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代芹线上线下相融合反思总结促教学
(2020-06-18 04:48:10)
线上线下相融合
南关小学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在线教学从配角瞬间站到了教学舞台的中央,这也让绝大多数未接触过在线教学或对在线教学了解不深的教师感到措手不及,来不及做更多的准备,就匆忙上台,演起了这场在线教学的重点戏,而且还都是独角戏。
在线教学过程当中,教师教的方式变了,不是站在讲台上,而是面对直播设备,利用平台给学生上课;学生学的方式改变了,身边没有教师,不是坐在教室而是坐在家里,看的是直播课程,然后要靠自觉学习跟上教学的要求。如此高科技的线上教学是否就是高效的课堂呢?根据三个月来的教学实践我发表一些拙见:
首先,学生在家无论是观看县级名师的钉钉直播课,还是空中课堂的视频课,以及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们一线教师自行设计的微课、直播课,这些在线课堂大都图文并茂、画面丰富、思路清晰。但受条件限制,师生互动都很少。连麦的互动的同学屈指可数。我们所看到的是极个别学生的学习状况,其余学生是在深入思考、积极参与,还是手机打开,人已开溜。我们无从得知。慢慢地学生习惯了这样被动的听,对复课后线下课堂互动学习就可能不习惯。在网络学习环境中学生心理上可能出现一些变化。比如,学生通过网络学习,掌握了现代化的学习手段,这是积极的一面。同时,学生也可能形成了过分依赖视频、缺乏自主参与的习惯。特别是小学生,受其年龄特点的影响,更是如此。
其次,网络新课教学,教师隔空喊话,部分学生理解能力差,课虽听了,但理解不透,似懂非懂,知识掌握出现了漏洞;部分学生出现了虚拟在线,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不回答;更有甚者,截取他人的学习成果,复制粘贴其他学生的作业。这无疑给复课后线下的教学增加了难度。
复课后,教师该怎样上课?这是很多师生十分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就此我提两点建议,与大家分享。
一、科学分析学情,找准教学起点
常言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是否得法,应当由学生说了算。因此,教师要拿出一定的时间,对学情进行科学的分析。
开学后,我对本班线上教学内容进行摸底测查,通过测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不到位,学生们恢复不到正常的学习状态。学生之间的学习差距拉大,两极分化现象严重。
如:分数加、减、乘、除的计算法则混淆,计算速度慢、准确率不高;对长方体的棱长总和、表面积和体积知识含糊不清,不能联系生活实际分析题意;动手操作能力还有待提高,如:画图表示分数乘法的意义,学生无处下手;分数乘、除法应用题,不会画图分析题意。数形结合的思想意识有待加强。
掌握学生的学情,了解学生的认知现实,情绪状态,教师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教学有术。
二、关注个性学习,采取得力措施。
2、分章节进行小检测,详细掌握学生的学习疑难和薄弱环节,针对性地进行强化和补救。
3、对共性问题和学生提出的一些有代表性的个性化问题,专门备课,安排少量课时实行定点突破。
4、对个别学困生,建议通过另外组建钉钉群,发送学过的微课,课后作业辅导等形式进行解决,逐步缩小与其他学生的差距。
5、通过开展同桌互助、优生展示、小组合作等学习活动,鼓励优秀学生对学困生同学进行帮助和指导,学做小老师,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总之,我们应做好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有效衔接,更好地适应正常教学规律,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更新做出更好的准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