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是魔,也是神

(2012-08-27 16:32:00)
标签:

杂谈

 

关于造梦,有这么样的两个故事。

 

21世纪的人类已经有了控制梦的技术,于是多了一类患有梦瘾症的人。他们每天按时来报到按时入梦,因为故去的世界太美好,现实太残酷,所以宁愿在梦里不要醒来,自己做自己的造梦师,造出城市、道路、高楼、卧室、花园,将所有的记忆片段清理,只剩那些美好与欢乐。只愿从此,再也不要醒来,不再有分手、离散、遗失、死亡,不再有虚伪、冷漠、背叛、血泪。

 

 

这是《盗梦空间》里的故事。

 

地球上最大的人造岛,这里的日出日落云朵雨水,全部由人工控制。只因为一个导演要造出一部令世界惊奇的实景真人秀。于是,一个男孩从出生开始就活在无数的摄影机下。他的房间藏着无数的针孔摄影机,每天24小时滚动播出他的动态。为了扼杀他要离开的想法,导演费劲心思。直到他发现:这是一个梦,只是不是属于他的梦。再也没有谁可以阻挡他离开的想法,当他乘船躲过暴风雨,划到天尽头,猛然撞到的居然是人造的墙壁。

 

“你真的要出去么?相信我,外面的世界并不会比这里更好,这里才是专属你的世界”。对着镜头,他向观众展露出最后一丝笑容,转身离开,永远消失在摄影机下。

 

这个故事是《楚门的世界》。

 

 

有人死也要呆在梦里,就有人死也要从梦里走出来。

有人拼命想走进围墙里,就有人拼命也想从围墙里出来。

 

这世界的痛苦说起来大概也就只有这么两大类:一类是想要的得不到,另一类是得到的不想要。得到与失去,总是难以同时遂心。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1998年上映的《楚门的世界》是一个对乌托邦梦想的反讽。即便外面的世界有未知的险恶、有难以规避的风险,有太多的无法控制,他依然毅然决然选择了离开。在他消失的那一瞬间,电视机前的观众们欣喜若狂热泪盈眶,仿佛从中得到了新生的力量,仿佛得到了面对一切厄运的勇气,仿佛得到了释怀和解脱。

 

 

而十几年后上映的《盗梦空间》里,那个为了区分现实和梦境的旋转陀螺,又是在暗示着什么呢?

 

人类对于生命的真相有着无止境的探求欲望,但是再伟大的智者却也无法给出一个终结答案。眼有左和右,耳分两边,手有两只,脚有两双。再完美的生命,也无法有浑然如克隆一般对称的躯体。这是注定的喜悲同在。

 

 

白天我们在现实面前难免挫败,于是就有了夜晚的存在,让我们得以梦境里修复。每一天的平凡中都孕育着日升月落的禅意,只是我们在不断的重复中忽视着这些启示,只想选择一条更简单的路来行:永恒留在梦里还是享受做现实的赢家。然而,不管是梦亦或现实,其实你都无法逃避他们,就如同昼夜更替才组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一天。

 

 

巴厘岛药师说:人是魔鬼,也是神。梦在左,现实在右,平衡梦与现实,是永恒的命题,亦是永恒的宿命。好莱坞编剧们深谙此道。

 

已发媒体专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