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尉章丽《做个百数表》教学反思

(2019-03-14 16:23:38)
标签:

杂谈

《做个百数表》教学反思百数表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32页的内容。在学生初步认识两位数后,教材及时对两位数进行整理,并以“百数表”的形式呈现百以内的各个数。为了让学生通过观察“百数表”发现数与数之间的联系,进一步理解百以内数的含义,教学时我主要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一、 在观察中发现首先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把百数表补充完整,让学生先在填表的过程中感知百数表中的隐藏的规律,看看在它们身上都能发现哪些“小秘密”。如:1.横着看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1。(横着看都是大1大1)2.横着看十位上的数都相同。(整十数除外)3.横着看个位上的数都相差1。4.每一竖行个位上的数都相同。5.竖着看十位上的数都相差1。6.下一个数比上一个数多10。7.最后一排个位都是0。8.斜着看,下一个数比上一个数多11。9.斜着看个位数相差1,十位数相差1。……孩子们的思维非常活跃,有的横着观察;有的竖着观察;孩子们的思维非常活跃,有的横着观察;有的竖着观察;还有的斜着观察。找出了很多有趣的规律。没想到,这样一张看似简单、枯燥的“百数表”,在孩子们的眼中竟然能够发现这么多的“小秘密”,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教师给他们提供了充足的活动空间和时间,让他们在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下,大胆想象,积极思维。二、 在发现中应用当学生对“百数表”有了初步的体验后,我并没有就此画上句号,而是把它作为新的起点,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在学生了解了百数表排列的规律后,出现了不同层次的练习,每一个层次的练习,既有孩子们的独立练习,也有小组的共同努力。当然,本节课还有存在一些不足,如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不够完整;对于思考性的问题能说出答案,但却不能很好地说出思考的过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