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尖翻越记——一组12年前拍摄的华光潭水库的照片
标签:
太子尖翻越浙西大峡谷华光潭水库大桥浙川村绿野仙踪所在处 |
上海的冬天终于降临了,连绵阴雨天最是烦人心,哪儿也去不了,能够去的只有那些雷同的“血拼中心”,有点无聊。
无聊之中,大侠开始检阅自己的数码图片成果,今天就打开了2007年拍摄的一组浙西大峡谷的精选图片。居然也有新的体会可与朋友们共享。且听慢慢说来。
那是5月初的一天,从上海奔波到浙西大峡谷后,就直接向高山之上的“小九岭村”农家乐进发。途经“浙西大峡谷建材公司”时问路,并打听大山中的景色,老板自豪地说,可漂亮呢!我们本地人都说好,你们上海人更别提了。
车上有5个座位,我们同行仅三人,见一对母女在路边行走,就顺路载了她们一程。当来到华光潭水库大桥前,母女俩说,他们家就在前面,并自豪地说,大桥前的隽刻桥名的石碑就是孩子爸爸他们做的。
这座桥至今仍然是大侠乡村闲逛拍摄到的最漂亮的现代构筑物之一,不信,各位自己看吧。华光潭水库峡谷也是浙江最秀丽的峡谷之一。
那天晚上大侠与同行者借宿农家乐,第二天游览了浙西天池——千顷塘水库,然后就去翻越浙江海拔最高的高山公路,那儿是远眺清凉峰群峰最佳观景平台所在,所谓平台,就是在海拔1500米的太子尖垭口,遥望风景。远处的万峰耸立处就是清凉峰,大侠说不清楚,哪个山峰是浙北第一峰。向下望,就是著名的绩溪大坑乡(后来改名中国龙川!)胡家宗祠建筑群。
翻越了太子尖后,我们到了著名的浙川村,那里是一脚跨两省的地方,是著名的徽杭古道的浙江终点,不过,浙江人过去的不多,而是安徽人过来的多,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过来了,就再也没有从浙川村走过回头路。如今,则是徒步旅行者的重要集散和休息点之一,而且一旦有冒失鬼在清凉峰遇险,这个村就是救援指挥部所在地。大侠那天夜晚借宿的农家乐老板非常自豪地说,指挥部就设在他家!
从浙川村回眺太子尖垭口,绝对是经典中的经典的一幅风景画,大侠的小车此刻就安静地在大山下面休息。这是一辆KIA
1.324升排量的手动挡小车,连ABS(自动防抱死系统)也没有。但是,就是这辆小车,练就了大侠翻山越岭的本领!
第三天,大侠又是早起,在村里兜了一圈又一圈,这才是绿野仙踪所在处啊。途经著名的石长城,叫人想起了阿黑哥与阿诗玛重获自由后骑马飞奔的画面。那部电影就是在这儿取的外景。
依依不舍地驶离昌溪江,驶上回家的路,江水碧绿,天下少有的美啊!
关于数码照相机,大侠还有一点想法,就是普通爱好者,千万不要跟随那几家大公司的步伐,扔了旧的,又买新的。这些图片是松下的LX2口袋机拍摄的。传感器为CCD,1/1.7英寸,拍摄16比9宽屏格式,才1000万象素,大侠取3比2横屏,仅仅800万象素。可是这些图片大多数至今仍然可经推敲。镜头则是徕卡授权松下制造的可变焦距镜头(VARIO-ELMARIT,8组9片,3片非球面镜片)。上传博客的图片,12年后再次做了微调,不过是层次上面做些调整。当时拍摄少数是风景模式,大多数是傻瓜模式,从直方图曲线判断,还过得去,除了少数如千顷塘水库曝光过了度,后期无法挽救外,大多数都是正常曲线图形。更加重要的是,您只要妥善保存了DATA,那么,数码图片的质量就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有所损失。这是数字图象与模拟图象最大的区别所在。12年前大侠是胶片与数码相机共用的,胶片图象,也都扩印保存。可是扩印的图片,保真度又怎么可以与数字图片(DATA,数据)比呢?所以也不翻箱倒柜找扩印图片了。它们肯定在某一个角落里睡觉。
这也是想与朋友们分享的一点体会啊。
END
前一篇:国金中心的冰雪奇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