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谈我对《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本学段习作教学目标的理解    姚秋霞

(2014-04-22 08:41:22)
标签:

教育

                 谈谈我对《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本学段习作教学目标的理解

                                                          姚秋霞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具体明确,文从字顺”是《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习作教学的总目标的关键词,课标中还明确规定了各个年段的习作教学目标,现结合我所教的年级教材中的习作训练内容谈谈我对本学段习作教学目标的理解。我现所任教的是三年级,所用教材是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标中对这个年段的习作教学目标要求是: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受。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那如何在习作教学中达到习作教学目标呢?我就结合本人所教三年级教材中的习作训练内容谈谈我对《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本学段习作教学目标的理解。

  一、作文教学要以激发兴趣为前提

    2001年课程标准第一学段主要是培养学生写话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可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学生集中精力去获取对某种事物的认识,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在教学中我十分注意通过以下两个方面调动学生学习作文的兴趣。

    第一,多鼓励,少批评,用高分刺激学生的积极性。老师在写作文评语及打作文分数时,一定要认真斟酌,多鼓励,少批评,写的评语要切合实际,尽量避免那些千篇一律的让学生看不懂、摸不着的评语。即使写得不好的文章,评语也尽量写得委婉些、尽量挖掘其中的优点并给予肯定。打分数也不能太吝啬,实际上教师在给作文分数时最好要稍稍比学生的实际水平浮高一点,这样,学生就觉得他的作文学得特别棒,特别自信,特别高兴,时间久了就有了兴趣,写起作文来就喜欢写。

    第二,对于优秀作文在班内展示、表扬,能够获得表扬的学生都欢天喜地,获得巨大的成功的快乐,这样就能推动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写作中去,越喜欢写就越想写,越想写就越放得开写,越放得开写就写得越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二、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相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有些语文教师花在阅读教学上的时间很多,可是学生的作文能力普遍低下。这是什么原因呢?仔细分析,主要是因为把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看成不相干的两回事,没有处理好阅读和作文的关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

  1、注重课内阅读教学的指导

    第一,在阅读教学中渗透积累语言的指导。阅读和写作是个互逆的过程。阅读是理解吸收,写作是理解表达。只有吸收得充分,表达才更加有力。在阅读教学中,要依照新课标的要求,在阅读训练中渗透积累语言的指导。学生的语言库存量越丰富,说话或写作文时就有更大的灵活性,可以随时作出恰当的选择,准确地调用词句,从而组合出生动、形象而又具有美感的话语来。课堂阅读教学是指导学生学会积累语言的“战场”,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多方面指导学生获得丰富的语言,掌握积累的方法,指导多读多背,采用多种形式多读名篇课文,精彩的部分还要多品读,直到能背诵下来,让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尽可能多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指导摘录词句,要求学生配备一本摘录本,指导学生把课文的好词好句录到本子里,做到笔记、脑记相结合。

  第二,在阅读教学中渗透练习作文的指导。在阅读训练中要渗透作文练习指导,根据教材特点,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及时让学生进行模仿和创造性运用练习,从而使语言运用练习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而不是孤立的,效果才是显著的。

  2、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课外读物。

  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行千里路,读万卷书”。除了在课内阅读中积累语言,学生还要在更广阔的课外空间积累语言。

     三、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继承了原来的经验,第二学段要求,“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从中可以发现,尽管没有出现观察的概念,却隐含着观察方面的要求,同时也不仅仅停留在观察,而是扩展到各种感官,注意周围的一切事物,从而获得感受、体验,成为作文的动力和内容。创作来源与生活,小学生作文也一样。有内容可写,有话可说,才会写成一篇作文。教师指导学生练习写作的重要一环,是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那些稍纵即逝的现象并记录下来,学习从生活中摄取和积累材料。素材积累多了,学生感到有话可说,写起作文就容易多了。在这方面,我坚持让学生写日记、周记,积累素材。让学生自己捕捉观察对象,进行随机观察。使学生焕发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春节让学生观察自己一家人怎样过春节,写写自己的感受,第二单元要求写一个熟悉的人,要求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人,搜集他的事例,确定要写的人。

     四、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想象也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有了想象就能在脑海里再现不在眼前的事物形象,就能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创造出种种新形象,就能提高读写能力。阅读需要借助于想象,写作更离不开想象。有了想象就可以使文思纵横驰骋,凌空翱翔,从而写出来的人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景物生动形象、有声有色。

    总之,我认为,只要我们在平时注意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注重教给学生写作方法,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注重指导学生观察生活,注意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虽然是三年级刚学写作的学生,也能获得较高的写作水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