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量未必有新高点(成交量查疑)----读书笔记之四
(2011-04-05 15:27:34)
标签:
股票 |
中国文化思想家、哲学家老子的核心观点“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我们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进一步详熟的是其“道常无名”、“反者,道之动”相关观点。
我简单的理解就是,事物规律性、自然法则之“道”,可以以观点言说,理解、总结、归纳,即所谓是“可道”的,“可名”的。但这些被我们定名为某种观点、概念,称为常识的道理不是永恒的,所谓“非常道”,“非常名”。因为自然法则本就多变、能阴能阳、能张能驰,规律本身就会变化,就不是铁律,所以“常无名”。而且,任何事物都互为反动,所谓“反”。相反相成才是“道之动”(根本运动规律)。
当我们以这个思想逻辑来试考察股市基本常识、铁律,即成交量规律之时,就会有非常惊讶的发现。
我们从沪市缩小周K图看到,成交量以6124点为分水岭。1、阳、正。6124之前,股市的新高点,总是以大过前一高点的成交量冲浪形成。于是股市近20年形成一个至今未重新思考的结论:没有新高量就没有新高位。2、阴、反。6124之后,反过来了:有了新高量,大盘远不见新高。从1664点至3478点,其量之和远超过06年12月至07年10月6000点大牛市量之和。见3478之后,大盘却越走越低,重新探底,直至2319点。3、阶段的看,从3478点至现在2967点,20个月时间,大盘成交量之和,也不低于1664点至3478点10个月成交量的2倍,大盘总体却在横盘。以我个人现在资料条件、分析能力,尚难得出规律性结论。但至少可以说,成交量与大盘的运动关系已有了变化,新高量未必创新高点。具体情况具体考察。例如在现在总体横盘中,大盘能否以阶段常量(1500亿)震荡盘上,二次见高3186点,?也就是说,常量能否震荡盘上?乃至突破前高?因为几年时间加成交量,应已大大消化了被套盘。而大盘目前只是在震荡中等待与牛市匹配的经济、政策、中国外围环境等条件。
这样,初步试简析观点是:
1、股市运动有了新变化。
2、新高量未必创新高点。可以探底,可以横盘。
3、常量能否震荡盘上?
4、几年洗盘后,高度关注其它配合条件。关注“道之动”。
猜想:常量临近前高,短促放量能否突破?
可以观察。修正。
我简单的理解就是,事物规律性、自然法则之“道”,可以以观点言说,理解、总结、归纳,即所谓是“可道”的,“可名”的。但这些被我们定名为某种观点、概念,称为常识的道理不是永恒的,所谓“非常道”,“非常名”。因为自然法则本就多变、能阴能阳、能张能驰,规律本身就会变化,就不是铁律,所以“常无名”。而且,任何事物都互为反动,所谓“反”。相反相成才是“道之动”(根本运动规律)。
当我们以这个思想逻辑来试考察股市基本常识、铁律,即成交量规律之时,就会有非常惊讶的发现。
我们从沪市缩小周K图看到,成交量以6124点为分水岭。1、阳、正。6124之前,股市的新高点,总是以大过前一高点的成交量冲浪形成。于是股市近20年形成一个至今未重新思考的结论:没有新高量就没有新高位。2、阴、反。6124之后,反过来了:有了新高量,大盘远不见新高。从1664点至3478点,其量之和远超过06年12月至07年10月6000点大牛市量之和。见3478之后,大盘却越走越低,重新探底,直至2319点。3、阶段的看,从3478点至现在2967点,20个月时间,大盘成交量之和,也不低于1664点至3478点10个月成交量的2倍,大盘总体却在横盘。以我个人现在资料条件、分析能力,尚难得出规律性结论。但至少可以说,成交量与大盘的运动关系已有了变化,新高量未必创新高点。具体情况具体考察。例如在现在总体横盘中,大盘能否以阶段常量(1500亿)震荡盘上,二次见高3186点,?也就是说,常量能否震荡盘上?乃至突破前高?因为几年时间加成交量,应已大大消化了被套盘。而大盘目前只是在震荡中等待与牛市匹配的经济、政策、中国外围环境等条件。
这样,初步试简析观点是:
1、股市运动有了新变化。
2、新高量未必创新高点。可以探底,可以横盘。
3、常量能否震荡盘上?
4、几年洗盘后,高度关注其它配合条件。关注“道之动”。
猜想:常量临近前高,短促放量能否突破?
可以观察。修正。
前一篇:顶
后一篇:震荡上扬(并非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