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市中的大级别反弹与历史必然
(2014-11-27 22:56:55)
标签:
旗号泡沫改革市场主体行为转变历史 |
分类: 股市谈论 |
2009年8月,沪市的3478点,是市场公认的超跌反弹。如果今后超过这个高度,以本轮反弹特征看,可以称为“投机牛”“资金牛”。没有超过这个高度,仍然是熊市。
市场公认,中级反弹,高度400至500点。本轮反弹,至今反弹已经超过500点,可以确认是熊市中的大级别反弹。
本轮反弹,程序和以前一样,救市推动第一步,现在进入了资金推动的第二步。
反弹预期有道理,分享改革成果。
市场可以预期,经济进一步市场化,下放行政审批权,从经济角度看的反腐,都将极大地解放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可以促进新科技新产业发展,和第三产业发展。转变生产方式和经济主体,改造、化解旧生产方式的产能过剩、产能泡沫、房地产泡沫。
预期是股市动力。但不是根本动力。根本动力唯有股市改革、股市创新。
新股发行改革,无可奈何。仍然是三高发行,是无风险、无成本、无回报,大资金暴利的乐园。而且诱发创业板小盘股极度投机。
沪港通迅速平淡。
市场期待新股发行注册制,不免让人几分惶惑。那会不会又成了“牛市”利好,创业板冲天理由,一些板块炒作拉升刺激?什么改革都可能变味?
经济改革预期有理解的不同。
本人在今年8月18日《新常态经济、股市的“下行、过渡”观》一文中谈到:
一,“新常态”题中之现实、历史意义,应是告别GDP7.5%以上增速。却可能、应该随着经济转型逐渐进展,走向6.5%,直至与世界经济发达国家保持接近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大约2%至3%左右。
二,以之相适应,中国股市平均市盈率也终将与世界接轨,走向股市自己新常态。平均市盈率或应为7(熊市)至15倍(正常年景)。牛市不应该超过21倍,或不太偏离的倍数。数据的基础正是可能的GDP2%至3%的增长速度。或相应的GDP数据基础。(一、二为我的原文引摘)。
也就是说,经济改革,不再是追求2位数GDP,而是有质量的经济总量,是确有让世界尊敬,有世界经济影响力的国家综合实力。
现在,据说,高层已经在讨论明年7%GDP可能。GDP的方向是可持续发展点位。
股市改革,就上市公司说,创业板67倍市盈率与可持续发展怎么理解?其它大多数上市公司股价透支与GDP主动回落,又怎么理解?
股市反弹上涨也有理解的不同。不是改革,而是“牛市”成了炒作投机的利好、动力。中国股市似乎以永远不和经济相联系为荣,以不是经济晴雨表为乐,为特色。骨子里熏透投机赌博掠夺市场、股民发财观的,资本原始积累野蛮赚钱效应的,不是幽灵,而是公开的莫名的牛市旗号。
我们忘了吗?我们还能允许中国(几百)万人哀恸,退市清仓的局面再出现吗?
牛市旗帜下,官资联手拉动反弹,不平等知情消息推升上涨。内幕交易,多买多,疯狂炒作,完全没有市场经济、市盈率概念。
这是我们中国A股的市场主体行为吗?真让人汗颜!
反弹第二阶段,是由降息引发的大肆逼空上涨。行为是多买多。理论热闹效果是人人赚钱。不过,请中小股民注意,多买多效应的相辅相成,是多杀多效应。这是规律。
上述对经济改革、市场改革理解不同,必然导致由人操作的股市产生大的震荡。
相信,暴涨的第二阶段也是时间短暂的。
时间将证明,中国A股必然进步,泡沫必将受到抑制。但很不容易,十分艰难。中国A股的进步,不是以牛市来否为标志,而是价值投资主体行为观念的确立。
我 2013年12月2日在我的《换世界换观念行为换人》一文中指出了中国A股的这个历史必然,和历史的无可奈何。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