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世界性通胀趋势
(2018-02-21 02:46:39)
标签:
思索形势 |
分类: 思读记 |
思索通胀(一)
《美元》(搜狗百科文章)说史,“一战中,欧洲国家的黄金流入美国购买战争用品,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将这些黄金作为法定货币导致了通货膨胀”。这就是说,黄金即便是最硬的货币,但它当时很多,而战争用品有限,仍然免不了贬值,造成通胀。
那么,只要是货币,无论黄金、还是纸币,特定条件下都会出现通胀。
纸币易造,更容易牵引通胀。
产生于二战后、朝鲜战争,尤其是越南战争时期的世界性通胀,使美国价格水平在1934年至1971年间上涨了2倍。美国总统尼克松1971年取消了作为货币的美元金本位。道理上、实用中都是扫除了印钞票障碍。而美国从此(20世纪80年代)后,长期实行低利率刺激政策,以求恢复经济。但事与愿违,印钞、低利率成为推动2007年金融危机主因之一。
由于美元在世界货币中的主导地位,牵引世界与美元汇率挂钩的国家,在本世纪,多采用了低利率的宽松货币政策。
应该是金融危机的反作用,当美国摆脱危机,出现复苏后,酝酿,并于2015年12月16日进行新一轮加息。至今,美国仍在加息周期中。
世界金融一体化关系,美国能牵引宽松,也自然可以牵引加息,结束宽松刺激的货币政策。
2007年金融危机,我国股市受极大影响,惨痛暴跌。外向经济也受了很大损伤。只是房地产没有遭受重创,还处在扩张中。难免影响一些人跟不上国家决策,现在还有可以继续宽松的自信。
我国收缩货币,结束宽松,事实上,很难。且不说利益集团问题,要立即结束地方土地财政,整个国家依靠尚未全面转型成功的新经济,应该还困难。
但是,我国现在的通胀持续发展。处于美国加息周期条件下,去年以来美元持续贬值,我国货币(人民币)持续升值。在有限经济、有限货物情况下,可能造成更大通胀趋势。
注:主要参看了搜狗搜索《美元》一文。
特致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