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代芹《除得尽吗》的教学反思
(2019-10-15 09:52:34)《除得尽吗》的教学反思
南关小学
《循环小数》是一节概念课,这节课我们平时是怎么教学的?
《循环小数》教学一般流程
1.教师出示几道除法计算题,让学生自己计算;
2.学生在计算中比较、寻找商的共同特点;
3.师生对话交流归纳“循环小数”的本质属性;
4.抽象概括“循环小数”的概念,并对照书上的概念解释重点词。
思考:
是什么因素影响学生得出“循环小数”的概念呢?
教学设计中的原因:
我们先从教学设计上找原因,我发现不管是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还是教学案例,基本上是以师生对话为主进行“循环小数”概念的教学。比如前面的教学流程,都是师生交流为主。说——商的共同特征,说——循环小数的本质属性,说——循环小数的概念。这样的教学流程只有少数学生有表达和概括的机会。
如果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对循环小数概念的概括过程,即让学生自己写出商的特征,师生进行交流反馈后,再独立写出循环小数的概念,这样教学学生是不是容易得出循环小数的概念?
调整“循环小数”的教学流程
为此,我调整了教学流程,把原来以说为主变成以写为主。其他都不做过多的改变。即:
1.计算并观察商的特点;
2.独立写出商的共同特征;
3.师生共同归纳循环小数的本质属性;
4.学生写出循环小数的概念,师生共同概括完善循环小数的概念。
前一篇:李妮意义
后一篇:卫代芹《比较图形的面积》教学反思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