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与文化,与时代,与新市场
(2017-10-16 23:01:56)
标签:
扬弃改造质变 |
分类: 荷亭文说 |
技术,是一个文化词语,它既有一般物质的内涵,如机器、技术工具、硬件、手机、电脑等等。也有精神思维方面的内涵,和认识、经验派生的内涵。如系统、组织方法、操作及程序、度量标准,判断经验等等。
技术物质的、思维精神的、技巧方法的组合,可以形成、上升为一种行业生产方式,社会生产方式。如电脑、股市交易、交易方法,度量标准结合就组成行业生产运行方式。而电脑、计算机与整个社会物质生产、社会精神文化各生存发展领域相结合,就形成社会生产方式。
不过,单单说技术,就不能代表文化,等同文化。如A股的交易操作技术。但又因为A股操作技术具有文化属性,所以与人的思维观念、利益驱动、度量派生密切相关。
首先,我们考察A股市场,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其度量标准、操作技术,具有被成熟市场淘汰了的落后性,大资金的野蛮掠夺欺骗性,和死板硬套的盲目性。
我们应该知道,无论是波浪技术、量价技术、趋势技术等等,已经被当代成熟市场将其原来主要内容抛弃,而改变引入了新的内容,改头换面了。当代股市技术,考察的是社会经济状况、市场发展前景、股票潜在未来、而不是MACD、BOLL、KDJ。关注的是民众对市场的参与兴趣与热度,及获利方式的了解,具体股票的持仓程度及稳定性。而
没有A股喋喋不休的牛市梦,没有A股的短线进出研究热。因为,
他们的市场是价值投资市场。不需要过去那些技术。那些技术已经是莫名其妙的老古董。整个市场,根本依靠的是社会经济、上市公司业绩发展,共同获取投资报酬。
那些被时代弃之如敝屣的老古董,当年为什么被如获珍宝地搬来A股?因为A股初创,建立的是投机、大鱼吃小鱼的运行机制。
A股在变化,在发展。A股必须彻底抛弃旧的旨在为投机掠夺市场服务的技术分析。但是很多人对市场变化懵懂,对旧技术恋恋不舍,就像是没有看到大公路出现,依然离不开自行车一样。更像是赌博不醒,麻木不仁一样。
这种懵懂不清醒的典型表现,就是集几十年市场经验,修修补补旧技术。比如波浪技术的量化研究。
是的,那是一种人的努力精神表现。比之懵懵懂懂始终努力死板硬套去企图运用、吃透种种旧技术,高了一个层次。
但是,研究这个量化“新”技术,是不是为了教会、带领一批高手,更多更巧的展开资金投机争夺?方向何在?是A股新市场需要的吗?投资者利益怎样通过新市场新技术正当获取?
同时,不妨考察一番看看。这个量化波浪技术,在至今以前的A股市场里,底部阶段,震荡市阶段,头部阶段,有多少次大的失误和误导?效果如何?现在呢,市场已经开始价值投资道路,开始了新时期。量化技术适应否?效果如何?对新机制,如股指期货适应如何?(现在只是一段时间反复运用认识阶段)。如何指引人们价值投资?
那几千个光环哟。不要让技术脱离文化、时代、市场发展哟。
声明:本人布衣一个,从来不认识文章涉及到的方方面面有关人,也从无宿怨。
本人只是为了A股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