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与偏见
(2014-07-01 02:22:49)
标签:
阅历感受素养勇敢升华 |
分类: 文学性散文 |
人到中年。一次家宴,在座的一个小伴(发小)谈到过去,说我从小白里透红,又健康又帅。当时他没想起贾宝玉外貌,要不,应该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一类的话了。
其实,直到中年以前,我并不知道自己皮肤长相出众。只知道自己凡事好奇、大胆、敢于反抗。还在幼儿园,就和弟弟联手打得欺负我们的“大王”大哭。到了绰号诨名满天飞的中学时代,不知道哪里飞来一个叫我“白囡”的称呼。(囡,方言读音拼不出,意思是白白红红的女孩)。
出于天性嫉妒,男同学常常在女同学面前做出欺负我的举动。激烈的反抗终于在一次课间休息爆发。教室里,所有男同学对我起哄,五、六人上来动手。女同学纷纷躲避,桌椅倒了一大片。我怒不可遏地大声叫喊着冲上去。几分钟后,气喘吁吁的把一个同学制服在地。又豹眼怒目,环视周围。其他男同学再也不敢上前,起哄声也立即平息下去。忽又轰的一声,他们借着上课铃声四散,扶起桌椅。没事一样对着刚走上讲台的年轻漂亮俄语(绰号俄语老奶)女教师,大声鞠躬问好。那以后,事情传开了,那个诨名也慢慢消失了。今天不提起,恐怕没人记得。那以后,同学们大胆的事都会叫上我。到浑浊激流中横渡畅游,上树爬房等等。其实,他们不知道,在巷院里,我就常常上树爬房,什么都会去摸一摸。我妈说我憨大胆。我说,哪里,是勇敢。
中年以后,我才回味过来,那时是男同学嫉妒女同学注意。一次旅游,几个班在高原湖边打球游泳嬉闹。我一个人提着裤脚,脚踩细沙,淌着清澈见底的湖水,不知不觉独自走到一边去了。阳光下,我兴趣盎然地用脚和穿梭小鱼戏玩。忽然,一个陌生的女同学几分羞涩地叫我的名字。那时候,男女同学都划“三八线”(界线)。本班的女同学如果不是班组长,也不会叫我名字。这个叫声当然陌生得让我惊诧地举手遮阳看去,一个别班漂亮女孩看着我。湿漉漉尚还滴水的游泳衣,丰满凸显的苗条,瞬间在强烈的阳光中,闯过指缝,闪进我的眼瞳。我愣愣不解地问:你谁呀,怎么知道我的名字?她神秘地笑说,当然知道啦。又告诉了她的名字。我哦了一声,又低头蹚水戏鱼去了。当时我自然记住了她的名字。后来年龄又大了几岁,我才意识到了女同学对勇敢和靓帅男孩的喜爱,也朦朦胧胧感受到了那异性异体的启悟。
或许人们先入为主的偏见免不了。刚当新兵时,就派我先夜哨,大概看看是否胆小。我却悄悄地去看老兵夜挖竹鼠。刚学会跳伞,就几分培养地让我到了空降区首跳试风。试风就是伞打开后不操作,完全随风飘荡,以便取得风速风向等数据,修正后再其他人空投。是跳伞风险。那一次,我差点毁容。至今想来,也是勇敢给了我祝福。
军队里,我出了名的爱看书,常四处找书。却不参与那些没有和尚色戒的大兵们,赤裸裸大谈女人,描说性爱的情节。我喜爱小动物。有时夜哨时与下一班岗,躲在树间草地上小酌几口早就藏在军用水壶里的苞谷酒,谈谈别人似懂非懂的书、典故、历史、人物等等。也许是非类讨嫌,派任务总不会漏了我。可偏偏我最喜欢这些振奋精神的事。
在某地,我和某参谋带10来人去执行任务。我打头领队,他押后照应。回来路上,从仰头欲跌看不到尖的连山竹林中,左钻右绕,浑身汗湿的挤出一道道山箐。再拉拉扯扯着如网如瀑的漫山蔓藤,似飞似跌扑进山涧清流。带着约 20公斤的枪支装备干粮等等,游到对岸,踉踉跄跄地钻进岸上一人高看不见边的金黄色稻田。人人拉开军装,迎风取凉。时时还要一把把推开粗大挡道的稻穗。真是又湿又热又累的田间小路,哪来的诗情浪漫?
缓过劲来,还真有诗画风光。偶有高大的风车,散落在田间河边。让我想起了小学时的文具盒。那是父亲从北京带回的出差礼物。盒面是一个典型北方农民大爷拉着一头馿走上小石桥,背景是麦田、和今天看见的相同的高大风车。这里,不是风吹草低见牛羊,而是风吹稻穗见陌阡,尽头遥有教堂楼,几声钟响摇牛乡,风车磨坊小村庄。
快进村时,我们整齐衣装,沿着杂树林掩盖的小河流水,纵队前行。眼见前方小路小河都消失在山脚,我不禁啊哈,随口吟道:“山穷水尽疑无路,绕过竹林又一村。”风光果然大有古景,转过湾来果然一村。但大为惊异的,却是突兀见姑娘。竹岸水里哗啦一声,一个青春少女拉起筒裙裹起三弯身段,惶然不知进退。一瞬间,大家都看到了出浴美女,一瞬间,年轻大兵个个扭头远看,慢慢收回拉动的枪,不停脚步匆匆走过姑娘身旁。回头看看他们,我心里乐了:“哈哈,色中饿兵们,怎么不勇餐女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