事件,可能形成较稳定的、习惯性的活动方式;环境的变化也会造成行为的可塑性特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