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司南
司南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3,706
  • 关注人气:68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五代 宋 元花鸟画精品赏析(上)

(2012-04-26 05:51:55)
标签:

转载

五代 宋 元花鸟画精品赏析(上)

[转载]五代 <wbr>宋 <wbr>元花鸟画精品赏析(上)

五代 南唐 徐 熙 《玉堂富贵图轴 》
台北故宫博物院
有徐熙款,但据专家分析,可能是南宋-元代的作品。

   1 唐代存世的花鸟画均为赝品及仿作,故全部予以舍弃。宋元时期的伪作、误题作品与赝品也一律不录。
  2 为了能较全面的反映这一时期的花鸟画创作,选入了少数非全景画鸟作品,主要为文人画及水墨花鸟画,包括文同、陈琳、盛昌年、王蒙等各别作品。元代水墨花鸟画也予以录入。王冕作品将单独录入“岁寒三友”专题,故均未录入。
  3 本次选入的作品全部为立轴,手卷、册页花鸟画将在今后进行专题整理。
  4 有名款的作品未标明年代者,为作者或年代有争议的,大部分都是南宋时期的作品。无款作品年代均为考证后的实际年代,个别作品有争议(北宋的山花墨兔图及富贵花狸图有不少专家认为南宋画)。
  5 由于历史原因,五代北宋宋花鸟画存世极少,且大部分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南宋创作的花鸟画数量较少,只有李迪等大家有存世作品,其他画家的花鸟立轴作品如马远等,已趋向于边角构图,但仍有其特殊意义,故一并录入。元代花鸟画创作成衰退之势,故作品数量也很少。
  6 本次录入作品总数为69件,部分作品加上了简单的文字说明。


[转载]五代 <wbr>宋 <wbr>元花鸟画精品赏析(上)

五代 后唐 李赞华 《丹枫呦鹿图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

    旧题五代人画,据考证,这种画风接近北宋时期的西域绘画风格,当为辽代作品。北宋文献中有著录李赞华的千角鹿图一套,由辽主赠送给北宋皇帝,是图与著录中李赞华的风格接近,很可能就是其传世作品。
下图与此图为一套。


[转载]五代 <wbr>宋 <wbr>元花鸟画精品赏析(上)

五代 后唐 李赞华 《秋林群鹿图轴》


[转载]五代 <wbr>宋 <wbr>元花鸟画精品赏析(上)

五代 后蜀黄居寀 《山鹧棘雀图轴》真迹
台北故宫博物院

    这件作品是黄氏传世唯一真迹。代表了五代北宋初年黄体花鸟画的最高成就。经北宋内府收藏,宣和画谱著录。


[转载]五代 <wbr>宋 <wbr>元花鸟画精品赏析(上)

五代 南唐 徐 熙 《雪竹图轴》真迹
上海博物馆

    这件作品为吴湖帆旧藏,不见与任何著录,画法奇特,这种画法在传世10余万件中国古代绘画中,仅此一例。据谢稚柳先生考证,这就是像迷一样的“落墨法”。此图水平及其高超,与记载的徐熙作品风格完全一致,且年代在五代-北宋初年,可以说是代表徐熙风格的唯一作品,也可能是他的学生所作。


[转载]五代 <wbr>宋 <wbr>元花鸟画精品赏析(上)

北宋 崔 白《双喜图轴》真迹

台北故宫博物院

    崔白的作品传世仅有3件,此件作品的艺术水平最高。崔白是北宋中期具有改革意义花鸟画家。这件作品是台北故宫的镇院之宝。


[转载]五代 <wbr>宋 <wbr>元花鸟画精品赏析(上)

北宋 文 同 《墨竹图轴》真迹
台北故宫博物院

    北宋时期,苏轼和文同的墨竹最为世人所称道。此为文同传世唯一真迹,且艺术水准是其他画家所无法超越的。


[转载]五代 <wbr>宋 <wbr>元花鸟画精品赏析(上)

北宋 赵 昌 《竹虫图轴》
东京国立博物馆

    赵昌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花鸟画家,以墨骨法著称于世。赵昌目前没有可靠的作品传世。这件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有赵昌的风格,但年代已经在南宋中期。


[转载]五代 <wbr>宋 <wbr>元花鸟画精品赏析(上)

北宋 赵 佶 《腊梅山禽图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

    这件作品是画院画家的作品,可以说代表了北宋后期画院工笔花鸟画的最高成就,无论从技法,意境都是南宋和明代宫廷画家所无法超越的。


[转载]五代 <wbr>宋 <wbr>元花鸟画精品赏析(上)

北宋 赵 佶 《芙蓉锦鸡图轴》
故宫博物院

    此图与上一幅是同一套作品,但并不出于同一人之手。画家用笔极其沉稳,设色艳而不俗,用静态的画面表现出了锦鸡刚落到枝头的动态世界,技法高超,应该出于画院高手之笔。


[转载]五代 <wbr>宋 <wbr>元花鸟画精品赏析(上)

北宋 赵 佶 《红蓼白鹅图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

    这件作品同样为北宋画院的作品。水平虽然高超,但稍逊与前二幅。


[转载]五代 <wbr>宋 <wbr>元花鸟画精品赏析(上)

北宋 赵 佶 《鸲鹆图轴》
南京博物院

    这件作品是代表赵佶画风的名作,历来为世人所重。从这件作品中,我们可以领略到北宋皇家贵族创作风格与画院的截然不同--水墨写意。
    此图在著名收藏家庞元济收藏后,被其销毁,有著名海派画家陆辉临摹两件,堪称下真迹一等。现在一图在日本,一图在南京博物院。
    也有人考证说,庞氏捐献给南京博物院的是真迹。

[转载]五代 <wbr>宋 <wbr>元花鸟画精品赏析(上)

北宋 《梅竹聚禽图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

    这件作品是北宋崔白画派的高手所作,是一件罕见的巨幅作品。此图是台北故宫的70件书画镇馆之宝中的一件。


[转载]五代 <wbr>宋 <wbr>元花鸟画精品赏析(上)

北宋 《山花墨兔图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

    这件作品同样是北宋中后期画院的作品,体现出了北宋时期画家高超的写生能力,但这件作品同崔白的相比,却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


[转载]五代 <wbr>宋 <wbr>元花鸟画精品赏析(上)

北宋 《枇杷戏猿图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图同样为北宋中期作品,是不可多得的珍品。关于此图的风格,大多数专家认为代表了与崔白齐名的另一位花鸟画家易元吉的风格。


[转载]五代 <wbr>宋 <wbr>元花鸟画精品赏析(上)
北宋《富贵花狸图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

    虽无年款,但画中除主题牡丹与狸外,不多描绘周遭环境,仅以草木根部暗示地平面的存在,细部描绘工致,与徽宗〈蜡梅山禽〉诸作相似,可能也是徽宗时期的画院作品。


[转载]五代 <wbr>宋 <wbr>元花鸟画精品赏析(上)

辽人 《竹雀双兔图轴》
辽宁省博物馆

    这件作品是传世不多的辽代作品。年代在辽代中期左右。此图画法稚嫩,带有徐熙的野逸风格。


[转载]五代 <wbr>宋 <wbr>元花鸟画精品赏析(上)

南宋 陈 容 《龙腾虎跃图轴》
波士顿美术馆


[转载]五代 <wbr>宋 <wbr>元花鸟画精品赏析(上)

南宋 陈 容 《云龙图轴》
中国美术馆


[转载]五代 <wbr>宋 <wbr>元花鸟画精品赏析(上)

南宋 陈 容 《云龙图轴》真迹
广东省美术馆

    这件作品是陈容的代表作。陈容以画龙而著称,作品传世不多,他同时受到了禅宗画风的影响。


[转载]五代 <wbr>宋 <wbr>元花鸟画精品赏析(上)

南宋 法 常 《松猿图轴》真迹
东京大德寺

    法常的作品绝大部分流落日本,但其中的真迹却极其稀少,大部分都是舔款或者是日本僧人的伪作。此图与下图为公认的法常真迹。


[转载]五代 <wbr>宋 <wbr>元花鸟画精品赏析(上)

南宋 法 常 《竹鹤图轴》真迹
东京大德寺

    这件作品据专家考证,应该是临摹徐熙的作品。


[转载]五代 <wbr>宋 <wbr>元花鸟画精品赏析(上)

南宋 法 常 《鸟荷图轴》
日本


[转载]五代 <wbr>宋 <wbr>元花鸟画精品赏析(上)

南宋 法 常 《叭叭鸟图》
日本

[转载]五代 <wbr>宋 <wbr>元花鸟画精品赏析(上)

南宋 李 迪 《枫鹰雉鸡图轴》真迹
故宫博物院

    李迪是少数能创作如此气势的全景花鸟的南宋画家。这件作品是南宋绘画中罕见的巨幅作品,同时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转载]五代 <wbr>宋 <wbr>元花鸟画精品赏析(上)

南宋 李 迪 《雪树寒禽图轴》真迹
上海博物馆
  在南宋的全景花鸟画中,我们更多地看到了肃穆,凄凉的色彩。此图是李迪的晚年精品。


[转载]五代 <wbr>宋 <wbr>元花鸟画精品赏析(上)

南宋 马 麟 《层叠冰绡图轴》真迹
故宫博物院


[转载]五代 <wbr>宋 <wbr>元花鸟画精品赏析(上)

南宋 马 麟 《晴雪烘香图轴》
故宫博物院
明摹本


[转载]五代 <wbr>宋 <wbr>元花鸟画精品赏析(上)

南 宋 《翠竹翎毛图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


[转载]五代 <wbr>宋 <wbr>元花鸟画精品赏析(上)

南 宋 《寒汀落雁图轴》
故宫博物院


[转载]五代 <wbr>宋 <wbr>元花鸟画精品赏析(上)

南 宋 《牧羊图轴》
上海博物馆


[转载]五代 <wbr>宋 <wbr>元花鸟画精品赏析(上)

南 宋 《平畴呼犊图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


[转载]五代 <wbr>宋 <wbr>元花鸟画精品赏析(上)

南 宋 《桃花鸳鸯图轴》
南京博物院


[转载]五代 <wbr>宋 <wbr>元花鸟画精品赏析(上)

南 宋 《雪芦双雁图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


[转载]五代 <wbr>宋 <wbr>元花鸟画精品赏析(上)

元 边鲁 《起居平安图轴》真迹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


[转载]五代 <wbr>宋 <wbr>元花鸟画精品赏析(上)

宋末元初  陈琳《溪凫图轴》真迹
台北故宫博物院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